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十五章骁果军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望着夕阳照在河面上,天空尚有大雁南行。

李三就看着仿徨之中的李四,然后一脚把他踹进河里。噗通一声,溅起一片水花。

秋天的水很冷,也让被河水李四清醒多了,没有计较三哥这一脚...当然计较也打不过。

“你还真往这上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阿娘要知道你就为了这点事就自毁容貌,岂能安息?”

李三郎毫不留情的训斥道。给李四说的羞愧不已。

“这不是三哥你出的主意吗...”

“我本与你说笑,你却当真了?”

“我.....”

“你为何不想娶公主?”

李四斟酌了一番才说道:“三哥,依伱看,这大燕,国祚可能日久绵长?”

李三郎闻言笑道:“四郎你果然是藏了拙,目光长远,不过即便是如此,这桩婚事与你也无坏处,即便这大燕不存,前朝宗室也未必就会被牵连,更何况你只是娶一个慕容氏之女罢了,完全不必为此担心...”

李四知道三哥很聪明,也很有城府,但却没想到家中第一个看出大燕国祚要尽的居然是三哥。

而不是老爹和二哥。

或者他们也看得出一些端倪,也在做些准备和积累,却不会如三哥这般确定,也不会跟李元徽讲这些。

但三哥却是没懂李四的顾虑,而李四也感觉自己有些钻牛角尖了。

到了现在这个程度,想要低调,猥琐发育苟到大唐建立已经是行不通了。

即便是不娶公主,皇帝也会对他做些安排,要么到地方任职,要么在中军,想要跟着老爹一去河东苟起来根本行不通。

甚至老爹真的能去并州任都督,那李四肯定是要随驾的,跟质子一個意思。

娶不娶公主都一样。

作为李家四个儿子之中现在名声最大的一个,有些事不是想躲就能躲得开的。

毕竟另一个时空李家起事的时候,高祖的儿子女儿就没几个在身边的,建成和元吉都是从长安跑回去的,还有个老五直接被逮住杀了。

现在看这情况,大哥也是得一直留在洛阳或者长安。

况且,一个穿越者,不去学人家争霸天下也就算了,恐婚恐到这个地步属实是给同行丢脸了。

毁容断腿什么的,不至于,也没必要。又不是现在就面对生死抉择必须得选要脸还是要命。

小心行事,趋吉避凶,警醒一些,应该能躲得过起事之后的杀机。

“我知道了三哥。”

看着李元徽想通了,李玄庆也点了点头,兄弟两个这才骑上马回了家。

到了家之后,李玄庆又跟李元徽说了一句,“你知道本朝入主中原以后,世家大族为了跟慕容皇室联姻做了什么嘛?”

李元徽摇了摇头,不明白三哥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个。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李玄庆又拍了拍他肩膀,“赶紧回去换身衣服,湿漉漉的被染了风寒。”

李家这边扶摇直上的同时,杨巡谋逆大案的审理也基本落下了帷幕

整整牵连了三万人被杀,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枉死,发配徙边的也有六千余,皆抄没家产。

而当时杨巡攻打洛阳时候,曾经开仓放粮,赈济民众。

皇帝闻之,下诏“凡受杨贼米者,皆坑之,以儆效尤...”

成千上万的百姓,仅仅就因为拿了一点杨巡发的米,就被坑杀在洛阳之南。

而李元徽也有了新去处,骁果军。

所谓骁果军,是皇帝二征高句丽之前,曾经招募关中子弟为兵,号“骁果”。

这支都是关中和陇右健儿组成的新军战斗力极为强悍,而皇帝又看上了洛阳在平叛之时临时组建的新军,将起并入骁果。

整个骁果军在合并之后,有五万余人。

设置十营,皆以虎贲郎将统率,不设将军,直属皇帝。李元徽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李元徽以外,另外九个虎贲郎将都是善战之辈。

