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四十五章彼此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八百年前,也正是在上党地区,秦赵两国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而长平主战场旧地,距离汉唐两军交兵的地方并不远,也就百里左右。

当年秦赵两国那场大战之后,实际上秦国已经在一统天下的路上几乎没有对手了。随着北方最后一个强国的被打断了脊梁,只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一统天下就是早晚的事。

巧合的是,当年的秦军来自关中,而赵军也主要以河北人为主。

如今战场上,唐军自然是以关中为本位,即便是李元徽手下的八万大军之中,关中籍的战将和老兵也不少,另外的十二万大军干脆就是关中府兵,而汉军则是河北燕赵人士为主。不得不说真是惊人的相似。

而这场仗,对于两国来说,同样是至关重要。彼此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刘玄机此时率中军数万精锐就在西涧城北,和封田之南驻扎,前线实际上兵力已经足够了,现在也不是增兵就能解决问题的。

而他驻扎在这个位置,也是想要伺机而动,在得知唐军分出数万人奔壶关防线去了之后,刘玄机拒绝了回援壶关的建议,反而是命令士卒准备浮桥,他要在封田渡河去攻击李元徽的本部。

这场仗是双方对峙了许久之后,都开始寻求破局而必然发生的。

都想要拿到胜利。

但胜利注定是无法共享的。

刘玄机已经察觉到了己方的危险,东方狄率六万人,却迟迟拿不下两万人的唐军。反而让他们渡河站稳了脚跟,因此刘玄机只能要想去渡河攻打李元徽的本阵。只有击破唐军的中军本阵,才是汉军的唯一的胜机。

这样干当然很冒险,但现在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继续打下去汉军很难取胜。

西涧战场上,朱德裕和段雄两军接合部的地方突然有大批士卒猛地后撤,闪出一个缺口出来。

还没等汉军将领下命令去攻击此处,下一刻常雁衡率领骑兵鱼贯而出,直接碾过了当前阵型已经很松散的汉军步阵,唐军骑兵的突然出击最初还是引起了汉军方面不小的骚乱,但一直在中军侧翼护卫的斛律明月看到唐军骑兵出击却是露出了一个笑容,终于忍不住了?

傅弘之、蒯恩两部和薛安都所部之间,是有着巨大空档的,毕竟你要打出前钳形攻势的效果,两個方向自然不可能是齐头并进的,只能是从两个方向发力。

常雁衡在击破了汉军一个步阵之后,前面的直接出现了一个大空档,直接面对汉军的中军本阵。

斛律明月此时看向了中军,在得到出兵旗号之后,才率领左侧护卫的四千骑兵前出,迎击大唐骑兵。

斛律明月所部也是汉军骑兵之中的精锐,其本人更是以骁勇擅战著称,但他在跟唐军的历次作战,尤其是跟洛阳霸府的作战之中,都是输多赢少,尤其是常雁衡,堪称他的苦主。

他数次对战常雁衡和其麾下左武卫骑兵,从来就没占到便宜,在他了解左武卫骑兵的底细之后更是非常诧异。

不是你们淮南有几匹马啊?凭啥我们北人骑战还打不过你们南人?

究其原因,这当然要感谢大燕王朝在淮南一带开设了不少马场,以及在淮南一带跟大魏和各路义军打了多年的仗。这也导致淮南民风彪悍,会骑马的也不少。

甚至到了李元徽都督江淮三郡的时候,庐江还有能产上千匹马的马场,这也让他在初期就能建立骑兵部队,并且有稳定的战马来源,虽然不多,但足够补充历次作战的损耗。

而江淮骑兵能够比肩北地武骑的原因,跟刘玄机在初期的努力同样是分不开的,毕竟他是江淮军首任骑督。

加上这么多年的征战,战法和技战术全都得到了补足,至于一支军队的血勇之气,淮南这个四战之地的人们可是从来都不缺。

斛律明月有些东西他想得通,但有些就想不通,但无论如何,对上常雁衡这个唐军大将,他都是兴奋无比,并且誓要力战雪耻,将过去的数次战败的颜面全都拿回来。

两支骑兵高速奔驰,上万马蹄踏汇聚,犹如雷震,骑兵仗着战马的冲击力撞到了一起,交错之时,瞬间绽放出血雾之花,战马的哀鸣,士兵的惨叫,甲胄和兵器的碰撞,全都交汇成了世间最为昂贵,最令人震惊的合奏。

骑兵对冲是双方都不愿意使用的作战模式,但此时此刻双方最为精锐的骑兵却都义无反顾的跟着主将踏上了冲锋之路。

而骑兵冲锋的掀起的烟尘,直上云霄,完全挡住了汉军中军的视野,无法看得清战场局势。

常雁衡率领两千骑兵和数量为四千的汉军骑兵绞在了一起,打起了混战,而李承道率领的三百重骑后面,还有作为羽翼的四百多个轻骑,带领这些轻骑的是同样前不久被提拔为中郎将的席君买,他的任务也很简单,跟在己方重骑身后,掩杀败兵,扩大战果。

