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六章警惕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虽然嘴上说着破之必矣,但其实有时候当着众人的面,有些话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用的。

李二凤带着一万五千步骑北上找突厥人核心目的并非是为了干架,而是给老爹和三弟争取时间。

形势虽然对李家看似不那么友好,尤其是凉州军和陇右军,但其实突厥人想要迅速通过西北的一些列军事重镇,快速突进到关中渭水一线的战场上,其实也并不容易。

无论有第一城之称的高平,还是临泾,都是坚城,不是高墙深沟,就是依山控水,即便是有完备的攻城器械,也得耗费巨大的精力人力物力去砸开。

而此面对李氏兄弟前面对没有多少战斗意志的安定守军、以及上郡、北地两郡的军民们在面对突厥人南下时候的兵锋却异常坚定。

纷纷拿出了誓于城池共存亡的气概,坚决抗击突厥人。

这里面的道理也很简单,李家兄弟率领的军队,是凉州汉军和陇右汉军为主,虽然有些羌胡骑兵但被约束的很好,不会对地方上造成什么太坏的影响。

李家的名声还是很不错的。

但突厥人带过来了,虽然队伍里面也有汉人,但这些人和土匪是没什么区别的。

甚至做的可能比土匪还要过分,这要是让他们进了城,那制定就是烧杀掠夺。

李家进城以后,最多就是跟你要点粮食吃。但匈奴人闯进你家门把你们家能带走的都带走,这其中也包括伱老婆和你们家所有的粮食、布匹、牲畜.

所以无论是百姓,还是豪强,以及驻守在这里的乡兵们,全都是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跟突厥人干。

不干,就是死路。

兵法上说,上下同欲者胜,一座城的人都为了保命,能爆发的力量那是很强大的。

再者说西北这地方,本就胡汉杂居,民风彪悍,有的人家甚至女子都会射箭骑马。

二十万突厥大军沿着黄河南下,先是在北地郡治所富平城下受了挫,打了十几天都没打进去。

于是突厥人就拍出了人劝降,说是突厥可汗是为了帮助你们大燕的皇帝消灭反贼才来到这里的,你们不要抗拒

北地太守高智慧则回信说北地贫瘠,没什么油水,你们费劲巴力的打下来也得不偿失,至于谁当皇帝的事那是慕容家的事,我们不跟着掺和。

另外城外的麦子也还没成熟,你们先别毁掉,等到你们回去的时候还能用上.

始毕想了想,也觉得跟这死磕没什么必要,纯粹浪费时间,而且北地郡却是不算富裕,花大力气攻下来也没有好处,于是就直接改道了。

当然,突厥人南下之后,高智慧也确实没做什么多余的事,就老老实实的跟城里待着。

另一方面,李二在率军赶到安定之后,跟留守安定郡临泾城内负责稳定后方,督运粮草的姐夫柴荣商议了一番。

并根据关中的地势,作出了分析和判断。

突厥人不会强攻萧关。因为即便是攻下了险峻的萧关,过了陇山还有高平、朝那、乌氏这些城池,东燕军能够层层抵抗。始毕是聪明人不会放弃突厥人的优势在这打攻城消耗。

时间上也不允许他们在陇山这边耗着。

所以,对突厥人来说与其在这边耗下去,不如就直接在黄河东岸,绕开陇山进攻安定一线,或者在往东绕,直接从上郡方向进入关中。

上郡在关中长安的正北方,也就是后世的榆中、绥德一带。

因此,两人商议好,由姐夫依旧镇守陇山一带,堵住突厥人前进的道路。

李二则前往陇东的北地郡辖下的彭阳,阻击突厥人南下。不过在临走之前,李二把安定郡府库全都搬空了。所有的钱帛布匹。

柴荣对此倒是没说什么,他还以为是这二小舅子是以防万一,如果打不赢还能用这些财物来贿赂突厥人好让他们退兵的

彭阳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

如果不能从彭阳进入关中,那突厥人就得绕道子午岭以东的延绥,也就是上郡。

李二迅速率军前往彭阳,在安顿好一应事物之后又轻骑而出,仅率数十人和几个将领出城查看地形。

众人向北而行,一路行至大塬上。

塬,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地形称谓,塬的四周虽然被流水强烈切割,但顶面广阔、地表平缓,保持着原始平坦面的形态。

而众人所在的大源,后世名叫“董志塬”,在泾河北岸、马莲河和蒲河两大河流之间,有“控镇萧关,襟带秦岭“之说。

从大源上一路北上,在看到西北高原的特殊地形地貌之后,李二凤心中突然有了破敌的策略。

“此处,千沟万壑,正是用兵之所啊。”

一旁的薛仁美道:“护军的意思是,沟壑之间,可以伏兵?”

李二道:“此处地形曲折婉转,沟壑相连,敌虽有百万众,也无法来去自如,大源广阔,突厥人一定会再此立营,我军兵少,不可与其力争,唯纵横山谷之间,袭扰其后,使其不得安,疲于应对,则胜机将至!”

李二在大塬的南部定策之时,兵贵神速的突厥人已经开始进入两百里外的大塬北部。

看到大源上方平整,且居高临下之后,始毕觉得这样的地形正好可以作为安营扎寨之所。

并且在从向导出得知向南二百里,直到彭阳城北都是这样的地形之后,始毕觉得很好。

三日后,大军行至彭阳城北,并在大塬的南端安营下寨。

虽然放眼望去,千沟万壑,但因为处在高出扎营,也不虞惧怕伏兵。

但很快,问题就来了。

取水。

大塬地势很高,比起一旁的马莲河高出几十丈,想要挖井取水那是做梦了。突厥骑兵们只能轮流下塬去河边饮马、取水。

这时候早就埋伏在下面沟底的东燕骑兵就会突然借此机会袭击突厥骑兵。

即便是突厥骑兵足够警觉,但仍避免不了出现伤亡。

正在大帐之中吃着烤羊腿的始毕可汗闻知之后,喝了一口酒水,然后很自信的笑道:“燕军现在只敢像强盗一样袭击我们,他们的兵力不足,传我的命令,让战士们取水的时候都要以万人为批次前往,不要落单行动给他们机会”

不过接下来的消息,就让他有些愤怒了。

来自后军的消息,燕军的骑兵出现在他们的身后,袭击他们的后军,夺取了数百只牛羊和马匹。

数百只牛羊是小事,这次大战携带的牛羊几十万头,战马也数十万匹。

这样的损伤不过是九牛一毛。

但燕军出现在背后了,这件事却要值得警惕注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2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