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三十四章接着打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跟燕军大营士气高昂,充满着胜利之后得意、喜悦不同,唐军的营地里充斥着沮丧和颓败。

这场大战唐军损失了差不多一半的军力,好在因为战场足够大,人也足够多,抵抗的时间也足够久,柴荣所督右军和段雄所部两万人基本上保持了建制撤退下来,这才让形势没有变成一边倒。

但皇帝的全副仪仗都被对方缴获,皇帝本人不知所踪,只剩下李元徽特意带回来天子旌旗,勉强能聚拢人心。

此外,李源带过来的长安朝臣和勋贵,常山郡公薛永、卫尉卿辛谏、豫章郡王李孝义等死于军中,但大部分人全都被擒获了,如上党郡王李玄镇,宿国公独孤茂,中书舍人慕容评.

将领之中,战死者和被生擒者数不胜数。

而刘宗训、窦琮、李思行、殷峤、屈突盖、裴行严、羊献果、李沧、翟思训等一众将领,几乎失去了自己所统辖的全部队伍,但因为战场经验丰富,人都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夜幕下,虽然大营各处都是灯火通明,但确实仿佛是唐军的至暗时刻。

此前虽然也经历过战败,但却从来没败的这么惨过,这场仗让大唐最强的关中精锐损失大半。

就连李二一手带出来的左右骁卫精锐都几乎死伤殆尽。

中军大帐,李元徽当仁不让的坐在主位上,让各部将领先是汇报自己所剩下的人数,随后又安排他们各自前去收拢自己的队伍,安抚士卒情绪等。

最后大帐之中只剩下寥寥数人,柴荣,段雄,刘宗训,窦琮,李孝正,宇文成业,赵文恪,许世旭。

看着这些李源和李二的心腹,李元徽直接了当的说道:“陛下在大军溃散之前,就已经逃遁了,云骑尉李庆穿了陛下的甲胄,引开了追兵,现在生死不知”

他这句话,算是让这几人彻底放下心来,因为他们最担心的事,就是李源被抓了。

一国皇帝如果战死,那可以被继任者用来激发军队同仇敌忾。

但如果被生擒了,那这个仗就不用打了,你让下面还怎么对敌?屈辱之极。

所以当几人从李元徽口中得知李源提前跑路的消息之后,全都松了一口气。

李元徽看了众人的反应,继续道:“自我与父兄起兵戡乱,一直到到我大唐建立,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惨败,这都是我的过失啊,没有能劝阻陛下一意孤行.”

这句话一说完,下面的人脸色各异,因为这话看着是检讨自己,但很明显是在说李源本人的过失。这让底下人怎么说?

宇文成业和赵文恪,许世旭这几个算是李源的亲信,但现在没法替李源洗白。因为事情摆在这非常明显,李源是很大决策方面过失的。

而窦琮和刘宗训、段雄等人,又是另一番心态,因为他们跟李二走的更近一些,所以对李元徽这些话还是挺认同的,那不就是陛下的事.

至于柴荣和李孝正,一个女婿一个儿子。柴荣这個女婿知道四郎的目的,但他不想掺和他们父子兄弟之间的事,李孝正则是不敢说话,因为他今天是第一个临阵脱逃的。

并且现在军中是李元徽做主,往日有李源在他还敢说句不咸不淡的话,但现在是半句也不多说。

“为今之计还请大王尽快拿个主意,如今正是我数万将士的生死存亡之际”

说话的是赵文恪,目前是卫尉卿,也是李源钦点的元谋功臣之一。这时候只能是用“说正事”的方式把话题揭过。

随后其他几人也作出表示,我们全都听从齐王殿下的指示,您快拿个主意吧。

李元徽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才说道:“如今我军兵败,形势颓败,士卒胆气俱丧,无法再跟燕军作战,粮草也没有几日,可先行退兵至枋头,我现在已经命驻守朝歌的萧释之退往枋头接应我大军过淇水,黎阳、朝歌乃至于整个河内,现在都守不住了但有燕军在一旁虎视眈眈,我军就无法从容退兵,想走,就得先挡住燕军的追击!我亲军万余人,可以抵挡燕军的骑兵,但还需要万余步卒,当道列阵,以阻挡燕军大队!”

众人闻言全都默然,都看得清局势,但却都没有信心。柴荣正要开口之际,队伍保持建制完整的段雄主动请缨道:“大王千乘之尊,身为主帅犹不顾己身安危,为大军阻挡燕军铁骑,我段雄何惜此身?我愿领右卫精兵万余,为全军遮蔽!”

右卫将军段雄所辖的精锐白日差点就攻破了对方的中军步阵,也是目前关中队伍为数不多的精华了。中军有六万人,只有归属他节制的左右卫二十个折冲府成建制的回来了。

而他现在要带着兵留下断后,自然能带着他所统御的右卫十个折冲府。

李元徽见状,也特意把之前归姐夫柴荣右军的左武卫徐乾德所部的五个折冲府也一并调给他节制。

“段将军,你我也是相识日久,就不客套了,掩护全军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请大王放心,段某必定竭尽全力。”

不过这场白沟之战的大败,对唐军也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是李源跑没影了,唐军现在有了一个相对靠谱的主帅掌握了主导权。

另一个则是,损失了过半的军队之后,这就意味着唐军的粮草从原来的只够四五天,变成了能够维持七八日,甚至省着点半量供应,撑小半个月也不是问题。

而这段时间,黄河的水怎么也该消了,只要船能通,粮食就不是问题了。

不过大军向河内方向转移,也还是需要队伍殿后的。

第二日一早,段雄所部万人和徐乾德所部五千人分别按照军令移防善华山之东北和象山之西南当道下寨,依山立营,李元徽则命人烧毁了其余各部营地的木栅,带着军帐和粮草南行。

而燕军也果不其然的全军出动,直扑唐军大营。

待刘玄机行军到了善化山和象山之后,见到段雄和徐乾德背山立营,严整以待。然后笑指着说道:“依山立营,阻拦当道,这一定是李元徽的手笔。”

当下便有一众将领纷纷请战,请求率军击破唐军。

参军凌敬却道:“唐军虽然兵败了,但其右军并没有受损,能被李元徽留下断后的队伍必然是精兵,此时如果全然攻击这些殿后之兵,我军也会死伤惨重,大王现在应该把所有的步军留在这里盯防唐军,而派遣骑兵绕道追击唐军.”

刘玄机从其计,令朱灵石率领步军牵制,自己亲自率领骑兵绕过两山追击唐军。

而唐军这里,李元徽令柴荣带着大军迅速向着枋头方向转进,而后带着自己的亲军,包括齐王府护军六千人,帐下亲军三千六百人,背嵬军铁骑三千人,准备阻击追击的燕军。

刘宗训和窦琮见状,也带着收拢起的左右骁卫仅剩下的三千余人,与李元徽一同断后。

如果有的远,断后这活他真不想干,但没办法。现在他能信任的只有自己,和他手下的万余精兵。

而他的眼下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对燕军的挑衅。

好像是在说,谁怕谁?

来,接着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8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