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九十四章胜负已分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段义弘作为戎马数十年的名将,深知若任由溃兵涌过来,那么他本阵的三万步骑也会被己方溃兵冲散,而西军的那几个年轻人绝对不会放过这种机会,定会挥军掩杀,驱使败兵为前锋,届时本阵溃散,回天无力,中军一败左右两军也定然无法与西军周旋,那么接下来的势头就会朝着全线溃败的方向发展。

所以当机立断,命令弓弩手放箭,前行让本方士卒改道。

“前军避让,敢有冲阵者,杀!”

前方的各级将校也都开始呼号,而溃兵见到己方战阵,真的放箭。也纷纷向着两翼无人处逃窜。

李二所领的骑队,也有十数人殁于阵中,与冲阵的李三汇合之后,带领玄甲骑兵对着东军的残兵败将穷追猛打,以防止败兵聚拢反抗,并一路追着东军败军冲到了段义弘所在的中军阵。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李二率领玄甲军继续向前发起冲锋。

迎着飞矢如蝗,冲击东军大阵。

虽然大部分的溃兵都从两侧逃跑了,但仍旧有近千东军骑军道路被己方所阻,又被西军包抄驱赶,逼得他们只能冲向己方军阵。

败兵被驱赶着撞入己方阵营,段义弘急忙下令,让步卒就地固守不得后退,擅动着斩。

又命两边骑兵上前截击西军的骑军。

但已经冲起来的玄甲骑兵,冲击力已经不是两侧临时冲上来阻击的轻骑所能抵挡的。

翟思训、羊献果、秦伯圭、秦仲玉、程知节等瓦岗旧人,新来投奔,是要西军营中博得一席之地,皆奋力前冲。

而刘宗训、窦琮、张谨、丘行恭、翟长孙等猛将也是跟着李二一路尸山血海杀出来的,此时岂能甘愿落于人后?

众将几乎是哪里人多就杀向哪里,李二也杀的兴起,双刀出鞘,左劈右砍,浑身浴血。

倒是李三在猛冲一阵之后,开始驻足观察战场形势,随后传令给后方的还未赶上来的各部,让他们按照命令的方向行进,分别担负策应、接应、包抄、封堵等任务。

此时在颍水边上,娄居士已经收到了斥候的回报,得知了中军前锋已经被击败,眼下西军集中骑兵主力正在猛攻中军本阵。

此外,西军两侧的步军也在缓缓推进,娄居士此时有些犹疑,他统领两万五千左右的步骑大军,距离中军战场也有十里左右的样子,骑兵倒是能赶过去支援。

但是步军肯定不行。

若是单独留下步军,容易被西军击破。

要是步骑并进,倒是大概率能击破当面的西军步阵。

所以他现在需要做个选择,是按照原计划,继续推进,以步骑合同作战,击败前方的步阵。还是率领骑兵前去支援中军?

中军本阵若被攻破,这场仗或许就可以宣告输了。

因为西军大队都驻扎在汝水之南的郾城和定陵,以及舞阳叶县,完全可以渡过汝水对襄城方向的郑果所部发起进攻,从而让襄城诸军无法支援中军本阵。

最终娄居士觉得还是救援中军重要,于是命令其子娄浚、侄子娄澄统领步军就地设防。随后亲自率大队骑兵万余人,奔向中军本阵所出的战场。

而汝水南岸的柴荣和李怀真,也果真如娄居士所预测的一样,各自率领步军万余人,分别从襄城军方向的一前一后两处同时渡河。

郑果急忙分兵抵挡,而他早先在他左军之中的五千多骑兵,也就是段武臣和普姑苏两部,也因为中军的战事不利而被派往支援了。其部下也多为步军,双方在汝水沿线的一前一后两个战场展开厮杀。

而这时候,战场的形势就是双方各自都几乎毫无保留的开始最后的较量。

李元徽在收拾了陈棱的八千步卒之后,立即亲率骑军开始西面的主战场奔去。

而他统御的四万步军,除了折损和留下看守俘虏打扫战场,剩余三万两千余人,在老朱和张共烈两个总管的统帅下徒步向着战场进发。

李元徽则处在骑军队伍的前列,一路疾驰。心中还不免有些忐忑,怕赶到的不及时,耽误了战事。

作为主帅和决策者之一,他知道这场战事的重要性,也充分的相信二哥三哥的能力足以应付任何危机的情况。

但无论为现在考虑,还是为以后考虑,现在他都必须毫无保留,全力以赴打赢这场国运之战。

跟随李元徽左右的是骑军总管李玄道跟常雁衡,以及武卫军的两个副总管罗士襄和韩全,甚至王佛保也学会了骑马,还跟着随着大队驰骋。

此时,三路援兵在路上,李二本人还在率军猛攻段义弘的中军本阵,而东军则是败而不溃。

因为双方已经有差不多有将近三万人骑兵搅在一起了,虽然东军骑兵在战团之中处于弱势,但好歹还能勉力维持。

而一旦骑军溃败,那么东军的步军大阵就要面对西军铁骑冲击,其结果也不会比陈棱所部更好。

李三手中还有一万多骑兵没有投入战场,另外骑队处于行军的路上,而之所以留着这么多预备队,就是为了防止东军的左右两军派遣骑兵过来支援,攻击西军的两翼,毕竟十几里的路程,骑兵跑起来半个时辰就能赶到。

此时他尚且不知道李元徽已经解决了陈棱所部,但斥候却来报告,两边都有骑队往中部战场驰援。

不用想了,这必然是东军。

因为西军的全部骑军除了李元徽手里的万余人,余下各部已经全部集结在此处了。

于是李三郎命令宇文觉和宇文萧,两人各率五千骑军,负责阻击东军的两翼援兵。

而他手里只剩下还在陆续赶到战场的数千骑兵,作为最后的预备队了。

在西军诸部的全力冲击之下,东军也渐渐有些顶不住了。

毕竟西军铁骑的猛将配置实在是过于豪华,堪称是全明星阵容。

这些人即便是有些现在还名声不显,但不远的将来可以预见到的,就单单凭借此战的表现,他们就足以名垂青史。

而眼见着骑军渐渐不支,段义弘也将自己的所有底牌全部掀开了,薛万均、罗毅等人说统率的两千幽州突骑营,这支名动四方的具装甲骑也被当做最后的筹码扔了出去。

从而也让双方加起来超过三万人的骑兵大会战,在豫州大地上彻底的引燃了。

薛万均和罗毅都是跟着久经沙场的猛将,率军加入战场之后立即让东军的压力大减,双方又回归到了初时的均势,而战场的厮杀也变得更加极烈。

万马嘶鸣,铁骑碰撞。

此时,李三手中还有五百人左右的具装甲骑,以及四千人左右的氐族轻骑。

但他即便看到了段义弘将最后的重装铁骑投入战场,也没有任何的动作,仍旧在仔细的观察战场局势。

直到身手的大地上传来万马奔腾,数万铁蹄踏地如雷动。

李三才放声大笑:“哈哈哈哈,来来来,你们随我去生擒段王。”

他不用回头看,都知道这个方向这个时间段能赶来支援的大队骑兵,只有在四弟麾下参与围剿陈棱所部的那万骑大队。

而老四先一步赶到战场上,这场大战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东军没有任何的后手能改变场上的局势,这一场仗,胜负已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2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