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二十二章西北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李源东临洛阳,算是完成了原先的既定目标,因此也就打算回转关中了。

盘算许久之后,他准备留下宰相之一的裴继,和十二卫大将军之中的窦琮、刘宗训留守洛阳。

但还没来得及做任何部署,李源本人就因为身体不适,需要卧床休息了。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无法启程回长安了,只能留在洛阳修养。

齐王府这边,倒是有不少人时常过来求见,来探听消息,想知道齐王准备如何应对。但齐王府却大门紧逼,齐王本人终日在宫中。代替皇帝处理军政事务。每日夜间才回王府,所有旧部来求见都见不到人。

这一日,在临出发前往宫中之前,王妃慕容佳音在帮他穿戴衣冠,顺嘴问了一句:“家中可用准备收拾细软?”

李元徽想了想才道:“还是要做些准备的,江淮天气炎热,多准备些轻便衣裳.”

慕容佳音闻言,感觉自己好像听错了,随即漏出一个不解的神色。

李元徽笑了笑,却没有解释,转身离去。

另一方面,关中陇右的情况也传来消息,天水、南安两郡失守。去年刚任命的秦州刺史城阳郡王李淦率军支援,失利,身死阵中。

而凉州刺史韦亢和金城太守侯浚率领的凉州边军还在路上之际,就已经是进退两难了,因为同样在去年刚设立的夏州北地郡被北燕袭击了。

夏州刺史梁从业降燕。

夏州是大唐以北地朔方两郡所析出而设置成州,起因是前燕的朔方太守梁从业上表给李源,想要突厥归附过来,李源欣然同意,还特意合朔方郡北地郡为夏州,任命他为刺史。

而梁从业本就是边地豪族,没有什么定性,刘玄机派人招降,并且送了他不少财物,直接就让他改弦更张了,决定叛唐降燕。

更是大言不惭道:“刘太尉知我,我本就是大燕忠臣,何来叛唐之说?”

这次更是直接出兵配合北燕骑兵七千袭击了北地郡。

北地郡治富平被攻破,太守、郡丞等文武皆战殁。夏州和秦州等于是关中的西北两门户,这两个地方同时出现问题,并且北燕骑军还穿过了上郡突袭北地,那么包括陇右秦州的吐谷浑作乱,夏州刺史叛乱这些问题的就全都有了脉络。

北燕这一手等于是直接在大唐后院放了一把大火。

并且这个火放的时机非常巧妙,正好是李源把关中禁军全都带出去之后的事。

李二面对陇右和朔方方面的糜烂局面,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兵啊。

之前长安好不容易派出一万多援军,也就只是稳住了陇山一线,天水和广魏目前是苦苦支撑。

唐军因为兵,除了分兵守住陇山道之外,只能分出数千援军支援被围攻的天水,但因为乱军势大,只能靠近陇县附近扎营。

另一方面,在侯浚的劝说之下,韦亢终于下定决心,先按照军令解决秦州这边。

凉州一万五千步骑在赶到秦州之后,立即对吐谷浑发起了反击。金城太守、奋威将军侯浚亲率数千铁骑冲阵,凉州刺史韦亢率军在后掩杀,大唐凉州军在冀县外围大破吐谷浑和羌胡联军十余万。