而李承道所领的三百重骑之中,都是张坚和常雁衡选拔出的精锐,另有张家子弟张子仙作为李承道的副手。

张子仙是张共烈的幼子,张镇恶的兄弟,只有二十岁,刚刚入仕,同样也是李承道的舅舅,安排他跟着李承道就是因为他的武勇过人,甚至不输兄长张镇恶。

两人各持长槊,并驾齐驱,带着三百骑兵画了一个大弧线,成功的运动到了汉军阵型的侧翼,但此时汉军因为骑兵战团的声动和尘烟,根本就没察觉到有一支骑兵已经来到了他们的侧翼,甚至尘烟已经飘到了阵前,可是程度极低,加上还有些风,就彻底无法辨明了。常雁衡还数次从战团之中杀出,装作要突击汉军本阵的假象,以吸引汉军的注意力。因此无论是斛律明月还是东方狄,都没有注意到这七百唐骑的动向。

随后,李承道率领的重骑发动横贯一击,七百骑兵如同箭矢,三百重骑为锋矢,四百轻骑为白羽,径直射向汉军侧翼。

直到还有数百步入阵之际,汉军才猛然察觉,但已经晚了来不及在侧翼布置拒马和长枪大盾,以及防止骑兵冲击的弓弩手。

李承道身当锋镝,第一个撞入汉军阵中,张子仙和一众亲卫紧随其后,直接就在汉军侧翼杀出一个缺口来,而身后四百轻骑则以箭矢覆盖,来为冲在前面的重骑开路,让汉军阵型尽量变得稀薄一些。

中军处的东方狄见到这个情形是心中大骇,因为他都能看得到黑甲唐骑横贯入阵,并且势不可挡,距离他所在的中军已经很近了。

东方狄也是汉军猛将,跟随刘玄机一路征战,如今在北军军中是首屈一指的大将,常年协助刘玄机统摄诸军,但此刻有些心神不宁。

此刻他是不能动的,因为他一动,汉军就都得动。无论是后退还是转移,汉军中军的一旦有什么动作,只要不是先前出击,都会被解释成为唐军的突袭得手,己方的士气一定会受到影响。

因此东方狄也没有动,只是让侧翼军队驻守,至于在右军方向的骑兵,此刻也无法起到任何作用,因为唐军已经杀了汉军阵中,并且势头猛烈,直接就让左军的阵型产生了混乱,并且其冲锋的唐骑虽然有些折损,但依旧保持着冲锋的势头。东方狄能看得到前方有两个唐军骑将极为勇猛,杀入汉军之中犹如虎入羊群,身后骑兵也同样训练有素,这就像是两支虎领着一群狼,让羊群开始混乱的奔逃。

东方狄见到这种情形,面沉如水,只能命人取来马槊准备迎敌,但己方的溃兵被驱赶的直接冲着中军所在冲过来了,东方狄当即命令敢有冲阵的立斩。但这命令明显有些晚了,其亲兵部曲已经被己方的溃兵所裹挟入阵,东方狄只能有两个选择,跑,或者死战一场。

但即便他抱着必死的决心上前去逆击唐骑,己方的溃兵已经被吓破胆了,完全成了唐军的助力,全都汇聚成了溃败些泥石流,将试图抵抗的汉军直接卷走。东方狄先后派遣了数个骁将去抵挡唐军这支骑队,但无一例外全都被唐军骑队给冲散了。

李承道和张一仙冲在最前面,勇不可当,先后斩杀数名汉军骁将,此时距离东方狄只有数百步了,这时候东方狄和儿子东方凝和东方巽、兄弟东方武全都不再管东方狄的意见,拉着他的马头就走,因为溃败的队伍让中军也开始松散无法成阵,唐军则盯着汉军的中军大纛猛冲猛打,就是要冲你的心脏命门。

这里的异样终于引起了前方围攻唐军各队的注意,他们对于这种情况心头提到嗓子眼了,中军要是被冲乱了这仗还打个什么了?

此时,李小二带着骑兵已经将汉军的中军冲破了,又继续盯着对方主帅的大纛一路追了上去。

东方狄的儿子东方凝,手持长槊直取李承道,却反被李承道一槊刺于马下。

东方狄回头看见,肝胆俱裂,惊呼一声之后,也不再逃跑。

带着兄弟东方武和东方巽转身要去给儿子报仇,东方武和东方巽被张子仙截住,东方狄则挺着马槊朝里李承道刺去。

李承道看着对方的马槊刺来,驰骑之中去将自己的马槊贯在地上,空手上前随后在电光火石之间直接用尉迟敬德教他的夺槊之法将东方狄的马槊夺过来架在肋下,然后直接薅了过来。

要知道东方狄可是汉军大将,战场上杀出来的勇武之名,但偏偏李承道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管你什么威名,小爷我就是要夺你的槊,诛你的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8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