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一十三章登台受禅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三月三日,长安,大明宫。

高台之上,作为主礼人的司马修业高声宣读诏书:

“咨尔唐王:夫玄古权舆,悠哉邈矣,其详靡得而闻。爰自书契,降逮三、五,莫不以上圣君四海,止戈定大业。然则帝王者,宰物之通器;君道者,天下之至公。昔在上叶,深鉴兹道汉既嗣德于放勋,魏亦方轨于重华。谅以协谋乎人鬼,而以百姓为心者也。

相国唐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西怨。致九合于诸侯,决百胜于千里。纠率夷夏,大庇氓黎,保乂朕躬,系王是赖。德侔造化,功格苍旻,兆庶归心,历数斯在,屈为人臣,载违天命.”

随着诏书宣读完毕,慕容昌先是被除去衮冕,随后双手捧着托盘奉上印玺。

此时李源头戴衮冕,冕上用金饰,垂白玉珠串十二旒,以组为缨,颜色跟绶带的颜色一样都是黑色。

黄绵所制的小球。悬于冠冕之上,垂两耳旁,以示不欲妄听是非,导以玉簪。

黑衣,浅红色的裳,十二章纹,上衣有八章: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

裙子上绣有四种章纹:藻、粉米、黼、黻。衣服的袖口、衣领都绣以升龙的章纹。

十二章纹中,日、月、星分别绘制在衣服的左、右肩和后衣领下,寓意天子肩挑日月、背负七星。

而龙、山及其之后的章纹,每种一行,一行十二个。

内穿白纱中单,黼领,青色的袖口、衣缘、大襟,并绣以黻纹。韨上锈龙、山、火三章,其它的配饰,如革带、大带、剑、佩、绶,都和大裘冕的一样,舄加金饰。

李源接过慕容昌的印玺,随后递给一旁的内侍,然后坦然受礼。

随后,台下的众人,以李氏三兄弟居于前,文武百官在后,山呼万岁,行叩拜之礼。

李源高台受禅,即皇帝位,终结了前后加起来四十年的大燕王朝,承接天命。

随后第一道诏书:改国号为“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

紧接着,追封天子七庙。追封原配夫人窦氏,为“太穆皇后”。追封嫡长子李孝俨为“昭德太子”。

随后才是封活着的人,封二子李鸣岐,为秦王,司徒,骠骑大将军,假节钺,都督雍凉军事。

封三子李玄庆,为晋王,司空,车骑大将军,假节钺,都督荆益军事。

封四子李元徽,为齐王,太尉,镇军大将军,假节钺,都督徐扬军事。

封长女李云宁,为昭阳公主,同时授其抚军大将军印。

五子李智积为楚王,六子李孝正为魏王.

堂兄李神符为郑王,辅国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

女婿柴荣为谯国公,都督兖州军事,征东大将军。

堂弟李祝为弘农郡王,宗正卿,侄子李孝杰为武陵郡王,李怀真为赵郡王,李玄道为颍川郡王总之,李源的族人们,凡是为他大唐建立出过力的,最少也是个郡王。

此外窦太穆皇后的几个兄弟,李源几个姓独孤的表弟,一码全是国公

亲族之外,宇文涉、裴继、司马修业、裴弘德、慕容阿保等为国公。

李高迁、刘文惠、刘思恭、王长楷、武士镬、翟思训、慕容无忌皆为郡公。

宇文萧、宇文觉、朱德裕,刘元庆,常雁衡,黄君汉,慕容三藏,张共烈等人皆为县公。

其余人等,也都是各有官职封赐。

废帝慕容昌为希国公,居长安。

几个儿子依然拥有开府的权力,并且实力日益壮大。

朝廷上,三个儿子分别担任三高官官,当然,也就是个名义。

分别是,李二为尚书令,李三为中书令,李四为侍中。

以司马修业为尚书左仆射,以裴弘德为尚书右仆射。

以裴继为吏部尚书,温大雅为民部尚书,宇文成业依旧是兵部尚书,这五人都加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作为实际上的宰相。

貌似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但李元徽是无论如何都开心不起来。

因为他是吊毛齐王。

之前他都打算好了,等找机会跟老爹念叨念叨这些事,换个封号。

但这一来二去的,长安宫变,加上这段时间又忙于受禅,李源也忙得很,很少跟几个儿子见面,所以这事就给耽搁了。

现在是木已成舟了

然后就是,在这种庄严肃穆的场合,李老四又走神了。

众人都按照礼官的唱仪起身了,李老四还跪在哪呢,旁边的二哥三哥芬芬提醒,“四郎”“四郎”“起身了四郎”.

喊了半天,李四才反应过来,不紧不慢的起身。

李源这会也走下台来,来到几个儿子跟前然后黑着脸小声问道:“四郎,你怎么回事。”

李四闻言却摇了摇头,“阿耶请恕罪,我只是有些思念母亲和兄长了。”

李源还想训斥两句的想法顿时烟消云散,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叹着气走了。

兄弟三人还有姐姐李云宁四人一同退场,走在长长的宫道中,李二叹道:“其实,我也想念阿娘和兄长了。”

几人闻言,神情都有些落寞。

李云宁却突然想起什么,然后道:“你们三个,我这里有一席话,你们都记仔细了。大哥临终之前说,‘慕容家兄弟相争,以至于天下旁落,我李家不可重蹈覆辙’现在无论是朝中还是坊间,都已经开始议论了,阿耶会立伱们谁做太子,但愿你们别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说罢,李云宁先走一步。

三人各自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之中看出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李二道:“如今天下未定,我兄弟三人一母同胞,血脉相连,正该辅助阿耶,平定天下,届时,谁为太子,我相信阿耶心中自然有数,却不可为一时之念,而行不义之举。”

李四直接开口道:“二哥,长幼有序,大哥不在,其实太子之位合该你来坐,但阿耶却没封你为太子,想必是一时接受不了大哥走了的事实,等阿耶想明白,自然会让你做太子..”

李三也点点头附和道:“论功劳论威望,二哥你自然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何况四郎说得对,长幼有序,太子之位非二哥莫属,现在全天下的人,可都在等着看我们兄弟三人的笑话,想看咱们兄弟三人同室操戈,争的你死我活,然后坐收渔翁之利,下面的人也想挣一份拥立之功,但我兄弟自幼为伴,断不可遂他人之愿.”

李二听了这两个兄弟的话,顿时心下一股暖流,“三郎四郎说得好,若我为太子,我等兄弟三人定要共享富贵!”

李四道:“二哥,别的我都不要,若你当了太子,需许我一事。”

李二好奇道:“什么事?”

“把我这个齐王的‘齐’给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4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