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七十六章鏖兵颍川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江淮军一路势如破竹北上,原本在叶县舞阳一带据守,与荆州军对峙的郑果所部只能后撤。

如果还守在叶县一带,那就很有可能会被东燕军包夹,从而陷入重围。

郑果率所部三万军后撤至颍阳和襄城,娄居士麾下的两万兵马则分别屯兵于颍阴和许昌,娄居士还命儿子娄浚驻守在临颍。准备在颍川治所阳翟之前分兵据守,以保证颍川腹地的安危。

李元徽命老朱率军万余人为前部,进攻临颍一线,与颍阴、颍阳形成对峙。双方在临颍城下进行了数次交锋,老朱无法攻破临颍,只能率军退到颍水南岸的氵隐强。

而常雁衡率领骑兵甚至一度突进到长社和许昌一带,给东燕军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好在娄居士这个老牌鲜卑豪族算是马背上过了大半辈子的骑将,并且其所部骑兵也有万余骑,立即派遣骑兵出击,进行反制。常雁衡见状立即退回到定陵、郾城一带。

娄居士见对方果断后撤,担心有诈,也没有深入追击。

而李元徽在料理好平舆的各种事务之后,率军赶到郾城,也就是后来岳飞击败金兀术郾城大捷的郾城。

并在郾城周边,勘察立营。

为此,不少将领都纷纷建议李元徽尽快挥军北上,因为这里距离洛阳只有几百里了,骑兵两三天的路程。

而眼下许昌、颍阴一带只有娄居士的两万多兵马,郑果的三万人还被荆州军压制无法支援。

击败了娄居士,郑果所部也自然形成不了什么阻碍。

但李青莲和张镇恶却先后提出,娄居士以重兵把守颖阴,短时间内绝难破城。

洛阳朝廷绝不会坐视颍川这个南大门失守,中军精锐一定就在路上了,骑兵随时可能赶到颍川,这时候如果没能攻破颍阴,而东燕军的援兵又到了,己方可就进退两难了。

李青莲还提出要在郾城、召陵、定陵一带建立防线,准备与洛阳方面的中军精锐交战。

“颍川一战,洛阳方面必求速胜,因为豫州战事一旦拖久了,西线关中随时就能出兵崤函道,所以颍川之战,洛阳方面必定会急于求战。而他们越是急于求战,我军就越要深沟高壑,拖住东军主力,决不可贸然与其交战,当固守,以待其锐气耗尽,再行出兵,必能取胜”

李青莲这番话,李元徽是深以为然。

都打到颍川了,洛阳肯定要反扑。

而洛阳方面唯一还剩下的牌,就是段义弘统率的中军精锐,此前一直驻扎在崤函通道的弘农郡之中,威胁关中。

如今洛阳方面一定会调段义弘率军南下颍川,对于西燕在豫州发动的攻势进行反击。

因此,势如破竹的西燕军在摸到颍阴之后,攻势停止了,反而是开始整修占领区的城池的城防,以及在重要位置设置营垒,并且要求在城防之外构筑防御工事。

这一幕就很魔幻了。

因为江淮军是要北伐的,应该是处于攻势的队伍才对,怎么就修起营垒了?

不是应该打造攻城器械?

对此,东燕军主将郑果和娄居士,以及三哥李玄庆在听说江淮军立营起城之后的反应,是截然相反的。

李元徽在赶到郾城,定下接下来的防御性决策之后,就派出信使约三哥见面。

随后带着数百骑军前往定陵。

而李三郎在收到四郎的信件之后,则是安置好昆阳和舞阳的防务,就轻车简从的前往定陵。

赶到定陵城外之时,看到城外开始修建羊马墙,并围绕这汝水的支流澧河修建了沿河的烽燧。

看到这一幕之后,李三郎面带笑意,跟身边的扈从们说道:“我还来还担心四郎年轻气盛,现在看却是多余了,这次颍川之战,我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李元徽亲自出城几十里,都快迎到昆阳了,里的老远看见三哥之后,纵马前去。

“三哥。”

“哈哈哈哈,四郎。”

李玄庆也驱马向前,兄弟两人见面相识大笑。

“哈哈哈哈。”

李玄庆也开始蓄须了,身高已经将近九尺,依旧是形容魁伟,相貌俊朗。

汇合之后,兄弟两人并骑而行,沿着澧河向定陵而去。

“四郎,我本以为你最多,也就是打到项城,与东军对峙几个月,等到秋收就撤回淮南。没想到你这是一路北上,让郑果郑大将军不得不退往襄城,这样一来,咱们这两路佯攻,可就变成主攻了。”

李三郎这一席话,也不知道是夸赞还是埋怨。

李四郎却是知道三哥言语习惯,大笑解释道:“这我也没料到,本来以为项县是个硬骨头,我麾下的总管朱德裕,立了军令状,说要半个月破城,谁知道这半个月真就给他破城了。我不过是抱着试试心思写信给慕容德舆,谁知道他竟然真的降了?他降了之后,娄居士居然连平舆都不肯守了,一路退到颍川,这一路北上,也没用打上几仗,豫州空虚至此,我也是没有料到”

李三郎道:“别说你我,就连洛阳方面,甚至豫州的娄居士和慕容德舆恐怕也没料到,不过这事却总归是好事,但接下的颍川大战,伱得当心了,洛阳方面肯定要调集段义弘的十万中军精锐南下,颍川是洛阳门户,失则洛阳危,咱们阴差阳错的,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李四郎也笑道,“那就劳烦三哥跟我一起赴汤蹈火了。”

李三郎大笑道:“哈哈哈哈,你我兄弟,还谈什么劳烦?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们兄弟联手,即便不能直蹈洛阳,但只要把东燕军主力拖在颍川,就足以决定大事了。”

李三看到河边上修的烽燧,就知道老四的打算了。跟他想的一样。

段义弘所统率的十万中军,是东燕朝廷最后的精锐,是两征高句丽,西逐吐谷浑,北伐突厥的大燕铁骑。

战力比起当年那支入主中原的铁骑,可能也未必逊色多少。

在豫州这种平原地带,如果要跟这样的铁骑来一场野战对决,以目前荆州和扬州两支军团的军力来说,赢得可能性非常小。

所以必须在段义弘到达之前,构筑起防御工事来,跟东燕方面打消耗战,让大燕铁骑的兵锋,没有用武之地。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正面打不过,就得拼运营。

好在李家这兄弟俩个,都不是那种气盛的年轻人,甚至说起来两人都是那种城府比较深的,在应对思路上直接不谋而合。

苟就对了。

做人做事,都得有自知之明。

打到颍川已经是超额完成任务,主动出击击败段义弘和他麾下的十万中军精锐?

这难度对李四来说,估计也就比赵括打赢长平之战的难度稍微小那么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6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