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一十六章改弦更张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大唐贞观元年,也就是北汉的炎佑六年,北汉主刘玄机从邺城驾临晋阳。

征西大将军刘长民,征东大将军楚国公杨侃,骠骑大将军拓跋天保、并州刺史王思政等一众大员出城郊迎。

晋阳是并州的核心,太行八陉之中有四陉被晋阳城直接控轭,晋阳在并州在,并州在河北在。

所以晋阳城虽然不是刘玄机的根基之地,但却是北汉除了邺城之外最为重要的重镇。

关乎存亡。所以镇守晋阳的是刘玄机的族弟刘长民,并辅之以王思政这样的防守专家和战略大师。

至于征东大将军杨侃是因为他打夏州回来就一直率队在晋阳修整,拓跋天保则是因为驻地在代郡,但皇帝驾临晋阳必然要来觐见。

刘玄机出行并没有带上太多人,只有数千兵马,其中包括禁军之中的羽林军、虎贲军、铁林军,另有一千多人的百保大汉。

文武官员之中也只有左仆射凌敬,骁骑大将军斛律金,开府大将军薛安都,兵部尚书薛永宗等十数人。

刘玄机到晋阳的目的除了日常巡视,会见杨侃从关中带回来的大军,再就是要跟晋阳的众将商议一下北汉的战略,甚至是想要尝试从并州出兵伐唐。

毕竟北汉最近三次伐唐走的都是关东,无论是河桥、邙山,还是河内,这仗打的都极为艰难。几乎是没有取得什么战果,目前的战线差不多又回到白沟之战前的状态,只是现在多了黎阳、朝歌、枋头这几座城。

来晋阳,就是想要跟晋阳这边的将领们商议一下,能否从这边打开突破口?

因此刘玄机在城外跟众人见过之后,简单寒暄一番之后就迅速带着人入城,在晋阳宫与众人会议,单刀直入。

众人是知道刘玄机来的目的,因此也早有腹稿。

从并州出兵关中,就要沿着汾水之下,入黄河再进入渭水。这条是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

所以想要用兵首先要拿下河东,而在汾水沿线有重镇平阳,和地势极为险要的玉璧,这两座城都是非常难啃的骨头。

战略大师王思政就直接将用兵河东的最大困难摆了出来。

首先平阳是并州南部重镇,而且就横在汾水沿线,晋阳南下河东的必经之地。

所以这是重镇,很难啃。

就算能啃下晋阳,后面还有一座玉璧城。当时王思政在拿下晋阳之后就力劝刘玄机尽快攻取平阳然后在玉璧筑城。

但最后双方在平阳还没打完,玉璧的城已经造好了,刘玄机虽然没有亲眼看过玉璧城,但他是走过汾水沿线的,对汾水转向位置上的峨眉台地是有所了解的,这里若是建个城还真就是能卡死汾水航道。并且这个城那不是一般的易守难攻,那是天险之中的天险。

所以王思政很快就阐明并州方面所要面对的形势,想要打下河东的难度上丝毫不逊于和河内,甚至犹有过之。

刘玄机听过之后也并没有变得很沮丧,这些事他其实来之前就想到了。

但这次他还是来了,那就意味着甚至可能在出邺城的时候就已经确定要在并州方向进行尝试了。

不过在军议的时候,刘玄机却始终没做表态。

散会之后,刘玄机留下了杨侃一起说话,两人一起登上了晋阳的南城墙,既能看得到西边的崇山峻岭连绵不绝,也能看得到东边的汾水奔流不息。

“杨将军这次来回奔行八千里,是古之名将也从来没听过的壮举,面对如此败局还能全身而退,果真是越公杨景武之子.”

刘玄机在听这一万大军一路奔袭,以及雪中奋战,还有带着八百人殿后等等事之后,也是忍不住的赞叹杨侃的勇烈。

而杨景武,说的就是杨侃之父杨素。在大燕所有汉将之中杨素无疑是功绩最为显赫的,也最善于用兵的。

杨侃听到刘玄机夸赞也是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次等于是劳师远征,却没有任何的功绩可言,甚至能全师而退都是费了好大的力气。

“陛下谬赞了,末将此行虽来去八千里,却未能建功,若不是有突厥人垫背,我们这万余骑怕是都要交代在高平城外,六盘山下”

刘玄机道:“此战毕竟是李二郎亲征,突厥十余万大军都不能敌唐军,又有大雪降下,简直是如有神助,不过却没想到李二郎这么早就故去了,真是天妒英才啊.”

杨侃听了刘玄机的感叹,有些惊讶,毕竟双方是敌国。但也随即释然,刘玄机跟李家是旧交,发迹就是跟着李四郎,之前更是常出入李家,还娶了李源的堂侄女。渊源极深。

且刘玄机在众人面前,也从来没有诋毁李家兄弟,就算失利也只是说自己时运不济。

李家那边通说也是从来没有拿过去的事情做过文章,来指责刘玄机忘恩负义之类的话,反而李家父子兄弟都在朝堂上公然说过刘玄机是当世豪杰,想必这就是英雄惜英雄了。

至于对李二郎,杨侃也同样觉得是天妒英才。他是弘农杨氏出身,跟李家诸子其实很早就认识,李家二郎比他要小上几岁,同为关陇豪门,还一起射猎过。

天下大乱之后,更是听着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一天比一天响亮。高平之战两人直接对敌,杨侃觉得就算是没有大风雪,这仗突厥和北汉联军也赢不了。

刘玄机沉默了一会则继续道:“如今李二郎故去,李三郎继位,此子谋若沉渊,深不可测,若他与李四兄弟相争,则我可以渔翁得利,若他们兄弟二人精诚合作,则我大汉危矣”

杨侃则道:“大唐虽然国力雄厚,士卒精锐,但我大汉据河北,拥大河之险,冀州有沃野千里,并州天下之脊,幽州有骑兵之利,向南可与大唐争锋于中原,向北驱逐诸胡于漠北,陛下当世之人杰,何必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刘玄机闻言,笑道:“杨将军所言,正如醍醐灌顶。”

两人就在晋阳南城的城楼内摆下酒席,看着远处的山河壮丽入酒。

几杯酒下肚之后,刘玄机突然站起身来,面向南方道:“我曾与李四郎在此登高望远,彼时我不过一校尉,我二人积极目望远,眺望这并州表里山河,许下为天下伸大义之宏愿,岁月如落花流水,光阴似骏马加鞭,如今已经十余载,虽然重新建立大汉,具有河北三州之地,但尚离一统中原,光复汉家河山差的很远而大丈夫岂能为险关城池所阻?”

“平阳、玉璧,朕必破之,而后长驱关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9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