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一十八章无忧矣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李三郎在舆图上圈起了晋阳,这种动作无疑是在表明一个信号。

大唐接下来的战略方向,就是并州。正式在朝会上提起,并公之于众,这个信号也随着最新的朝会上形成了决议。

首先是诏河东道大行台、并州都督、骠骑大将军、赵郡王李怀真回长安,以并州刺史、祁国公王翊节制诸军。

在战略制定之后,诏李怀真回长安很明显不是为了临阵换将,而是要面授机宜。

此外,还向洛阳方面发送了诏书,告知长安的先取并州的决议。

李怀真早接到长安诏书之后,星夜驰还,不到十日就赶回了长安。随后甚至来不及洗漱和更换衣物就被诏进了宫中。

李怀真风尘仆仆,须发也有些凌乱,身上穿的还是行军赶路之后穿的号衣,进入大殿之后,心中颇有些忐忑,因为这是李三郎登基之后,两人第一次见面。

待看到殿中站立的高大身影,如旧日一般深沉,迅速下拜道:“臣都督并州军事李怀真,拜见陛下。”

李三郎则走上前将这位堂兄搀扶起来,“兄长不必多礼,都是自家人。”

李怀真是李家宗室之中战功卓著的大将,与李珩、李肃都是从蜀中起兵就跟着太上皇李源一路打进关中,后来又跟三王一并参加了颍川、洛阳、晋阳等大型战事,数有战功,大唐立国之后获封赵郡王,任右卫大将军,在李三郎入长安之后接手并州,成为坐镇一方的宗室重臣,数次击退进犯的北汉军队,是真正的国之柱石。

李怀真当即道:“礼不可废,臣自奉诏之日起,就一路疾行,不敢耽搁”

李三郎感叹道:“兄长真是国之柱石啊,这一路奔波辛苦了,还没用过饭吧?且先入座,今日只有你我兄弟,咱们边吃边说.”

“多谢陛下。”

左右侍从端了水来让李怀真洗手洗脸,然后才坐到偏殿的桌案旁。

两人都是习武之人,又考虑到李怀真一路颠簸,因此准备的餐食很丰盛。

李怀真是真有些饿了,一边大口朵颐,一边跟李三郎汇报并州的军情。

用过饭之后,两人又从大殿一路聊到了殿外的花园之中。

李怀真对于出兵晋阳的事,自然是全力支持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方略。

“臣以为,北汉既然已经开始聚集粮草,想必是要在并州用兵,首当其冲就是平阳,而平阳城高墙厚,是晋地重镇,臣以为当以重兵守之,以消耗汉军锐气,等到汉军精疲力竭之时,再从河东发大军北上!定能收复晋阳,平定并州”

李三郎闻言沉默了半响,凭借坚城消耗敌军锐气,己方养精蓄锐准备反击,正符合兵法要诀。

也是符合他心意的对策,但对于夺取并州的功绩,他是想揽为己有。

因为李三郎需要功绩,来压制洛阳的齐王霸府,同时还要压制二哥的旧部。

想到这里,李三郎当即道:“既如此,平阳城就交给兄长了。”

闻弦歌而知雅意,李怀真马上明白了,皇帝让他打前站,就是准备自己亲征并州。

当即表示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李怀真原本还是想要自己坐镇河东,等到平阳消耗的差不多了再提兵北上,但皇帝本人有这个想法,自然是不能再说什么的。

他其实也清楚,这么大的战事,交给他的可能性很小。

大唐立国以来,动用超过十万大军以上的主帅,不是皇帝本人亲征,就是皇子领兵。

即便是李怀真是宗室大将,资历也足够深厚,但这种决定国运的大战,不是皇帝本人领兵,就是齐王。

但齐王本就功绩过大,又主政一方,坐镇东都,建天子旌旗,这种情况下还接着让齐王领兵北伐,再立下大功可就更压不住了。

最关键的是,李家兄弟立下的可是金匮之盟,兄终弟及。至于皇帝是否愿意真把皇位传给齐王,那就难说了。

且最重要的是,齐王和皇帝年纪很相近,也就差了两岁。这些不能摆在明面说的东西,往往就会成为某些事情的重要考量。

李怀真在长安待了三日,就迅速北返河东。

同时,关中的军队也开始集结了,准备增兵河东。

河东原本驻扎三十个折冲府,还有四千郡兵,合计三万四千余人。

其中平阳有六千人,玉璧有两千人,其余大都驻扎河东郡的安邑和解良等地。

李怀真回到河东之后,将军阵要务全都交给王翊,随后就带着十個折冲府北上平阳,并开始加固城防,准备守城器械,同时通过汾水转运了足够城中守军食用半年以上的粮草和大量的箭矢和弓弩。

河东本就多强弓硬弩,李怀真和王翊两人在当政期间也是组建了不少工坊,河东的强弩大量发给关中和洛阳的大军使用。这次李怀真守平阳,怎么可能不多带些强弓硬弩?

而在在李怀真北上之后,左骁卫大将军刘宗训和右骁卫大将军窦琮率二十个折冲府的援兵赶到了河东,充实河东防务。

洛阳,李元徽在接到长安诏书之后,也召集郭寿存、独孤颍、李青莲、李药师、赵炯等一众僚属商议,这也代表着之前李元徽和众人准备的平南攻略,要无限期的搁置了。

“陛下今日已经下诏了,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这时候孤自然要跟长安齐心协力,不过我料今年东魏必然要再度兴兵,去年濡须口和东关为贼所破,魏军已经可以直驱合肥了,而我大军全都集结在洛阳一线,因此江淮兵力空虚,孤欲择一大将,率数万精兵入驻江淮,总揽江淮战事药师将军?”

李药师闻言一愣,然后起身拱手道:“末将在。”

李元徽道:“去岁你率偏师先后破沌口、沙羡,如今也算是精习水战,孤欲以你为督,总领淮南诸军事,你意下如何?”

李药师当即道:“大王有命,末将不敢推辞。”

“好,左威卫现在共有二十一个折冲府,其中有五个折冲府都是前燕中军出身,不习水战,此外的十六个折冲府,和天武军、捧日军,以及江州的水陆大军,孤都交由你节制,江淮战事,全都交付给你,军械钱粮随意你调用!你可还有什么条件,可一并说来。”

李药师听了李元徽给他的权限和兵力,当即伏地而拜,“大王对末将有知遇之恩,活命之恩,如今又交托重任,末将怎敢不效死力,鞠躬尽瘁?”

李元徽闻言大笑道:“哈哈哈,孤知道药师用兵的才能,足以超过韩白卫霍,江淮之事全都交给伱,孤便可无忧向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4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