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二十六章犹疑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李源笑过之后,正色道,“传令,让赵郡王来见朕。”

宇文成业和李青莲都明白了,皇帝这是打算派兵了,赵郡王李怀真,从蜀中起兵开始,一直作为大将领兵,除了几个秦、晋、齐几位皇子亲王之外,功绩最高,也是李源最为器重的宗室之一。

随后,让李青莲退下了,“你回去告诉四郎,河北局势以稳字为先,潼关以东的事情,都交给他全权处理。”

“唯,臣告退。”

李青莲退下,不久之后正在皇城之内当值的左卫大将军、赵郡王李怀真就穿着一身紫袍进了大殿。

“臣李怀真,拜见陛下。”

李源道:“不必多礼,起身,赐座。”

“谢陛下。”

“四郎请命,由关中派遣一支兵马,从蒲坂渡河,与洛阳方面夹击河东.我记得魏武帝讨关中之战,就是派遣徐晃从蒲坂渡河,击败韩遂马超,河东不在大唐治下,关中始终称不上安稳,这次你就率一万五千兵马,进攻河东。”

李怀真立即起身下拜道:“臣领命。”

李源点点头道:“稍后朕会让门下拟招,赐你符节印信,伱且去挑选兵将,择日出发。”

“是。臣告退。”

李怀真退出大殿之后,各项事务也算处理的差不多了,宰相们也都退了。

李源只留下尚书右仆射,司马修业。

之所以留下司马修业,是因为从前燕的时候,两人就是好友,共过事。起事之后,司马修业也迅速归附了西燕,在李大郎身死的宫变之中,司马修业也是全然站在李家这边,帮忙稳定局势。

“修业兄,我也不瞒你说,这位置做的我是如坐针毡啊”

李源跟司马修业说了句抱怨的话,朕也变成了我。

司马修业则笑言道:“能者多劳,只有圣人才会有这样的苦恼啊。”

李源笑着手指司马修业道:“修业兄这话说的,倒像是个佞臣啊。”

司马修业也打趣道:“陛下这话就像是明君吗?”

“哈哈哈哈.”李源闻言是放声大笑,这个位置做旧了,很拘束人。对于李源来说,还是很需要跟一个这样的旧日好友说笑几句。

说过笑过之后,李源又叹气道:“方才是说笑,但修业兄你也看得出,眼下大唐的局面虽然看着鲜花着锦,蒸蒸日上,实际上却不容乐观啊,河北的刘玄机,数月之间就拿了冀州数十城,颇有英雄之气,枭雄之姿,必是我大唐之大敌.”

“西魏曹烜,此人能屈能伸,蛰伏于荆南,若无防备,必是大患”

“东魏曹元静,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若不是前几年在四郎手里吃了大亏,想必还是要岁岁北上的.”

“我大唐初立,百废待兴,需要时间整兵备战,休养生息”

“最让我忧心的,还是这几个儿郎.”

司马修业闻言,正色道:“昭德太子之后,秦王最长,无论是立嫡,立长,还是立贤,都当为储君,陛下为何迟疑?”

司马修业并非是秦王党羽,并且私交上其实跟已故的大郎和三郎更好些,。

但此时主张立秦王为太子,完全是处于公心,所谓长幼有序。

而李源闻言却是默而不语,司马修业看着李源的犹疑,心中也有些明了。

他知道李源是在顾虑什么了。

功高盖主。

李源是知道目前诸子之中,秦王最适合为储君,名望是诸子之中最高,又是目前的嫡长。

但他顾虑有两个。

一个是那个蜀中袁姓相士的话,让他不得不警惕几个儿子。

此外,老二的强势和人望,也着实让他不放心。他担心的是,一旦让老二做了太子,朝中的大臣就会全都占到老二那边去。而让他这个皇帝,会被逐渐架空。

这就不是他所能接受的。

所以即便知道老大之后,老二最适合,他也不想立即就立老二为太子。

他想的是让几个儿子互相制衡一下,等他干不动了再立老二为太子,逐步交权。

至于孙子,偏爱是偏爱,却没真正想过离孙子为储君。

因为太悬殊了。

老二老三老四,这兄弟几个没有一个是孙子能比得上的。

就算他强立孙子为储君,那个位置也坐不住,甚至朝中大臣也未必会同意。

因为天下现在还没一同,你立个年幼的孙子当储君,你这是要闹那样?几个战功赫赫的皇子亲王不得闹翻天?

“修业啊,你说的我都明白,但我也难啊”

听了李源的话,司马修业也不在进言了,因为他就不是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非得穷追不舍的人。

你问我意见,我就表达,但我不会非得追着你墨迹。

因为现在大家身份也不同往日,李源如今再怎么样也是皇帝。即便是待他如同朋友一样,但作为臣子,心里是一定要有点数的。

双方现在最本质的关系,已经不是朋友了,而是君臣。

朋友是附加关系,可以让君臣之间更融洽,更亲厚,但却不能觉得朋友这层身份取代了君臣上下的关系。

这是大忌。

又说了几句闲话,司马修业也是一顿开解,但决口不提立谁当太子的事。

过了一会,上了年纪的李源也是觉得有些乏了,司马修业也顺势提出告退。

李源笑呵呵的送他出了殿门,随后又回了大殿后面的寝宫休息。

李源在登基为帝之后,并没有在立皇后。一来是感念跟窦氏夫人的几十年夫妻,二来形势上也不允许他这么干。

别的不说,他但凡透露出一点苗头想要立谁当皇后的想法,那三个兵强马壮实力雄厚的嫡子绝对抛下手上的所有事来长安逼宫。

这事他心里门清。

他在后宫怎么玩,都是他的事,几个儿子没人敢说三道四的。但他要是敢动摇几个儿子的嫡子身份,或者想添嫡子,那就要出大事了。

没有皇后,宫中名位最高的就是万贵妃,楚王李智积的生母,也是唯一有妃号的后宫嫔妃,并且代掌宫中事物。

这一点也是因为万贵妃跟李源很久了,是窦皇后去世之前就进府的。

最为受宠的则是张尹两个新进的婕妤,常伴左右。

回到寝宫,李源卧在榻上,命人宣召张婕妤,让她捶捶腰背。

年纪在二十上下的张婕妤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她是前燕的宫人,因为颜色出众在李源入主宫中之后被纳为婕妤。

“陛下这几日可是心中有些烦闷之事,整日看您皱眉不展的”张婕妤一边给李源敲着背,一边开解道。

李源听后笑道:“坐在这个位置上,就没有几件顺心的事,可不是愁眉不展吗.算了这些事也不与你说了.”

这边李源正闭着眼享受之际,突然有宫人进来禀报。

“陛下,赵郡王请见,郑王怕是不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02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