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七十六章不避风雪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到了约好了射猎的那天,突然下起了大雪。

年仅十四岁的左备身府中郎将柴哲威,早起看见外面的雪都有点打哆嗦,跟母亲平阳公主吃早饭的时候,嘴里还念叨着:“阿娘,这天下了大雪,射猎是不是就不用去了?外公和舅舅们应该也不会出门了吧.”

平阳公主闻言,瞥了他一眼道:“少说废话,快吃你的饭,弓马我都叫人备好了,一会儿跟我出门。”

柴哲威有些气短道:“阿娘,这都下大雪了,还去射猎啊?这马都跑不动啊,大雪也没什么猎物可”

“嗯?还让我再说一遍?”

在柴家,不管是大唐立国前还是立国以后,那当家的都是平阳公主,柴荣忙于军务,两个儿子更是她一手带大的。因此柴哲威对李大娘子也是颇为畏惧,只有四岁的柴令武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看着母亲和兄长,更是不敢出声。

相同的一幕,还发生在宫中的麟德殿,赵王李承安和兄弟河南王李承泽,也都因为天下了大雪,并没有想要出门的意思,但却母亲昭德太子妃郑氏给撵出了宫门,“你们的叔父都是名震天下的英雄人物,作战的时候从来都亲冒矢石,你们两个还准备让长辈来催吗?”

李承泽却小声道:“那不是打仗嘛,这跟打猎有什么关系.”

虽然嘟囔着,但还是不敢忤逆母亲,心里想着不过也就是去一趟,祖父年纪大了,叔父们也是长居高位,这等雪天,还射什么猎。

于是带着准备好的弓矢,在一圈护卫的拥簇下,李承安跟李承泽出了宫,奔着城城南的启夏门去了。

但等到这两人带着护卫出了门之后,当即有些惊愕。

启夏门外,三位王叔和姑姑平阳公主在城门外的亭里站着说话,而他们的队伍整齐的列于城外,各打着旗号仪仗。

两人急忙上前,给几位长辈见礼。毕竟作为晚辈的磨磨蹭蹭,还让长辈先到了等着,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李二今年不过二十有六,跟两个兄弟其实年纪都相差不大,但三人看着都极为沉稳,完全不像是未及而立之人该有的气度。

李四一如既往温和,宽慰两人道:“承泽和承安不必太在意,都是一家人”

李三也道:“你们来的也不算晚,这不,有的人还没来呢”

两人顿时无语了,没来的?这是说皇祖父吗?这三叔.

倒是李二开口道:“我们年少时候,跟你父亲出门行猎,不管什么天气,都是风雨无阻,各带一队人马,就跟打仗一样,按照军法行事,你们连打猎都怕冷,难道日后还能指望你们上战场?”

两人闻言,全都拱手道:“是叔父,谨受教。”

平阳公主则打了个圆场道:“行了二郎,等他们能上战场的时候,天下也该安定了.”

“这個未必.”李四接了一句话。

平阳公主眼神直接瞪过去,李四直接笑了笑,也不再说了。

又过了一会功夫,李源的车驾终于赶来了,还带着楚王李智积,魏王李孝正。

原本约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算上这两人,但李源带上他们两个,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楚王李智积比较低调,跟几个兄长的关系虽然不算是太亲近,但也不算差。至于李孝正李元徽是不知道老头子怎么想的,难不成还要来个一笑泯恩仇?

关键是,也没什么仇啊,更没什么嗯,也就是相互看不顺眼罢了,这绑在一块就能看顺眼了?

怎么可能。

跟几个儿子打过招呼之后,队伍开始发出奔向蓝田,是在蓝田骊山脚下的猎场。距长安也有上百里,自然是不能早出晚归的,因此除了诸王之外,随驾的大臣和护卫的兵马也有不少,禁军包括仪仗和随侍的护卫,多达万人。

随行的宰相裴弘德还被特别赐下殊荣,跟皇帝同乘一撵。

“裴公近来身体如何啊?”李源笑呵呵的问到伸手烤火的刚从外面上车的裴弘德。

“有劳陛下挂心,还算康健。”裴弘德也笑着回道。

“这就好,裴公是大唐的肱骨,朝中诸事多赖裴公。”

“陛下言重了,陛下身为至尊,诸事自可乾纲独断,我等也不过就是略尽绵薄之力,做些庶务罢了。”

“裴公,朕近来颇有些忧虑,正好今日借着出行,想要问计于裴公,还请裴公不吝赐教。”

“陛下有所问,臣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赐教之说,臣是万万不敢当啊.”

李源虽然在言语上非常尊重,但裴弘德的姿态依旧放的很低,言语之中就让李源感到这个人真是很识时务。

李源点了一下头,随后组织了一下语言问到:“裴公,你觉得齐王如何?”

裴弘德闻言有些发愣,齐王如何,难道是想要立齐王为嗣?不应该啊,即便是秦王有疾在身,也该是晋王啊,齐王虽然也是嫡子,但毕竟长幼有序,且齐王目前在长安的几乎没什么根基,朝堂上的大臣也多是支持秦王和晋王的多,甚至齐王本人都曾经表态过支持秦王做太子.

能力和出身都没得挑,但却明显不适合作为太子的人选。

想到这里,裴弘德就明白了,李源这不是要立齐王当太子,而是要削权啊。

“齐王行事稳重,善于谋划,有知人识人之能,又善于聚拢人心,得人死力,臣以为可以委齐王以大任,令其督关东诸州征伐北燕,若其力有不逮,则陛下可亲率大军出河东,亲临晋阳坐镇,命诸王各出太行之陉,以居高临下之势,则河北可定,天下可安。”

李源听着这番谋划,立即赞道:“裴公智略过人,果然周全。”

裴弘德的这个方略,李源是很喜欢的。

说是委齐王以大任,不过是就让齐王带着关东的诸军正面硬钢河北,而李源带着关中军队养精蓄锐即可。

“若其力有不逮.”这话的意思就是让齐王跟北燕拼消耗,最好打的两败俱伤,随后李源带着关中军队就能平掉北燕,扫除这个天下间最大的敌对势力,一统天下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样一来,经过消耗,齐王的在关东诸州的势力也将大幅度削弱,李源也不用再担心齐王拥兵自重的问题。

而这个谋划也算是阳谋,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下诏让齐王出兵,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关中出兵的时机需要把控好。

最好是在齐王军队跟北燕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下场。

而一旦能够成功的坐收这个渔翁之利,李源都不敢想自己的威望会高到一个何种程度。

这个方略,简直就是为他和大唐目前的处境,量身定做的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1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