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八章装高手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慕容英死在一个很微妙的时间段,在他驾崩的几个月之前,西突厥的达头可汗属下铁勒、思结等十几部背叛达头投降始毕可汗,达头本人逃亡吐谷浑,不知所踪。

所以在大燕北方,出现了一个可怕的,一个基本上完成统一的强敌,始毕可汗和他的突厥汗国。

本来就对南面锦绣河山十分觊觎的始毕,再一次开始思索南下的可能性。

这位草原雄主的心腹大臣史蜀胡悉提出了一个新的策略,那就是扶持一位燕国的皇子。

而且人选他已经选出来了,大燕并州牧梁王慕容盏。

其实史蜀胡悉并不是临时起意,早在慕容盏被围崞县的时候,两人就派遣信使互相沟通过。

后来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

慕容盏当时的就已经知道,自己选择率军南逃而不是留在广武,在慕容英的心里肯定就已经留下芥蒂,储君之位肯定是跟他没关系了。

所以他选择了另辟蹊径。突厥的始毕可汗虽然已经跟慕容英撕破脸了,但未必不能成为他的助力。

在加上都督并州军事宇文涉,虽然是慕容英的亲信,但同是他母家宇文氏的子弟,按辈分他要叫宇文涉一声表兄。

这个问题其实慕容英是想过要解决的,但一来是他信任宇文涉,二来是也没想到慕容盏做事如此干脆利索,他一死就立即举旗造反了。

并州边军原本有三万人,代北拓跋家出兵两万人,在起事之后都迅速扩充队伍,招降纳叛。而突厥方面,始毕可汗派出弟弟处罗和心腹谋臣史蜀胡悉率领六万铁骑南下助战。

河东太守柳恂在此前根本不知道慕容盏做下的好大事,听说并州都督和并州牧都来了,柳恂还诧异两人是要去洛阳奔丧,应该去河内,为什么来河东了?结果开门迎接的时候,直接被人擒获了。

他还高声质问慕容盏两人是要做什么,随后就看到北面的数万骑兵掀起的烟尘。

顿时间冷汗直流。

柳恂没有选择附逆,而宇文涉和慕容盏也没有杀他,毕竟这人是河东柳氏出身,是中书令柳壑的族弟,他们的目的可是要夺取天下,对于柳恂这样的人,留下肯定是有用的。

拿下河东之后,慕容盏的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关中。

而在慕容盏拿下河东的同时,代国公拓跋余庆率拓跋部的精锐和一路招收的新兵三万余人跟慕容盏兵分两路,迅速攻下了上党郡全境,随后直取河内的野王。

身在洛阳的慕容超对此心急如焚,立即命大将军娄居士为大都督,率中军精锐八万余人驰援关中。

刚刚赋闲的大将军李神符也被紧急启用,命其统率洛阳诸军,以备不测。

同时下令冀州都督慕容麾驰援河内。

北方和中原剑拔弩张的局势,对江淮的影响并不大。

大贼王乾佑和王辅在徐州面对裴敏之没讨到便宜,所以决定去江淮找李元徽的麻烦。

毕竟在他们眼里,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乳臭未干,能有什么本事?

在下邳被裴敏之击败之后,直接向南逃窜。

一路上又裹挟劫掠,到了广陵城下的时候,队伍重新发到了万余人,直接就把广陵围了。

天柱山郭风和已经接受了条件,接受招安,下山了。

李元徽这边正跟着郭风和商量安置问题,就听到广陵的军报告急。

得知不过是万余人的流寇之后,并没有打算亲自出征,而是让鹰扬郎将吕钦率领巢湖水师,搭载步兵四千人,包括张坚、张镇恶、朱兴宗、刘聚、陈瑱、何贵六个校尉所部兵马,走水路顺江直下去支援广陵。

刚回来的虎威将军刘玄机率领已经扩充到两千人的骑兵,走陆路奔袭。

未曾想这边大军刚出征,转过天报丧的使者就来了。

李元徽这个级别,不够回京奔丧的.

因为慕容英留下的遗命是各州都督刺史,级别不够。

不过老丈人没了,李元徽自然也是有点伤心的,虽然不多,但总归是有些真情实意在的。

对自己应该算很不错了,十六岁的重号将军,仅次于四征和四镇的四平将军之一。

情绪到了,哭吧。

连着几天,李元徽都没有做事,当了好几天的宅男。

每天就是看书,睡觉,擦剑,统计一下自己现在的家底,制定下一部的计划。

家底方面,他的中军终于招满了,以淮南人为主共三千人,以表兄窦羡君、堂兄李玄道、好友于仲亨为护军校尉,各自统领一千人。

三个别部司马,张坚所部八百人、朱兴宗所部八百人、张镇恶所部一千两百人,合计两千八百人。

徐州军四千人,天柱山郭风和部编成一军四千人。

刘聚和常雁衡两部合计一千二百余。

原本合肥驻军殷拱、周本两部合计一千六百人。

马得意、王统合计八百轻骑,张世武、赵腾两部三百重骑,有些战损之后有重新征召补充,又进行了扩编,现在骑军共是两千人。

不过淮南还有些马,在扩编个几百骑不是问题。

巢湖水师暂时扩充到了三千人。

眼下平南将军府不算各个郡守辖下的州郡兵,已经拥兵两万了。

本来徐州军四千人只是暂且归李元徽统率的,但现在这种情况,这四千还算训练有素的精兵,肯定是扣下了。

在盘算过家底之后,李元徽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目前平南将军府,缺少将军一级的将领。

只有老刘一个虎威将军,和巢湖水师统领吕钦一个鹰扬郎将。

看着写满了人员部署的纸张上,李元徽把陈瑱的名字画上了圈。

陈瑱虽然年轻,但治军有方,通晓军略,就目前展现的才干来说,可一点不比老朱和老刘那几个人差,是那种多谋善战的智将。

随后表奏陈瑱为折冲郎将,统率四千徐州军。

郭风和这个人李元徽想了想之后,决定让他做平南将军府的长史。天柱山的部众四千人分别由夏侯元弘和其子郭兴统领,官职别部司马。

没办法,他们这种带资进组的,寸功为立,你直接给个将军、郎将不合适,校尉听着又太低了,这种临时性更多些的别部司马听起来就高大上多了。

而且对他们来说,最大的诉求并不是一个空壳子将军名号,而是能够统率原本的部曲。

你就是让他当个队正,只要还能统率原来的部众,那也不是不可以。

半个月后,李元徽已经从大行皇帝崩逝的“悲伤”之中走了出来,广陵之战的结果也出来了。

王乾佑和王辅被老朱等人登岸之后一顿爆锤,刘玄机的骑军也包抄得手,两个大贼全都生擒了。

斩首两千余,降者三千余,余众溃散。

吕钦和刘玄机的战报没有任何亮点,就是非常简单的“登岸”“大破之”.

看着手下的幕僚们一个个非常兴奋的道贺,李元徽则毫无波澜。

这些猛人聚在一起,打一伙不成气候的流寇,这不是常规操作吗?

国服选手跑钻石局炸鱼有什么可值得兴奋的?

跟战报前后脚来的,还有命各州郡兵马勤王的诏书,和梁王勾结突厥造反的通报。

这同样也没出李元徽的所料,结果这副淡定的样子,落在一众幕僚眼里,又脑补了一出戏。

将军闻胜绩,居然毫无兴奋之意,视若平常。

闻惊变,无惧意,视若等闲。

可谓是喜怒不形于色,胸中自有沟壑,不愧是做大事的人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4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