独孤求玉,鲜卑贵胄,少年即有骁勇之名,随慕容英西征吐谷浑,与无定河之战生擒敌酋三人,斩首三十八级,年方二十一。

杜采,京兆杜氏出身,二十六岁,善马槊骑射,一征高句丽时率数百精锐渡过辽河,一举突破高句丽军的防御,给大军东渡辽河打开通道。

段武臣,鲜卑段氏,令支王段义弘长子,年方二十四,一征高句丽时为校尉,率本部数百人为其父断后,阻挡数千高句丽军不得寸进,最后还平安回转。

韦孝矩,京兆韦氏,韦贵妃兄子,年方二十二,从征吐谷浑,突厥,数有功,治军严整,深得君心。

李沧,陇西李氏,李元徽的堂叔,二十六岁,性骁勇,历任代郡镇戎都尉,防备突厥有功,曾率数十骑深入草原,夺得良马数百匹。

陈棱,雍州扶风人,寒门出身,军中悍将,善用拍刃,平定杨巡之乱之时,只用了半日就率部先登,一举拿下天险虎牢关,也是十个虎贲郎将之中年纪最大的,三十有一。

宇文觉,鲜卑贵胄,二十七岁,从征吐谷浑,有功。

梁平,扬州江都人,二十九岁,车骑大将军梁猛之子,胆略过人,做过慕容英的侍卫。

慕容令,宗室,二十岁,慕容英的堂弟,金城郡王,自幼父母双亡,被皇后养大,骁勇果敢,随征东大将军平冀州民变。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年轻。

而李元徽,跟这些人相比,更年轻,还不满十五岁。

统率兵马五千人,在后世相当于一个旅了。

李源带着李元徽入宫谢恩之时,慕容英对李元徽还是那副样子,不咸不淡的,更上次见驾差不多,倒是对李源很热络。

李元徽也想明白了,老丈人看女婿,不顺眼可太正常了。

从宫里出来,回到家后,李源倒是难得跟儿子说了几句交心的话。

“骁果军不设主将,陛下亲领,但军中大小事务都是有长史薛吉操持,他是河东薛氏出身,陛下心腹,曾经是东宫左庶子,你入骁果军之后,有事可以多请教他...”

“你十二叔与你一样,同为虎贲郎将,可以互相照应...”

“宇文觉之父,曾经与我在关中时候在一郡为官,我是法曹,他是兵曹,有共事之谊,你可与他亲近...”

“陈棱的恩主是卫王慕容定,但他是得陛下信重的,不要以其出身卑微而轻视之。”

“韦孝矩虽然是韦贵妃之侄,但其父韦宏与我有些过节,圣人征吐谷浑之时,我在后军督运粮草,韦宏运粮失期,我并未替其遮掩,如是奏报,其人气量狭小,一直怀恨在心,所以你即便是晋阳公主的未婚夫婿,也要小心韦宏之子,防人之心不可无...”

“圣人已经与我暗示,大概年后就会让要我都督并州诸军事,我不在朝中,有事多于你大哥商量,”

“你入军中,驺得高位,必有不服者,要小心应对,以诚待人,以礼待人,不可以门第取人,若有不能感化之辈,桀骜不驯者,当以雷霆手段惩治,慈不掌兵。”

“你结交刘玄机这步棋走的就很好,其人必有大才,非等闲之辈,我会托人将起调入你麾下,你可以倚重他,以兄视之,其出身寒微,正该以礼相待。”

李源拉着四郎说了小半个时辰,可谓是用心良苦。直到今日,四个嫡子之中最不让他放心的还是这个最小的。

说道最后,李源颇有些感怀道:

“过了年你也就要成婚了,可惜啊,你阿娘没能看到...”

想起发妻,李源的眼角也不禁有些湿润,挥手一扬,“行了,别在这碍眼了,滚吧。”

李元徽点点头,然后告退。心里也不禁为阿耶和阿娘的夫妻情深感动不已,阿娘去世好几年,阿耶始终未曾想过续弦。

其实李源不过四十出头,又高居九卿之一。续弦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想想自己这几年添的几个弟弟妹妹,好像也不用太感动。

果然,男人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9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