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零九章洗心革面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武德四年,十月,长安。

北燕出兵河内,进攻司隶地的消息已经被长安的朝堂所知。

这种情况之前或许是被李源所喜闻乐见,但如今却是让他非常忧虑。

年初他还在朝堂上逼着齐王出兵,但现在李四真跟刘玄机对上了,他又开始担心这个结果会对大唐的战略和大势有什么影响。

毕竟他看好的六郎魏王李孝正可是显了个大眼,现在河东局势总算稳住了,他甚至不敢把晋王李玄庆叫回长安。

兵部尚书宇文成业上表希望出兵夺回晋阳,太子没有表态,但河东的晋王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因为太原一带的跟大唐不是一条心,还在书信之中重点的说了其中的原因。

魏王纵容手下劫掠,并且强抢民女,射猎踩踏农田而且李玄庆可不是空口白话,而是把证据和文书全都装订好了送去了长安。

李源看到这些也是怒不可遏,派人去把尹阿鼠打了一顿。

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出了,懊悔也已经来不及而来。

此时齐王的奏表也来了长安,将河内战场的情况做了汇报。但却并没有请求长安方面加派援军,李源却有些急切。

因为有李孝正的例子摆在眼前,他对洛阳方面也有些担心了。还说想要下诏让四郎坚守不出,一会儿又想要加派援军给洛阳。

几个宰相裴弘德、司马修业却都劝慰他,说齐王带兵打仗多年了,行事最是稳重,手下也都是个精兵强将,断然不会跟魏王一样,让他宽心。

太子李二更是出言道,即便是我亲自带兵,与四郎对阵也未必就能取胜,六郎怎么比的了四郎呢?

好说歹说,才让李源放下了想要插手洛阳战场的想法。

不过忧虑还是要忧虑的,毕竟上次晋阳之战能取胜还是兄弟三人调集了大唐半数以上的大军才打出的的战果,那还是在突厥人配合的情况下。

四郎自己能顶得住吗?

所以李源极为忧虑。但一众大臣包括太子都反对他派兵和下诏。也只能作罢。

不过有些人,却不太安生。

回到长安的李孝正立马就受到了冷遇,李源不处置他那不是因为爱他,那是为了自己的脸面。

李孝正在遭遇到这個打击之后其实有些明白了,自己是没法跟齐王、晋王以及太子相提并论的。

但就这么当个闲散宗室,他又有些不甘心。

于是回到长安之后,立即就想当个孝子,没事天天就往太极殿跑。

李源自然是火大,直接就来个不见。

不过他天天跑,天天跑,这态度诚恳的也终于是让李源这边的心里有所缓和,让他进了太极殿问安。

“儿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年。”

李源看着跪在地上的李孝正,冷哼一声:“起来吧。”

“谢陛下。”

李孝正从地上起来,看着眉头微皱的李源道:“陛下可有什么烦心事,儿臣愿为陛下分忧。”

李源冷笑道:“你不给我添忧就不错了,还分忧,没你在晋阳那档子事,我哪来的忧?”

李孝正闻言,立即又跪倒在地,号泣道:“阿耶,是儿子无能,他们都劝我说这是难得的机会,要我好好把握,想着若是能拿下上党,也能在朝堂上争口气,免得几位兄长总是瞧不上儿臣.儿臣这才听了他们的话,那刘文惠还请命自己作为前锋”

李孝正这些话,几乎是把自己身上的锅甩得一干二净。又突出了自己的孝子心态。

李源本来其实就不想处置他,毕竟是自己儿子,虽然是庶出的,情分上比不了嫡子,但也是一手教养大的,到底是父子。

而他所得这番话,也让李源颇为动容,他何尝不知道几个嫡子抱团呢?别说老六这个庶子了,就是他这个当阿耶的有时候也得看儿子的脸色。

这一点也让他很不爽,但有时候又不得不倚重他们。

即便有时候想做些什么,也囿于目前的形势,无法对几个嫡子的势力进行有效的限制。

只能是用明升暗降的法子把李二放在太子位置上,至于晋王和齐王,地方势力更是难以消除。

晋王在蜀中和荆州、河东都坐镇过,齐王更是控制了半个大唐的土地,怎么削弱?

这一刀下去,没准就得断手断脚,这时候他能下来的了这个狠心?

主要的还是天下未定。

再看这个老六,虽然本事不如几个兄长,但好歹还算是听招呼的。

这点上那几个要强多了

不过他也并没有想过让老六取代谁,他不是想要扶植一个听话的儿子,限制一下另外几个不听话的而已。

但现在的形势,这个老六看样子是扶不起来了.

“罢了,这些事都过去了,你以后也不用再提了,日后你就留在长安,好好读书习武,磨磨你那焦躁的心性,再让朕知道你为非作歹,饶不了你。”

“是阿耶,儿臣知错了,日后定然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但儿子还是想为大唐做些事情,立些功劳。”

李源闻言皱了下眉,然后道:“你顾好自己吧,现在朝堂上都是弹劾伱的奏表,是朕压下来,要不你还能站在这?等风声过了吧,有机会朕会想着你的”

“多谢阿耶爱护。儿臣知道了。”

李孝正心中松了一口气,因为他知道,这关算是过去了。只要李源不追究,剩下的都不是事。

刚准备起身告辞,李源看着桌案上的洛阳的战报,随口念叨了一句,“洛阳.哎.洛阳”

李孝正听到之后却是心中灵机一动,随口问道:“阿耶可是为司州的战事心烦?”

李源却也没瞒他,现在朝野内外,最引人瞩目的肯定是河内方向的战事。作为皇帝自然是夙夜忧叹,担心战事的进展。

李孝正想了想之后道:“我听说齐王兄用兵稳健,擅长后发制人,每次用兵都是要跟对方长时间对峙,等到对手漏出破绽,或者粮草不济的时候,发起进攻如今刘玄机虽然势头正盛,但以齐王兄之能,您应该不用太过忧虑,即便不能取胜,但把刘玄机挡在河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李源闻言眼前一亮,而后道:“你最近倒是有些进步啊,知道钻研起兵法了?”

李孝正回道:“丢失晋阳,儿臣自知铸成大错,但儿臣觉得,应该牢记此事,学习用兵之道,以期在日后在战场上拿回颜面。”

李源点点头:“知耻而后勇,善,大善。”

虽然只是纸上谈兵,但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李源还是很满意的,也对李孝正有了些改观。

而随后李孝正给他出的主意,更是让他感道此子有些主意。

“阿耶既然忧虑司州的战事,不如您亲自前往洛阳坐镇,也好督促齐王兄对敌啊.”

“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1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