关中援军也配合出击,冀县之战唐军大破吐谷浑和羌胡联军,斩首万余,俘敌两万。

大量的羌胡人被唐军赶进了渭河,溺毙。

随后唐军合兵一处,迅速收复陇右十余城,吐谷浑伏允可汗狼狈退军。

但侯浚却穷追不舍,最终带回了伏允可汗丢弃的头盔,本人却不知所踪。

冀县一战侯浚可谓是名震西陲,李二得知战报之后,立即表侯浚为秦州刺史、镇西将军。

同时令侯浚和韦亢以及张平高、刘高迁等,合凉州、秦州、长安援军三部,约三万人,北上夏州。

同时又从李源派回来的队伍之功挑选了精兵万余人,命临淮郡王李沧率之,出萧关驰援北地战场。

北燕方面,奉命率军奔袭千里而来的,是征北大将军、代国公拓跋天保,这位年方二十岁的骁将却是善用骑兵的行家里手,千里奔袭还能保持军队的战力。

刘玄机给他的命令是配合在西边搞事情的吐谷浑和羌胡诸部,给大唐关中以北找些麻烦。

但如果碰到大军而来,不要硬碰硬,该撤就撤。

所以唐军从陇西沿着黄河向北进发的时候,拓跋天保就找到了梁从业,商议退兵。

梁从业也是非常识时务的,知道这仗可不好打,两人很快达成一致,但梁从业却要把北地郡之民全数迁往朔方。

拓跋天保想了想之后都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亲自率领骑兵去袭扰唐军,以期给梁从业迁民争取时间。

好在这时节黄河已经能够行船了,梁从业将北地郡万户居民尽数迁往朔方。

拓跋天保亲率骑兵,故布疑阵,跟唐军玩了几天的捉迷藏之后,差点被侯浚率领的骑兵给缠上。

他知道要是这么打下去很有可能要栽跟头,于是果断率军撤离,不再兜圈子。

唐军则小心谨慎的继续向北进发,沿着黄河一路收复了已经是空城的北地。

见到空城之后,几个唐军将领全都有些气愤,当即就准备追击,但侯浚却建言道,从这边向北,在黄河西岸要经过贺兰山,那边地形复杂,燕军很有可能在贺兰山附近埋伏,现在出兵追赶肯定遇到对方的伏兵。

刘高迁和张平高两人都是李源的亲信,是创业元谋功臣,属于是老资历。

而侯浚则是跟着太子在陇右起家的心腹,刘张两人也没把侯浚这小年轻放在眼里,坚持出兵追击,侯浚却拒绝跟他们一起出兵。

结果正如其所言,刘高迁和张平高两人被燕军伏兵所败,只能率军而退。

不过这时候侯浚却又出来说话,说燕军现在伏击成功了,肯定料定我们不会追击,必定快速通过贺兰山地区,从而减轻防备,这個时候追击一定会取得胜果。

侯浚亲自带着三千骑兵,而张平高和刘高迁两人也将信将疑的跟着一起再度出兵,果然在贺兰山北麓追击到了燕军,大破其众,斩首两千余,缴获辎重无算,夺回北地民众万余人。

随后张平高和刘高迁又要乘势进攻朔方郡。

侯浚则表示,这个时候不能打,因为燕军骑兵在黄河东岸不知道去向,如果我大军出兵朔方,需要的补给线长达千里,即便通过水运,也很容易被燕军所截取,现在只能退守北地,等候太子的诏令。

这次,张刘两人没有再反对,因为朔方到关中确实千里之遥,北地被搬空了,无法提供粮草支援,从关中千里运粮的确很难保证运输线路的安全。

而另一边,拓跋天保则果真如侯浚所预料的,他就在黄河东岸上郡和北地之间盘桓,在得知唐军退回北地之后,才准备返回并州。

而他也正如侯浚的预料那般,就是在等唐军去打朔方,而后他好从背后下刀。

但唐军没有进攻朔方,而他这边也就没有什么进攻的机会了,所以当即选择了退兵回转并州。

回去的路上,已经得知唐军消息的拓跋天保,很有兴致的问到身边的鸿胪寺卿崔炎:“这侯浚是谁?以前怎么没听过?”

崔炎是清河崔氏出身,博览群书,见识广博,能言善辩,身为鸿胪寺卿,这次的任务主要是作为联系人,劝降梁从业,而从结果上看,这个任务完成的也相当好。

“是唐太子李二郎的亲信,原是大燕雁门太守侯直之孙”作为世家之中的一员,即便是大唐朝堂上的世家脉络,他也是一清二楚的。

拓跋天保道:“这侯浚之前名声不显,却有如此的谋略,大唐果真人才济济,不可小觑啊。”

崔炎笑道:“要不然,李唐能得天下之大半?羽翼之盛,慕容鲜卑外,还未有如陇西李氏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0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