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三十章水搅浑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老朱所领,有左右武卫,合计四十个折冲府,侍卫亲军十二个折冲府,左右威卫合计十个折冲府。

合计兵马虽然只有六万余,但却是洛阳霸府最为核心的淮南精锐。

洛阳附近的机动兵力只有留守的天策诸军两万余,驻守白马的慕容三藏有十个折冲府,驻守河内的黄君汉十個折冲府,青州、兖州则全部要依靠郡兵和团练防御。

并且在河内守军空虚之后,洛阳城李元徽只留下六千护军,天策诸军全都驻扎在邙山,随时准备过河桥去河内支援。

李三郎的诏书送达洛阳之后,李元徽看着诏书也是大笑,“这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

你整个十几岁小孩当元帅,他能拿过去什么东西?

一个空名头?

李元徽很快就又联想到一个事情,晋王和征南主帅,宰相为长史,这个配置有点熟悉啊。

这是打算强行给自己儿子造势啊。

而更为直白的,李三郎还准备巡幸洛阳。

“三哥这是准备拖住我,为了不让我去江淮总揽战事,好让这大侄子能占这主帅名头,还真是用心良苦啊。”

长春堂后殿,李四郎跟王妃慕容氏说着话。

慕容佳音平常是不怎么打听朝堂事情的,但她作为前朝公主,实际上影响力很大,并且聪慧过人,听了这些之后也很快就意识到了长安的目的。

“陛下该是想立晋王为太子吧?”

李元徽坐在榻上,随手把书折放在桌案上,然后道:“我三哥雄毅寡言,城府极深,他做这些事,不光是为了扶他儿子,派了司马修业和杨邃作为长史和参军,还有荆州大军,这是还想要跟我分一下江东的地盘,他能眼看着江东全都落在我手里?”

慕容佳音有些担心道:“那陛下这边该如何应付?你应该早就把江东当做囊中之物了吧?”

李元徽闻言笑道:“何必应付?一个杨邃一个司马修业,两人都是智谋之士,但都是文官出身,司马修业虽然做过荆州刺史,但那也是前朝了,那仗打的还没眼看他们两加上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这事要去抢江东?看着吧,这两个智谋之士一定是抱着摘桃子的想法,在荆州磨蹭个几个月,然后才会慢悠悠的赶往江东战场,等他们到了,说不定仗已经打完了。”

慕容佳音疑虑道:“四郎就这么信任朱李等人?”

李元徽先是点了点头,然后正色道:“朱德裕虽出身寒微,但却是当世豪杰,其驯服恶人之能,就好像马夫御马一样,以他统御诸将,就不用担心因为各部争功而耽误大事,而李药师用兵的才能,超过卫青和霍去病,可以与韩信白起相提并论,徐乾德、常雁衡、张镇恶、陈瑱等人,都是大将之才,独领一军不在话下,有这些人在,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可若是朱德裕等人有异心呢?”

慕容佳音这句话,对李元徽来说算是灵魂发问了,直接问到了李元徽最为担心的地方。

他担心过老朱的能力吗?从来没有。

慕容佳音看的出来,李元徽在她发问之后一瞬间瞳孔一缩,紧张了一下,不过随后又恢复了平常。

慕容佳音继续道:“我虽然久居深宫,但也听说朱德裕这个人气度非凡,是当世难得的英雄,颇有人望,善于笼络人心,军中士卒都愿意为他效死这样的人四郎还是要做些提防吧?”

李元徽突然很轻松的笑道:“伽罗以为我不知道老朱这个人有不凡之处吗?”

慕容佳音闻言先是一愣,随后摇摇头,李元徽的知人善任是天下闻名的,手下多少大将都是受了他知遇之恩而能得到高位的.

想到这里,慕容佳音这才明白李元徽的意思。

大军之中朱德裕虽然是主帅,但他的直属兵马不过是一万余人,其余各部都是平日里与其平起平坐的张坚、萧释之、刘伏威等,甚至李药师、吕钦等人的官爵名位还超过他。

这种情况下,就算朱德裕有才干,有人望,能够驱使诸军攻灭江东,但要是有什么别的心思,首先张坚张镇恶这些外戚,萧释之、李药师这些高门子弟,李青莲、于仲亨这些铁杆,都不可能跟随他搞事情。

从军队各级将领的构成上,其实就已经断绝了老朱搞事的可能性。

但忌惮也是真的忌惮。毕竟这家伙段位太高了.

不过李元徽却不会干自毁长城的事,曹操尚且因为天下未附,而不杀刘备。他李元徽还能没这点度量?

二哥故去之后,李元徽实际上已经感觉天下除了刘玄机没有对手了。

跟李三,不算对手,两人估计为了帝位传承还有的拉扯。

只有威胁很大的老朱和赵大,看紧点,不能让他们失控就是了。

两人都是很识时务的俊杰,其实很明白顺势而为的道理,不然也不可能成就大业。

只要李家没落到主少国疑的地步,就不用担心外人能抢走天下。

“对了,承平最近学业如何?”李元徽突然这一问,倒是让慕容佳音觉得乏善可陈。

“.倒是还勤勉.”

李元徽闻言笑了笑,勤勉就行啊,态度端正就挺好。他自己本身就不是什么特么聪明的人,最少在他自己看来是如此。

“承平是长子,天资倒是其次,主要是性情,我忙于军政,这些你那全都靠你管教,甚是幸苦”

慕容佳音笑了笑,没接这个话。

长子承平的天分的确是稍差了些,当然这个差,主要是有个文武兼备的二弟衬托的。

老二李承道算是最得李元徽喜欢的儿子了,天资聪颖,并且好学。

当然喜欢归喜欢,对这些儿子的各种待遇上,李元徽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

平等的疏忽每个儿子的教育毕竟你让他亲自教儿子读书习武这事也难为他了。

水平在这呢。读书也就是略通经史,还能有李青莲、独孤颍、郭风和这些饱读诗书的人专业?

至于习武,那不是有一票护军总管?都是堪称万人敌的大手子,不比他教得好?

所以在教育上,他也就是过问一下学业,跟康熙教胤礽似的一天好几个时辰那不累死人?

基本上齐王府这些子嗣,所有的课程都是慕容佳音再管。

这里就要说慕容佳音的厉害之处了,就算是李承道这个明显对于长子地位有威胁的次子,她也能一视同仁。

侧妃张嫣见了她从来都是执礼甚恭,从来没有半点挑战正室地位的苗头。

这也让齐王家的后院格外安宁。

“对了,四郎,我这里却有个主意,陛下既然让皇子亲王挂帅,不外乎就是要抢个名头,思宗诸子和太宗的两个嫡子都在洛阳,不如?”

“妙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22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