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二十章平阳之战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十六万汉军在晋阳附近集结完毕,沿着汾水向南行进。

八月,至平阳。

汉军在平阳以北的沿着汾水两岸扎营,并在河上建立了几座浮桥并设立木栅以防火攻。

并且随后就对平阳发起了强攻。

汉军攻城的势头猛烈,新造的一百具发石机对着城头就是一通乱砸。刘玄机看到那巨大的石砲落在平阳城头,方才知道之前看过的唐军攻打襄阳的战报,所言不虚。

果真是响天彻地,威力惊人。

守平阳的大唐赵郡王并州都督李怀真只能命人四处躲避,等到汉军蚁附攻城的时候,再让士卒出来据敌。

李怀真对于敌军拥有的如此威力强大的发石机感到意外,他这个级别的将领自然是知道大唐如何打下的襄阳,如何平定的西魏,因此当即就去信给李三郎,秉明此事。

这种国之重器被敌人窃取,这就说明朝中肯定是有对方的碟子。并且面对汉军这种强度的进攻,原本打算利用平阳消耗敌军数月的计划肯定是有点不合事迹了。

如果不尽快想出反制手段,平阳是肯定守不住的。

人刚到河东,李三郎就看到了李怀真的奏表,当即脸色凝重,平阳的战略意义很重大,若是落在敌军手里,不堪设想。

虽然还有玉璧在,但大唐这次是奔着拿下并州来的。

略一思索,李三郎就传令,已经赶到河东的八万大军集结,北上平阳。

如果平阳无法起到消耗敌军的作用,反而有失守的危险,那就放弃原计划,跟对方在平阳城下决战。

另外,李三郎还给李四去信,希望洛阳方面尽快出兵河北,以让北汉首尾不能相顾。

李四实际上已经出兵了,他本人虽然还在洛阳,但已经派遣李珩、黄君汉率军进跨过大河进攻黎阳,命朱德裕、萧释之督左武卫以及龙捷军、神策军,进攻淇水一线。

战斗的激烈程度,甚至不输于并州战场。

到八月之前,汉军在枋头和朝歌之间陆续修建了十三座戍堡,各屯兵千人驻守,沿着淇水形成防线。

朱德裕率军强渡淇水,随后建立浮桥,又命中郎将胡阔海、汤颌各率精锐攻城,十日之内,攻下七座戍堡。

并且将戍堡之中的汉军全部俘虏和斩杀。

苏定边见状,依旧是不动如山的坚守枋头。其余各戍堡的守军,全都因此感到惧怕,纷纷放弃戍堡逃亡朝歌和枋头。

朱德裕率大军包围了枋头,随后动用神机砲攻打汉军营垒,又切断了枋头和朝歌以及黎阳的联系,给汉军造成了不小的恐慌。

也就是苏定边平日里深得军心,在这种时候依然能稳得住局面,但他也明白,枋头这样的情况也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而驻守在朝歌的开府大将军傅弘之见状,率军万余精兵出城,试图进攻唐军侧翼,解枋头之围。

但数次出击,都被萧释之所领的唐军阻击,只能退回朝歌。

淇水一线的战事,唐军取得了极大的优势。

李元徽在洛阳,却始终没有急着率主力支援。因为他也有些犹豫和迟疑。

“眼下淇水一线虽然取得优势,但汉军尚且能支持,若是我大军出动恐怕也只能堆到邺城一线,但邺城是坚城,城高墙厚,尚有数万精兵,最重要的是,汉军可以随时通过滏口陉回援,最多半个月就能赶回来.如此也只是解了平阳之围,而最多是换陛下哪里去打晋阳,晋阳同样是坚城,久攻不下,士气低迷更容易为贼所趁.”

李青莲听了李四的陈述之后,试探着问道:“大王难道是想要率洛阳主力去驰援平阳战场,一举击败北汉主力?而后借着大胜之势,协同关中大军顺势取晋阳?”

李四点点头,“然也,孤觉得,这平阳很有可能就是决定我大唐与北汉国运之战。”

从事中郎高侃道:“可汇集关中和洛阳之精锐于平阳与北汉一战,未免有些”

李四笑道:“孤注一掷?”

高侃没说话,但是点了点头。

“你说的有道理,但哪有万全之策?无论洛阳精锐去不去平阳,这仗都会改变局势,如此之时,若还想着留手,岂不是本末倒置?这时候不全力以赴,难道还等着刘玄机亲率大军来洛阳城下,再跟他决一死战吗?”

这一番话之后,众人也都无法反驳出兵平阳的这个决策是否正确。

但中都护赵炯却提出道:“大王想要驰援平阳,自无不可,但陛下未必会同意大王的想法,不如先行上奏.”

李元徽闻言,眉毛一挑,心想这个赵二果然是搞政治的高手,深谙人心。

但他说的还真是没问题,可以说对人心把控已经很到位了,自己总不可能直接率军过去,那样就乱套了。甚至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于是李元徽当即写信给李三郎,说了自己的想法,表示自己愿意率五万精锐驰援平阳战场,一举击败北汉。然后命人迅速走送往并州皇帝行在。

李三郎已经率军赶到了平阳一线,平阳终于是转危为安。

汉军退后十里,挖掘壕沟,修建营垒与唐军对峙。

“汉军深沟高壑,看来是做好长久对抗的准备了,朕观刘玄机这行营立寨之法,倒是跟四郎的布置有些相似”

李三郎亲自带着一众将领观阵,看着汉军营垒修筑的几乎是无懈可击,想要进攻几乎没有讨巧的余地,其营建规格和各种防卫工事的分布跟唐军行营之法很有相似性。

而唐军的行营建垒之法,几乎就是机动防御大师李元徽一手制定。

中书侍郎祖君彦道:“汉主刘玄机与齐王殿下乃是旧交,我曾听闻齐王殿下曾教授汉主兵法,如今观之,想来传言不虚。”

这话虽然没有明着指责,但其含义却是十分险恶,以至于李三郎听了都有些皱眉。

一旁的赵郡王李怀真却问道:“祖侍郎是想说这刘玄机,是齐王殿下教出来?”

祖君彦笑道:“如此说,也并无不可。”

李怀真却怒道:“真是荒谬,汉主刘玄机昔日与齐王为友,也曾在太上皇面前执晚辈礼,太宗皇帝昔日曾说,刘玄机龙骧虎步,乃当世之人杰,天纵之才,陛下也曾说刘玄机用兵,可以与光武平分秋色,这刘玄机昔日还曾在家父手下为将,并将我李氏之女嫁之为妻,按照祖侍郎之意,这刘玄机就是我李唐宗室用来为难大唐不成?”

祖君彦闻言,脸上有些变色,“大王言重了,祖某绝无此意,只是听闻昔日齐王与汉主交情深厚,想必了解其为人和用兵,若此时僵持不下,不如问计于齐王殿下”

祖君彦虽然是平日里很受李三郎的信重,但面对李怀真这种宗室重臣,还是要避其锋芒的。

李怀真闻言也没有继续追究,他其实也无意跟皇帝的宠臣针锋相对。但祖俊彦这话中的含义委实有些用心险恶,若是放任这种说法流传,那李怀真的亲叔叔可就是刘玄机岳父,北汉皇后也就是李怀真的堂姐,甚至白沟之战堂弟李孝常还投降北汉,如今是在邺城身居高位。如果连齐王李元徽这种身份都要为与刘玄机旧日之谊此受诘责,那李怀真这一脉的宗室又该如何自处?

并且在李怀真看来,你一個外臣用这个来指责齐王,真是到反天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6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