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五十一章镜像对决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东方狄是幽州辽西人,原本是薛世雄的部将,勇猛过人,后来薛世雄病死之后,折服于刘玄机的气度和武勇,也是推举刘玄机为幽州都督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随后也得到了刘玄机的信重,屡次委以重任。

东方狄率三千骑兵一路南下,正看见唐军已经在远处的平原上列好阵势,并且用战车首尾相连,架好长枪大盾,骑兵贸然撞上去,那就是以卵击石了。

随后他也发现了,唐军的大队骑兵在步阵的后方,并且左右两翼的同样也有大队的唐军骑兵,看样子是在防备城中的燕军从两侧突袭夹击本阵。

而当前的唐军步阵,则是组成了一个半圆阵,背后不远就是唐军已经夺取的两城,而斥候回报南岸还有大量的唐军在待命。

东方狄虽然是前军,但刘玄机给他的任务其实是,要他快速出击,趁着唐军立足未稳夺回两城,但眼下的情况着实令他有些意外。

唐军的攻城的速度,和列阵的速度,都超过了燕军的预料。

这让燕军想要打对方个立足未稳的盘算落空了。这就是要等双方的主力对碰了。

不久之后,刘玄机驱兵赶到,望着军容严整的唐军,笑道:“秦王真乃英杰也。”

随后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下令道:“步军出击,击破当面之敌。”

负责统率步军的颍川太守、右领军将军田弘嗣,在收到军令之后,率领精锐的幽州步卒,阵列而行,高举长枪向唐军的步阵前行。

李二凤骑着马,停驻在一处高坡上,看着燕军步卒开始行军,传令给前面负责步军的右领军卫大将军宇文涉,令他叮嘱燕军的强攻。

随后又命翟思训、程知节、单雄信、薛仁美各率五百骑分别被从两翼出发,袭扰燕军步阵侧翼,如果遇到燕军骑军不要正面抗衡,尽力与其周旋即可。

而双方的步军,也终于正面相遇了。

宇文涉所指挥的步军,是以大燕骁果军和陇右、凉州边军之中精选的步卒,算得上是精锐之中的精锐,训练有素,全员披甲,战斗力自然是唐军之中的翘楚。

而幽州军的步卒,比起对面的唐军的关陇健儿,也不遑多让。

常言道,天下精兵长出两陇与辽东。

而这只幽州步军之中大部分都是辽西辽东,上谷渔阳涿郡等边地汉子,本就因为常年抵抗外族袭扰而民风彪悍,在机上北地苦寒的天气,自然也磨炼出了坚毅的品格。

这样的两支精锐步军对冲到一起,自然是如同火星撞地球一般激烈。

在三轮箭矢覆盖之后,随即陷入到短兵相接的近战之中,双方的长枪兵隔着战车相互戳刺,有的士卒则拿着强弩直射。

另一边,唐军和燕军的在两翼的骑兵也开始交锋了。

拓跋天保和拓跋天穆兄弟苏率领万余代北骑兵,对上了常雁衡、王弼、王统等统率的八千骑,斛律荣、斛律明月父子统率的八千胡骑,对上了宇文萧和薛仁美。

左右两侧分别展开了激烈的骑兵对决。

最为勇猛的当属宇文萧,手持一柄大槊突入燕军阵中,劈刺砸砍,连杀十余人,随后被燕军骁将斛律荣汤望见,直接从侧翼快马突袭,一箭射在宇文萧的马后腿上。

胯下战马直接摔倒,还把宇文萧也甩了出去,其身后的扈从立即上前解救,并将他的副马迁来。

宇文萧复又上阵杀敌,却是越战越勇。

而斛律荣上前再度与其交手,两人打马而过,皆挥槊相攻,斛律荣虽然悍勇却不是对手,被打落马下,但其子斛律明月的骁勇却是胜于其父多矣,连发两矢射杀了两个试图去杀斛律荣的唐军骑士,随后弃弓换槊,直接迎上了拨马而回的宇文萧。

两人大槊相交,就都知道对方的气力极大,随后打马相交,在马上连续斗了十几个回合,确是不分胜败,斛律明月眼看亲兵将父亲解救,因此也不在跟宇文萧争斗,而宇文萧也知道战事紧急,没有上头追击。

但整体形式上看,唐军和燕军在左右两侧的交锋却是形成了均势,都没能突破对方的围堵,达成进攻对方步兵侧翼的任务。

而巧合的是,在这个意图失算之后,双方的主将给将领们的命令,都差不多,那就是首要目的是进攻敌军步阵的侧翼,其次是要阻止对方袭击我方的侧翼,还有一点就是不要跟对方打成焦灼之势。

因此双方的骑兵在尝试突袭对方侧翼失败之后,又分别掉转马头回收,不与对方纠缠。

而正面战场上,双方的步军都是前死后继,如墙而进,甚至前排的长枪手都快消耗殆尽,长枪也基本上断裂,都在用副武器开始近战。

大地上血流成河,又结成冰,寒冷的天气却没能让燕军和大唐的将士们熄灭战火,反而越烧越旺。

双方的兵力相当,排兵布阵上几乎是复刻了对方的安排,都没有留什么明显的漏洞给对方钻。

战事极为焦灼,双方在短短不足半日的时间之内,都增加了数千人的伤亡。

这时候,岸边连城内的燕军终于是出城作战了,而李元徽督领两万精锐在后面,那可不是在看戏,就是在防备他们出来捣乱。而随着燕军出城准备两面夹击,除了李元徽率领已经过河的唐军精锐外,还在南岸主持大局的晋王李玄庆也下达了进攻命令,指挥多达五万人的唐军,过河,夺城。

战场上的局势,越发混乱了。

整个过洞水北岸,双方合计十余万人加入了战斗当中,而双方的主帅,秦王和汉王,两个天下有名的骁勇之辈,却都十分沉得住气。

现在双方都在等,等战局陷入转机,两人都想后发制人。

而前线的步军却依旧打得难分难舍,这样的情况下,两人手中握着的己方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可能就是这场战争的胜负手,是定音之锤。

所以两人都在没有轻举妄动,都在等对方沉不住气

刘玄机已经知道,就双方的军力而言,燕军是肯定比不过唐军,因为还有多达十万人要围城。

汾河以西的大陵一带,最少要留下两万人去抵挡对方的偏师,汾河沿岸也得留下最少两万人防止唐军绕后奔袭。

所以也只能以手上这五六万人来对抗唐军的主力。

但这一仗的胜负手,却不在此处。

此时,一支邺城出发,在滏口陉入并州,疾行十余日一路北上的燕军,已经赶到了唐军侧后。

同时,一支从乐平绕过过洞水的唐军,在赵郡王李怀真的统率之下,也运动到了燕军大营的侧后。

双方再度复刻了对手的动作,李元徽听到传令兵过来回报有燕军袭击我方大营的消息之后,眉头紧皱着骂了一句:“***巅峰之战镜像对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5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