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十五章原来我们这么有名啊?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正月十四,春寒陡峭。

虽然是一清早,但长安的人们,无论是高门大户还是百姓黔首,似乎都在盼望着黑夜的降临。

因为子时一过就是上元节,连着三日不宵禁,满城的花灯,似乎只有在这几日的夜间才能看到长安城最为繁华的一面。

西市的大门缓缓打开,开市的旗子一打出,外面等着送货进去的车队和驼队立即喧腾起来。

这些商队来自天下各处,巴蜀、江淮、西域,甚至遥远的波斯,日夜兼程可就为了赶上这个一年之中长安城最重要的节日。

上元灯会要持续三夜,今年圣人又在长安,肯定比往年更为热闹。无论是鲜卑贵人还是汉人世家,都很舍得在这样的节日里一掷千金。

而想要一度盛景的外地人也有不少,不过因为户籍制度的原因,想要来长安看花灯也不是什么人都来的。

想要进城,外地的客商们都需要通关文牒。

但有两种人例外,道士、和尚,他们可以凭借僧道的度牒入城。

僧人如净和几个是师兄弟,就是从淮南来的僧人。

太祖武皇帝慕容毅崇道,曾经册封过龙虎山张真人为护国天师,所以武帝时道教大昌。

而先帝信佛,基本上是仗打到哪里,寺庙就修到哪里。

并且给与寺庙土地免税的恩典。也因此导致了小民因为缴不起朝廷的税,而把土地投献在寺庙名下。

因此,很多地方最大的地主,就是当地的寺庙。

这也导致了朝廷的税赋越发减少,而寺庙却因为不用上税而富得流油。

等到慕容英登基之后,为了遏制这样的情况,很直接的命令各地的寺庙虽然不用上税,但是需要在每年三节供奉“护法天王”。

你问“护法天王”是谁?当然是我们英明神武、仁慈博爱的天盛皇帝慕容英了。

什么,你不想供奉“护法天王”?那谁来保护佛祖的寺庙和财产呢?

所以各地的寺庙都会在节日到来之前,让武僧带着宝物珍玩来供奉护法天王。

如净和几个师兄弟就是代表本寺来长安的,目前居住在长安城内安仁坊的延福寺。

也是长安城里最大的皇家寺庙。本来他们是应该在春节都赶来的,不过因为运河上常闹盗匪,误了时间,没能赶上春节,只等这上元节才赶到长安。

师兄弟几人也是听说西市繁华,特意来见识见识。毕竟几人所在的寺庙虽然是皇家寺院,但地处淮南郡,如何见识过长安洛阳的繁华?

“咱们长安啊,一共一百零八坊,两市,这西市有三千多家店铺。每天这個时辰开市,到了晚上就要闭市。这无论是坊还是市,都有围墙围住,平常晚上一更天后,五更天前,都要封闭坊门,在坊门关闭后在外行走,就算是犯了霄禁,要笞打四十下的...”

负责给几人引路的延福寺小和尚名叫惠通,十二三的年纪,细细给几人讲述长安宵禁的规矩。

和尚如净诧异道:“我听说淮南郡城里犯了宵禁,才打三十,这京城竟然打四十?”

惠通小和尚颇为自豪道:“那是当然了,这可是长安的,都城肯定跟郡城不一样啊。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这三天都没有宵禁,可以随意走动,晚上的花灯可好看了,就是人太多了,朱雀门前是少府的花灯,天街两侧还有宗室和勋贵们灯棚,别提多热闹了,对了你们饿了吧,咱们去买几张胡饼吧。”

小和尚拿了几张胡饼,分给几人一人一张,正要从僧袍里拿钱付账,却见如净抢先一步拿出铜钱来。

惠通小和尚倒还有些不好意思道:“怎么让你们会帐呢,到了长安,合该我请客才是。”

如净却爽快的笑了笑:“不碍事的,劳烦你带我们几个逛西市和晚上的灯会呢。”

惠通小和尚点点头:“那说好了,晚上若是在吃些什么都东西,一定要我请客,对了...我忘了伱们是淮南的什么寺来着,是台上寺?”

身高八尺,相貌魁伟的如净和尚道:“台上寺?不是啊,我们是叫皇觉寺。”

另一边正咬着胡饼师兄如慧道:“师弟你不清楚,咱们皇觉寺原来是叫这个的,台上寺,好像是听说之前寺被水淹塌,当时主持率领众僧将佛像抬往高台上。水退后,在此处建立庙宇,故名台上寺。不过先帝率军到淮南的时候,曾经借住在我们寺,所以成了皇家寺院,改名叫皇觉寺。”

“原来如此...”

“皇觉寺?你们是皇觉寺的?”

几个僧人闻言一愣,正见到面前一少年郎君,衣着锦绣,俊逸不凡,身形挺拔,身后还有几个护卫打扮的,有些惊讶的望着他们,让几个淮南来的僧人很是诧异。

如慧和尚道:“这位施主,我等正是淮南皇觉寺的僧人,请问施主有什么事?”

少年郎君漏出一个尴尬的笑意,“没事没事,只是以前听说过皇觉寺,很有名,很有名,今日见到几位,一时失声,却不是有意偷听,还请几位和尚不要介意。”

“施主客气了。”

互相点头致意之后,两边人错行而过。

小和尚惠通低眉耷拉眼道:“想不到这长安还有人知道你们皇觉寺...抱歉,如此言语有些冒犯了,但如果不是师父跟我说起,我一个佛门中人都不知道皇觉寺,真是孤陋寡闻了,而长安的行人却知道,看来还是我见识浅薄了...”

而淮南来的几个僧人却笑道:“不用在意,我们淮南人也甚少知道延福寺,只是受地域所限,小师傅你不知道也是正常的,可能刚才那位郎君见多识广的缘故吧...”

嘴上虽然是这么说,脸上却都显露出几分得意,刚才那位郎君气度不凡,一看就是出身贵胄,想不到长安的贵人都知道我们皇觉寺了,原来这么有名了?

太长脸了...

但实际上,在长安除了管理寺庙的衙门,知道皇觉寺的人并不多,但偏偏就让他们碰见一个先知先觉的,一个大惊小怪让延福寺的小和尚惠通,和皇觉寺的如慧如净等人,都产生了认知偏差。

少年郎君正是李四郎,今日来西市是为了甜点,因为今晚吴王宅里有宴会,他是受邀参加,估计晋阳公主也会去,所以来西市买些点心、甜食带着。

小姑娘应该都喜欢吃甜食和小吃的吧?

谁知道买完了东西,正准备离开呢,迎面撞上几个和尚。

还有说什么他们是淮南皇觉寺的?

皇觉寺,那不是老朱出家的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7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