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七章拜年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慕容鞅的脸上顿时精彩极了,各种复杂的表情溢于言表,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有兴奋,有恐惧,有不解,还有些悔意和羞愧。

“不,不会吧这怎么可能绝不肯可能啊”

梁崇礼拱手道:“大王出身高贵,先帝在时就颇有人望,如今梁逆作乱,先帝诸子之中,除了今上之外,就属殿下最长,今上自入冬以来,就听说常卧床将养,想必近来应该不太好,皇长子年不满十岁,年幼无知,圣人若有万一,只有大王年长,能安定人心,此番诏大王回洛阳,必然是托以后事。”

慕容鞅的皱了皱眉,依然是不敢置信的表情。因为有些事,即便是眼前的这两位也是不知晓的。

就比如,皇帝慕容超正值壮年,将近而立,就已经需要卧病在床的原因

所以他现在很慌,他怕母妃在宫中的安排暴露了,那他回了洛阳可就万劫不复了。

不过他随后想起刚才跟信使谈话之中问道晋阳如何,信使说晋阳去了江淮

若是母妃暴露,晋阳肯定也脱不了关系,肯定不会被允许去往江淮李元徽处。

所以,应该没问题?

慕容鞅心里虚得很。但又不愿意放过这样一个机会,只能一边派出心腹人手连夜先行一步,回洛阳询问母妃。

随后在第二天清晨禀报大将军段义弘之后,告知慕容超诏他有事返回洛阳。

段义弘听闻之后,就派遣小儿子段武达率三百精锐护卫,加上慕容鞅吴王府的护卫数百,一同回转洛阳。

慕容鞅赶回洛阳的时候,已经接近年底了,还有几日就过年了。

中途他也收到了母妃的来信,告知他放心大胆的回洛阳,这才放下心来加快脚步。

一回到洛阳的慕容鞅就被慕容超召见,一同召见的还有三高官官,也就是几位宰相。

同时还有大将军郑果,娄居士,以及刚刚履职右仆射的韦苗,也就是韦贵妃的兄长。

慕容超当着众人的面,看着急忙赶到寝殿的慕容鞅,指着他道了一句:“吾弟年长,当为监国。以继后事,吾百年之后,三弟年长,当兄终弟及”

慕容鞅一听,当时激动的话都说不出了。

“皇兄.我.”

高士则直接出言反对,“吴王虽然是圣人的兄弟,但圣人既有子嗣,为何用吴王为嗣?老臣以为不妥。”

慕容超道:“我儿尚年幼,当不得什么事,国赖长君,如今局势,岂是他一个小小顽童能够当得起的?高公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高士则还想再说什么,但听到这次慕容超如此果决的语气,只是皱了皱眉,只能拱了拱手表示默认。

其余人,就都没有出言反对。毕竟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一众人甚至已经开始是思考,若是慕容鞅继位,对他们来说也不一定是坏事。

首先洛阳方面已经是风雨缥缈,高士则所谓有皇子何必用兄弟其实更多是想大权独揽。

毕竟一个十岁的孩子可是很容易控制的。

但眼下这种局面,高士则也明白,如果他强力硬顶,就要面对慕容超和慕容鞅的强力反扑。

而且薛楚等人也未必能让他如愿,所以他还是选择了沉默。

毕竟,目前最为重要的其实是对江淮用兵,此时慕容鞅监国其实是有利于朝局稳定。

而慕容鞅是在自己成为监国之后,才知道目前对江淮的布局。

心里不禁的有些唏嘘,李四郎本是他妹婿,若他早一部主政,形势可能不会到这一部。

但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因为李元徽已经正式回绝了让他回洛阳的诏书,属于是抗诏,接下来的动作已经是师出有名了。

刚刚回到洛阳不过几日的娄居士,被任命为行军大都督,使持节,随即动身返回了豫州前线。

以兵部员外郎李药师参大都督军事,辅弼娄居士用兵。

与此同时,由洛阳方面的一封密信,迅速送达了长安城外。

李源看着书信的内容,也是愁眉不展。

大帐之内,已经五旬上下的李源看着四子李元徽的书信,不住的叹息。

“四郎在江淮苦矣”

这封书信上,详细的写了朝廷对于江淮的布置安排,以及现在洛阳的形势。

所以李源对于眼下的形势,也是感到十分为难。

放弃李四这个嫡亲儿子是不可能的,救援是一定要救援的。

但怎么救援,就成了问题。

还有就是洛阳的长子,也不能不顾及到.

得益于已故高阳王慕容颌的遗泽,李家家眷,宗亲等都提前转移到了蜀中,其中也包括的大儿媳郑氏和长孙李承安。

李源实际上挂念的也就是大郎四郎两个嫡子。

好在,四郎面对的形势虽然有些紧张,但江淮三郡之地也被他经营了数年,还跟当地强宗豪右建立了较为亲厚的联系,甚至关中能有如此迅速的进展,跟李四郎在江淮经营的也脱离不了关系,少不了策应。

随后李源立即写信也蜀中留守堂弟李祝和大女儿,要他们从永安出兵,同时命令侄子李怀真和李孝杰率军两万人,走武关,佯攻南阳地区。

两路兵马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牵扯西魏。

另外,李源还特意让女婿从安定郡前往渭水北岸,接替三郎。

至于李三郎,李源命他返回蜀中,把蜀王慕容昌带到关中。

李三郎立即就明白了父亲的打算,当即就率领亲卫往成都赶。

同时,人在潼关的李二也收到了父亲要他出关佯攻策应,以及江淮被围攻的消息。

此时,潼关有李二本人率领过来夺关的三千铁骑,以及之后宇文萧调过来的两千精锐,以及李三派遣过来的援兵两千人。

李二带着本部的三千铁骑,和宇文萧部的五百精锐骑军,一共三千五百骑,随行的将领有李孝察,李孝勤,窦琮,薛仁美,侯浚,刘宗训,张谨,慕容鳞德等。

三千五百骑军出了潼关直奔弘农一带,目的是牵制段义弘部大军,让洛阳方面感受到来自西部的威胁,从而也减轻一下江淮的压力。

而以上的这些,其实都在李元徽的意料之中。

关中的父兄最多能帮助他拖住西魏,刘元庆可以暂时帮助他挡住瓦岗军,只要粮食不缺守住相县三五个月应该没有压力。

更不用说后面还有钟离这个战略要地。

李元徽的部署是,以朱德裕为行军总管,率两营步卒进驻钟离。沿江一带重点防御濡须坞和历阳。

自将六万余大军和全部的骑军,北上寿春,主动出击,先破娄居士部。

之所以这么安排,并非是小瞧娄居士。

那位老将军是从武帝入主中原一路打进来的老将,战功赫赫,作战经验相当之丰富。

但他统率的部队,成分太复杂。

虽然李元徽的部队成分也很多,但其中最少有四万余人是他的嫡系。

这就避免了为外军所轻的局面。

腊月二十三,是老朱大喜之日。两日之后,老朱率军前往钟离。

腊月二十九,李元徽率军抵达寿春了,随后命令手下士卒架起了浮桥。

大年三十,除夕夜,光平二年的最后一天,李元徽亲率六千骑军渡河北上。

要在这个除夕夜,给豫州的“友军”拜个年。

祝福大家龙年大吉,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龙的传人,龙凤呈祥.

阖家欢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1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