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二章告急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想着先发制人,反被对方所制的东魏军不得不沉寂下来。

因为很多时候首战的胜负,会决定整场战争的胜负。

经过一天的大战,一方士气萎靡,一方斗志昂扬,士气萎靡的一方自然是需要时间进行调整,淡化首战失败对于军心士气的影响。

而燕军这边倒也没有乘胜跨江而击的,但吕钦的水师基本上完全控制了薪春到鄱阳湖口这一水面航段的控制权。

魏军水师全线退入鄱阳湖之中修整。

李元徽把周敖部从江心洲从下来,让表弟窦奉节率虎步营驻守江心洲,进行了一次换防。

战场上的主动权,悄然握在了燕军手中,双方重新进入了对峙僵持。

这样的形势,一直持续到七八月。可能也是天气热的让人不想动,从江表沿线柴桑、皖口、濡须口、历阳、芜湖、采石,这些江表重镇全都是燕军和魏军在对峙。

无独有偶,东燕军跟西魏军在叶县、义阳两个方向对峙。

关中则以槐里、渭河,两线形成焦灼态势,至于突厥人则悄无声息的退兵了。

眼见着各处战场都形成了均势,不管是双方心照不宣也好,还是势均力敌也罢。总之,战争再继续,但是烈度降下来了。

不过老天可能是觉得各处都沉寂,不够热闹,所以又有强人应时而起。

徐州境内,彭城人刘元庆,与涿郡人卢恂,琅琊人孙灵秀等相约起事,杀东海郡太守、郯县县令夺取了武库,随后招兵买马,十几日内就把队扩充到上万人,随后回师向西,夺取了防务空虚的下邳。

徐州的镇戎军早就调走了,后招募的新军战力一言难尽。

全靠着都督裴敏之的谋算,和其子裴行严的骁勇,才让徐州的情况维持至今。

但朝廷持续对徐州征调兵马钱粮,等于是对徐州进了竭泽而渔式的抽血。

毕竟朝廷要养大军,要养洛阳城,豫州去年大乱,现在还没恢复元气,并且几年内都难以支援洛阳。

扬州不用说,李元徽率军现在跟东魏全线较着劲,本来就是有江北三郡之地,这时候想抽扬州的血,朝廷也怕把扬州抽夸了,到时候东魏直接打过淮南可就有意思了。

兖州只剩下半个,另外半个和整个青州在瓦岗军手里。

河北的幽冀二州因为刚被突厥人祸霍了一遍,并且还要防备突厥人再度南下,所以也不能乱抽血。

西边的凉州、益州现在全力输出在关中较劲基本上,可选择薅羊毛的对象也就是徐州了。

而持续征调物资劳役,以及兵马钱粮,终于让徐州百姓也不堪重负,下场掀桌子了。

毕竟这块地方,那是诞生过刘邦、项羽等一大票猛人的,是有传统的造反老区。

于是乎,一个自称是刘邦后人的刘元庆,会同卢恂,孙灵秀等一杆好友,揭竿而起。

很快得到广大徐州百姓的响应。毕竟对他们来说,这大燕朝太不是东西了。

不给人活路啊。

所以,刘元庆在起事之后得到了非常多的支持。

掀起的声势,也自然不小。

徐州刺史崔威听说下邳沦陷的消息之后,匆匆忙忙的来到了都督府来找裴敏之商议。

“裴都督,这事你要拿个章程啊,这下邳都失守了,下一步叛军肯定就要来彭城了.”

裴敏之所在主位上,摇了摇头道:“崔君不要惊慌,眼下这事也是不可避免的,徐州百姓现在过的什么时日,崔君是徐州刺史,相必比我要清楚的多,早晚是要反的”

崔威有些汗颜道:“这不是朝廷逼得紧嘛?我也没办法啊,中枢整日的催促,府库都快被他们搬空了,这我能如何?不过,裴都督,您是三朝老将,威名赫赫,难道不能出兵平叛嘛?”

裴敏之摇了摇头:“无兵可用啊。”

从东海郡沦陷之后,裴家父子就知道事情要坏了。此前有这种苗头他们父子全都给拔出了,没让事情闹大。

但这次已经不是火苗了,而是熊熊之火了。

徐州现在兵不满万,将不过百,精锐全都被调走了,依靠着手里这些兵马,也就能剿灭小股的叛乱。

但面对这种大规模的造反,裴家父子甚至不敢率军出征。

目前的徐州军全都是徐州本地人,造反的也全都是本地人。带着本地人打本地人,而没有足够数量的客军,其结果是很难预测的。

说白了,有很大可能会发生哗变,来一出倒戈一击。

甚至下邳、东海这么快沦陷,要是没有当地的守军配合,裴敏之是不相信的。

所以,眼下只有一条路,坚守彭城自保,同时向朝廷求援。

指望徐州目前的这些兵马平乱,裴敏之是不打算拿自己命去冒险。

崔威也是想到了裴敏之的顾虑,但他此刻他已经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

“裴都督,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裴敏之道:“为今之计,只能固守彭城,你我联名向朝廷上奏,请朝廷派兵支援吧。”

崔威道:“来得及吗?洛阳据此相距甚远,不如分别向扬州、豫州、兖州等处告急?”

裴敏之笑了笑,“崔君觉得,这几处眼下能够顾得上我们嘛?”

崔威焦急道:“多一封告急书信,总是多一分希望,总好过坐以待毙。”

裴敏之闻言收敛了笑意,然后正色道:“崔君所言有理,但你似乎是漏了一处。”

崔威听后眉头一皱,不明白裴敏之的话是什么意思,满眼透露出疑惑和不解。

徐州号称“北国门户,南国锁钥”,与兖、豫、青、扬四州接壤。

目前兖州的兵跟娄居士一起调往豫州作战,豫州本身就是战场焦点,自不必提。扬州只剩下江北三郡,目前还要应对江东的进攻。

想到这里,崔威神色一动,“裴都督莫非是要向青州瓦岗军求救?”

裴敏之道:“有何不可?”

崔威半晌无言。

对啊,有何不可呢?虽然瓦岗军之前是造反义军,但毕竟现在已经招安了,翟让如今是大燕的青州牧加镇东将军。

朝廷都调瓦岗军去豫州支援作战,我们徐州这边还怕什么呢?这个时候还端着?

于是乎,裴敏之和崔威联名,除了像朝廷上奏之外,还四处发函告急,请临近州郡派兵支援。

告急信顺着运河南下,先是到了广陵,又从广陵加急送到了寻阳。

李元徽看到求援书信的时候,已经快九月了。

他又随口问了几个问题,比如义军打到哪里了,规模多大,领头的是谁。

还从信使的口中得知了徐州方面四处发函的事。

不由叹息一声:徐州将要落入瓦岗之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82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