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九十三章以战养战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大唐精锐尽出,将星云集。北汉方面也不遑多让。

这几年间北汉虽然年年动兵,但因为有河北富庶之地支撑,国力也是呈上升趋势。

开国的时候有十二府军,如今增设为十六府。另有羽林、虎贲等禁军数万众。

汉皇刘玄机亲率大军驻屯黎阳,以辅国大将军东方狄、车骑大将军韦孝矩为首。

十六个开府大将军倒了十三个,朱超石、蒯恩、傅弘之、斛律明月、拓跋天穆、拓跋乾、高季思、崔仲明、薛孤延、刘芝、张世武、卢彦征,薛安都。

将军中郎将者,更有数十人,也是勇猛善战之辈。北汉同样是精锐尽出,战将云集。

而这次用兵,原本众将以为的行军总管是东方狄,但刘玄机却意外的让韦孝矩主持全军事务。

韦孝矩也不负重托,将近二十万兵马的大军被他安排的井井有条,内外有序。

因此刘玄机多次在众将面前表达了自己对韦孝矩的支持。

并且出言道:“诸将皆有勇力,战场争先,锐不可当,自领一军也能使行阵和睦,独当一面不在话下。然我曾听闻高皇帝与淮阴侯论兵事,以高皇帝之能不过领兵十万。而韩淮阴领兵多多益善,今以我之能,领兵之能不会超过高皇帝,而诸将能胜我者惟有韦车骑、苏征南”

韦车骑,指的自然是车骑大将军韦孝矩,苏征南则是说镇守河内的征南大将军苏定边。

刘玄机认为只有这两人在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才能上是超过他的。

不得不说就识人这一方面,刘玄机的眼光也是准的可怕的。

“韦公治军有方,不愧是昔日骁果十郎将”

刘玄机穿一身旧衣袍,头上打着伞盖,站在黎阳城头。身后拥簇着东方狄、韦孝矩、凌敬、李元忠等一众宰相和大将军。

“父皇,何为骁果军十郎将?”

发问的是距离刘玄机右手边最近的位置的,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太子刘承佑。

刘玄机闻言笑了笑,然后道:“骁果军为昔日前燕昭武帝招募关中健儿为军,赐号为骁果。因为其军为昭武帝亲领,所以不设将军、都督,以长史薛吉为首,另置十郎将统兵,皆为当时年轻才俊,你爹我只是其中的一个校尉,哈哈哈,这还是因为跟你李家阿舅一起截获了贼首杨巡,才被昭武帝亲自拣拔,选入骁果军.当时韦公跟你李家阿舅一样,都是骁果军郎将,为当时名重一时的青年才俊”

刘玄机说起旧事,丝毫没有隐晦自己的职位曾经在韦孝矩之下的事实,众人听着刘玄机的话也似有怀念之意。

李家阿舅指的自然是李元徽,刘玄机在儿子面前从来都是如此称呼他。并且不准几個儿子言语对其不敬。

韦孝矩这边听完了之后却是当即表示道:“陛下乃天命之人,昔日臣虽然忝为郎将,却也只是依靠家世的纨绔而已,陛下虽然起于寒微,但勇烈之名四海皆传。”

“韦公不必自谦,昔日骁果军十郎将,真是才俊辈出,其中最年长不过而立,如李元徽,如李沧,如宇文招,如韦公,都是大将之才,唯有段武臣最为可惜,与其父令支王段辅国俱死洛阳宫中,慕容鞅真可谓自毁长城矣.”

刘玄还感叹一番,不知道是真为了段家父子可惜,还是为了踩一脚慕容鞅。

但韦孝矩却听出了些意味来,因为跟段氏父子同日赴死的,还有娄居士,也就是他妻子娄氏的祖父。

但动手杀人的却是他表弟。

这让他对这件事一直讳莫如深,但今日刘玄机又提起,并且说慕容鞅自毁长城,很明显就是说给他听的。

不外乎是告诉他,我刘某人不是慕容鞅,不会随便猜忌大将。作出自毁长城的事。

至于前面提到的韩淮阴,算是敲打。

以汉为国号的几个姓刘的开国皇帝,高皇帝刘邦虽然杀异姓王,但对功臣还不错。

光武帝刘秀的功臣,号称云台二十八将更是大多数都得到了善终。

至于昭烈帝刘备,那更是待人宽厚,甚至为了大将关羽报仇而断送蜀汉政权的本就虚无缥缈的未来。

因此姓刘的皇帝,其实招牌还真不错。

说过了往事之后,刘玄机又道:“如今唐军可有什么动向?”

左仆射李元忠道:“李元徽已经会诸将于荥阳,留右武卫将军张坚留守洛阳,大军悉数出虎牢集结,似乎是打算与我军战于兖州。”

刘玄机又问道:“韦公以为如何?”

韦孝矩思虑片刻,然后拱手道:“臣以为,以李元徽往日用兵之法,唐军定然在冰封以前沿大河据守,而等到大河结冰之后,必然会放弃沿河防线,转而退往荥阳虎牢一带,坚壁清野,深沟高壑不出,等我大军自退。”

刘玄机闻言点了点头,“韦将军所言,朕深以为然,李四用兵素来谨慎,不喜弄险,然而既知其大略,将军可有法破之?”

韦孝矩应答道:“臣思虑已久,以为陛下当率大军渡河,前往荥阳与唐军主力对峙,另外分兵略定青州、兖州,此外可增兵河内,以苏征南率军攻洛阳,使其四面楚歌,首尾难以呼应。然此方略,必须要兵贵神速,三月之内若不能破敌,则必须要北返河北,因为一旦开化,则我水师不如唐军,恐有被其隔绝大河之南的危机”

众人听了韦孝矩的用兵方略之后,全都陷入了思虑当中。

东方狄最先提出疑问道:“韦车骑,三月之内想要速胜李齐王,恐怕不易吧?”

韦孝矩道:“东方公所言极是,但即便是我大军全部压向虎牢、荥阳一线,难道就能立胜唐军吗?如今兖州和青州精锐尽出,只剩下民壮用以守城,若不能趁此时收取二州,等到大唐灭了西魏,届时国力大增,届时又当如何是好呢?”

李元忠道:“韦车骑,若唐军坚壁清野,我军四下出击粮食该如何转运?”

韦孝矩道:“唯有以战养战。唐军一定会将人丁和粮食都迁入城中,每破一城,必然会得到大量的粮食。再将民户迁往河北,充实地方.”

李元忠闻言默然,叹息了一声坐下了。

韦孝矩的用兵方略,是有效的,兖州和青州这几年恢复的可都不错,百姓不会缺粮,掠之于民,再迁之往河北,必然是能够削弱大唐国力,但一旦动起劫掠,汉军在中原的名声可就毁之一旦。

但这个时候谈什么名声好像又有些虚无缥缈了,因此李元忠也无法反驳出什么来。

最后几乎所有人都看向了刘玄机,这个最后做决定的至尊。

刘玄机扫视了众人,随后大笑。

“将韦车骑之策送于李四,还怕他不主动出击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4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