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六十九章大汉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七月,冀州信都。

这座昔日汉光武帝刘秀成就帝业,复兴大汉的重要根基,如今又将跟三百多年被曹魏终结的炎汉联系起来。

地皇四年,刘秀安抚河北,被王朗追杀得走投无路时,多亏信都太守任光和冀州人邳彤的接纳和拥护,才在信都站稳了脚跟,并得以积蓄力量平定了河北,最终复兴大汉。后来,刘秀把信都改称长乐国,并把自己的儿子封在这里。

如今,信都城外,东海子边上又筑起一座夯土高台。

就是要作为汉王刘玄机的受禅台。

大汉其实已经很久远了,经历了曹魏、慕容燕两朝,人们仿佛已经忘了强汉有多强,只能从书本章句之中,可窥一二。

但河北大地在刘玄机主政之后,日子倒是比前朝过的好多了,虽然刘大王也是无岁不战,但却不想前朝那样穷兵黩武,反而是每次用兵都不耽误农时,百姓的赋税也比前朝少了许多。

所以这刘大王要当皇帝了,对河北人来说也是乐见其成。“这可是咱河北人的皇帝”

信都的城池形状,像一个鱼头形,北面和东面临水,鱼头伸向东海子,也就是后世的衡水湖。刘玄机与夫人李氏站在城头上,看着下面的碧波万顷,颇有山河壮丽之感。

“大王平素最喜欢登高望远,可有什么缘由?”

王妃李夫人也是问了一句很久之前就有的疑问。

刘玄机闻言笑了笑,“旧日曾经跟李四郎在晋阳城头遥望山河,李四郎曾经问我有何志向,我想起他跟我说的刘玄德去见诸葛孔明的隆中对,其中有‘欲伸大义于天下’,就以此答之,一晃,已经有十年了。如今我也有刘玄德的基业了.”

李夫人笑道:“昭烈鼎盛之时跨有荆益二州,其称帝时不过益州之地,如今大王占据河北,北驱突厥,南拒强敌,基业远大于昭烈,必能光复大汉基业,效光武之故事。”

“哈哈哈哈.”刘玄机闻言朗声大笑,望向远方的眼神,越发炽烈。大好河山,再姓一回刘如何?

翌日,刘玄机穿戴衮冕十二章服,登台受礼,从北燕皇帝慕容据手中接过了象征皇权的玉玺。

这是始皇帝所刻,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经历了两汉更迭,三国时为袁术所得,僭越称帝后败亡,又入曹魏,至前燕,慕容鞅北奔,带着玉玺,今天又重回大汉,三百余年,五个甲子,好像一个大轮回。

刘玄机接过玉玺,然后交给一旁的符宝郎,随后按照礼法走完了整套的禅让流程。

下面的文武百官,一众大臣,数以万计的士卒行礼参拜。

随后下诏,改国号为“汉”,建元“炎佑”,定都邺城,追封天子七庙,册立李氏为皇后,长子刘承佑为太子。

封废帝慕容据为辽西王,徙拒辽西令支,可用天子服饰,车架,仪仗,祭祀前燕宗庙。

可在奏表上称“我”而不称“臣”.一如曹魏山阳公故事,也就是汉献帝。

非常体面。

随后是大规模的封赐,和官职军队的改制,直接借着这个改朝换代机会同时实行。

其中,最为信任的幕僚,也是同族,同为齐悼惠王刘肥之后的刘道和为尚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南康郡公。

李元忠为中书令,同平章事,赵郡公。

凌敬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郡公。

王思政为侍中,太原郡公。

东方狄为魏国公、杨侃为楚国公、斛律金为燕国公、苏定边为邢国公、朱灵石为吴国公、拓跋天保为代国公、刘长民为中山郡王、韦孝矩为秦国公,李孝常为晋国公,此九人为上柱国,皆封大将军。

另设十二开府大将军,分别为北地郡公傅弘之,常山郡公赵襄,北海郡公朱超石,河东郡公薛孤延,上党郡公拓跋天穆,平阳郡公薛安都,雁门郡公蒯恩,渔阳郡王刘芝,安定郡公侯莫陈顺,颍川郡公斛律明月,广宗郡公张世武,清河郡公崔谌。

冀州刺史王熊,为路国公。幽州刺史卢爽为豳国公,并州刺史田弘嗣为夏国公。

又追赠韩珪为司空、高阳郡王、柱国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武惠,追赠娄代文为司徒,西平郡王、柱国大将军,并州都督,谥号“忠献”。

九個上柱国之中,斛律金为骁骑大将军,拓跋天保为骠骑大将军,都有自己的部族军队。

苏定边为征南大将军,镇守河内,朱灵石为征北大将军,幽州都督镇守燕山、杨侃为征东大将军镇守渤海平原河间一线、刘长民为征西大将军,镇守晋阳。

辅国大将军东方狄和车骑大将军韦孝矩在朝中参预军机,协助皇帝处理军务。

另一个上柱国是唐国归附的宗室里李孝常因为是皇后弟的缘故,被封为领军大将军,也是被当做降人的典型树立,名位很高,但因为身份也注定无法统兵掌权。

十二开府大将军各督一军,一军为一万两千五百人。

这十二军也就是汉军的中军主力,效仿唐军的卫府制,一军设二将军,协助大将军管理军府,下设十个折冲府,但长官却是折冲郎将,而非校尉都尉。

一军只有平时只有两个折冲府需要在邺城和信都、晋阳等几个要地轮番宿卫,其余则留在乡里,战事才会召集全军。可以说作业抄的很彻底,甚至比大唐的府兵制度更为完善。

此外,另设北府、羽林、铁骑、虎贲四军,作为天子亲军,一军各有左右中郎将统领,皆以心腹猛将充任,宿卫宫中,出行警跸,随侍征战。

其中北府军人数最多,有万人,羽林和虎贲为六千,铁骑则是三千,也就是原来的幽州突骑。

北府军是就是从原来的北府十二都督麾下抽调的精锐,虎贲和羽林是征召幽冀两州豪族子弟和良家子。

刘玄机代燕称帝,洛阳城里反应最大恐怕就是李源了。在大殿上痛骂刘玄机是无义之人,僭越称帝,必遭天谴.

之所以他有这么大反应,不是在于刘玄机跟李家的渊源,也不是出于道德谴责,毕竟他自己就是走的这个路线。

有这么大的反应,纯粹是因为刘玄机称帝的底气和功绩,是在他身上刷出来的。

白沟之战,彻底奠定了北汉的立国基础。

李元徽倒是没什么感觉,这个事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气氛都到这了,老刘要是不谋朝篡个位,北燕自己就得崩。

甚至有些人可能比他本人还急,能拖到这个时候,已经很有定力了。

河北和并州大部分地区,都是刘玄机打下来的,用的人也都是他的心腹,和投奔他的河北豪族,走到这一部已经算是水到渠成。

而真正令他心绪不宁的是关中。

李二请求关东调集粮食入关中的书信已经到了,李二姿态放的很低,完全没有命令的口吻,几乎等同请求了。

李元徽当即就让人盘点了一下洛口仓的存粮,以及今年预计的秋收情况。

最后回信,关中这边可以调集个几十万石的粮食支援关中。

这些都不是问题,真正让他在意的是慕容无忌传过来的消息。

上面详细记载了太医院某个太医,关于太子身体状况的诉说,非常之隐晦。

不太乐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7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