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八十三章汝当勉励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什么是阳谋?就是把一切都摆在明面上,却依然能够让人不得不去就范。

如推恩令。

如金刀计。

李元徽其实已经算是摸清了李源的想法,却依旧无可奈何。

首先君臣父子,大义名分在手,要不想学二哥,就只能被动的接受。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便是想让他拼命去消耗,也得北面的刘玄机配合才行。

刘玄机会跟他打消耗?李元徽可不这么觉得。

本是想着来长安给他们一点小小的震撼,但长安的老爷们还真是没把他盘菜。

不过这倒无所谓了,但老爷子这招就算是不痛不痒,达不到他消耗的目的,但真到了北伐的时候,他麾下的大军还是得打头阵。

除非除非放弃河阳一线,直接守着黄河。这样一来黄河天险变成大家共有的,河桥就成了运粮的阻碍,大唐就只能从河东、晋阳那侧出兵河北。

但这样很危险,放水有时候一个不好,就容易一泻千里。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这个事是不能干的,也容易为人诟病。

跟几个心腹幕僚谈论了一会儿之后,秦王府来人了,说是秦王明日设宴约晋王、齐王、平阳公主和昭德太子的家眷明日过府一叙。

李元徽自然是应允下来。

第二日,李元徽和府中女眷包括王妃和几位夫人,两个皇孙,一起去了秦王府赴宴。

一群半大孩子在玩投壶,齐王府两個小的基本就是看客。大人们,女眷则聚在一起打牌,足足凑了三桌。

李二则带着两个兄弟走在王府后院,说起了正事。

“此时,并非是伐魏的良机,我以为,大唐用兵之顺序,应该是先北后南,先难而后易,”

“二哥所言极是。”

“那四弟可愿意在朝堂上,助我一臂之力?”

“这”

李二这一番话,让李元徽算是明白了他的打算。

跟李源想的不同,李二谋求的是平灭北燕的军功,而不是削弱他齐王府的势力,但话说到这里,李元徽却没法同意李二的要求。

因为只要李元徽公开支持对北燕用兵,那么好,李源绝对会让他率军北伐,出兵河北。

并且不会另外给他支援,对多是让并州方向佯攻配合一下。

李二想要的是出兵灭北燕,而后凭借这个战功,得到太子之位。但想要出兵北燕,就得有老三和老四的支持,甚至陕东道大行台、都督关东军事的老四的支持至关重要。

看到老四的有些迟疑,李二也没有继续说什么,兄弟三人站在一起,安静的针落可闻。

“二哥,四郎不是不想帮你,阿耶现在可就等着他‘自投罗网’呢”看不过去的李三终于是解开了谜底。

李二闻言先是眉头一皱,随后又是一展,他很快就想明白老三这番话的意思。

李四也叹气道:“二哥,你我兄弟我也不必藏着掖着,大唐有如今的局面,你居功至伟,三哥和我,都服你可左右武卫都是跟随我多年的将士,阿耶现在却不放心我,想要让我跟刘玄机拼个两败俱伤,我又如何忍心?”

李二闻言,顿时也有些难言,因为李四直接把事情明牌了。

这已经明着告诉他,这事我不是不帮你,而是帮了你我自己得掉坑。虽然李二也觉得李四有可能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但他却不能说半个不字。

因为李四是在李源面前,公开表示自己支持你这个二哥当太子的。

人家都支持你坐天下了,伱还要咋样?

老三和老四,这都是有能力有资格跟他竞争的嫡亲兄弟。现在支持你,你还要拿人当炮灰,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了吧?

李二颇有些自嘲道:“想不到如今天下还未混一,却父子不像父子,君臣不像君臣,呵呵呵,何至于此啊?”

李三和李四闻言也是有些意兴阑珊,半晌之后李三道:“阿耶行事老辣,定是要逼着四郎你去跟刘玄机拼个你死我活的,随后自率大军以逸待劳。你不妨先应下来,反正回了洛阳,如何行事,是你说了算,朝中这边,自然有我跟二哥替你分辨,总之,先磨着再说除非阿耶想要亲征,不然长安这边你就不用理会。”

李四闻言点点头,“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可二哥这里”

李三道:“你还没看清楚?二哥就算是灭了北燕,阿耶也未必肯兑现晋阳的承诺,依我看,还不如直接发动群臣举荐了。”

李四闻言道:“万万不可,真要是群臣举荐,阿耶还不得认为我等是逼宫?阿耶本来就忌惮二哥得人心,我看不如这样,就等过年祭祖的时候,让几个宗室的叔父挑头,旁敲侧击一下,就说‘太子之位空悬,人心不稳’,阿耶会想明白的”

李二和李三闻言,也点了点头,因为这个法子相对温和的多!

李源的年岁不小了,一般来说皇帝有了嫡子之后就应该立即册立太子。不过大唐初立,李源出于一些想法,拖一拖,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这储君之位空悬,影响其实还是很大的,如果是几个族中兄弟旁敲侧击几句,这说不定李源还真得考虑考虑这一层面。

因为李家不是一个小家族,那是世家。

你当了皇帝之后,迟迟不立太子,难道是准备在族中挑选优秀子弟继承吗?

毕竟李源这房,其实也不是长房。已故郑王李神符那是长房,并且生前还是族长。

而李神符的儿子赵郡王李怀真是宗室之中,功绩名望仅次于三大王的,甚至还有些言语说李源去了蜀中,是仰仗了李神符在蜀中的威望,才能得到蜀人的支持,出秦岭,入关中的。

而关于这一点,李源其实也是认得的,所以族中兄弟里,只有李神符这个堂兄被封为了亲王,其他人则全都是郡王。

但这话要是总让人拿出来说,就有点烦了。所以李四郎这完全是准备从另一个角度入手,迫使李源考虑立太子的事。

毕竟有些事,你真就不能给人希望,一点余地都不能留,不然会出乱子的。

兄弟三人定下计策之后,心情也好了不少。来到前厅饮酒作乐。

而李源听说儿子女儿们又聚集到一块宴饮了,于是又带着宫廷画师来拜驾秦王府了,跟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宴席一直持续到很晚才结束,平阳公主带着三个兄弟亲自送李源上了车架,恭送其回宫。

不过起架之前,李元徽被李源叫到跟前,耳语了几句。

李元徽闻言直接愣住了,李源却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上了车架离去。

“你二哥腿上有疾,你要多努力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2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