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九章入手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陇右。

经过几日的疾行,李三郎终于率领前部赶到了街亭。

宇文涉见到明显是蜀中蛮族装扮的板楯蛮兵和李三郎的三千飞军,立马清楚的知晓,益州援军赶到了,登时就有些泄气了。

慕容阿保则是松了口气。援军再不来,能不能坚持住他是真没底啊。

十余日的奋战,双方死伤合计有两万余。

其中作为防守方东燕军就有超过四千的死伤。这种伤亡比例,军队实际上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了。

好在援军赶到。

宇文涉当即就决定,不能这么打下去了。现在一定要等凉州军的结果了。

三日后,一封军报被东燕军射入西燕军阵前。

前面的士卒捡回了很快送到了中军大帐,听着手下的幕僚读完军报内容,整个中军大帐就跟烧开锅了一样,要知道这时候已经临近十一月了,天气开始转冷了。

这份军报是陇右郡发给街亭方面的,内容很简单,鹰扬郎将李鸣岐,率三千骑军趁着两万凉州军立足未稳发动突袭,大获全胜,随后更是一路追击,斩首两千余,俘虏万余人。

宇文涉脸色阴沉的很,大帐里面的一众将领全都大骂凉州军和萧卷废物。

两万人被三千人击溃了,光是俘虏就一万多。

有这种友军任谁不绝望?

敌方援军到达,加己方友军大败,气势上完完全全的此消彼长。

宇文涉最后无可奈何之下,决定退兵。

“大将军,此时退兵,不光是陇右,河西也将脱离朝廷控制了。凉州经此一役,精锐尽丧,李源和慕容阿保只需要乘势进兵,凉州一定会易手。”

等一众将领都走了之后,中都护拓跋余吉却留在了大帐,似乎是在提醒宇文涉这个决定关系到整个西北战场的局势。

宇文涉反问道:“那拓跋将军觉得,此时该如何是好呢?”

拓跋余吉道:“或可以尝试走萧关道,突袭凉州。”

宇文涉摇了摇头:“突厥人此时从河北败退,洛阳方面重新控制了幽冀二州,又招降了瓦岗,令其坐镇青州,拓跋将军觉得,东军下一步,会瞄向何方?”

拓跋余吉闻言眉头一皱,然后道:“将军的意思是?”

宇文涉道:“李源已经进了陇右,若不退兵,恐怕有倾覆之危,偌大一个关中,可只有数万兵马。”

拓跋余吉道:“可是大将军,此时退兵,陇右和凉州都不为我所有,李源可居高临下窥视关中,到时候在想夺取陇右和凉州,都将事倍功半。”

宇文涉道:“两害相权,取其轻,陇右和凉州虽然重要,但关中才是根本,况且别忘了我们还有塞外的盟友啊。”

拓跋余吉立即就明白宇文涉的意思,从关中进兵陇右并不容易,是在仰攻。

这次退兵放弃也就等于是放弃了战略主动权,等到李源坐稳陇右和凉州,想要夺回必定是难上加难。

但他们完全可以请盟友突厥人出兵,让河西和陇右不得安宁。毕竟从塞外出兵可以关中要方便的多。

宇文涉还没等李源率军赶来,就当机立断的撤兵了。

而此时的凉州,李二率军渡过黄河之后,先后将金城和西平两郡兵不血刃的收入囊中,随后会同此前流窜如凉州的羌胡从骑,并招降了薛仁美部。

得精兵三万余,直驱武威城下。

刚刚赶回来的萧卷顿时大惊,站在城头看着城外的大军顿时有些慌乱。

“这王僧第、穆长陵等人,我往日与他们也不薄,为何这么快就倒戈相向?何故如此啊?”

萧卷主要是有些接受不了这种心里落差。他与手下的太守和将领们共事多年,自诩有些人望,他不是不能接受这些被俘之后投降。

毕竟为了这种内战而死,完全体现不出任何气节来。而且长安那位武兴皇帝本就是起兵造反的。

暂时归顺一方面是高官厚禄,一方面是形势所逼。

不过你投降对面也就算了,这么快就拿起刀枪冲着昔日的老上司,这多少有些不念旧情吧?

因此,萧卷是一脸的无奈和落拓,甚至有点悲痛之感。

倒是他儿子萧克夷琢磨出一些不对来。“父亲稍安勿躁,李二郎虽然驱降卒围城,但却没有攻城的想法,其麾下士卒并没有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的动作。”

萧卷闻言随着儿子所指向的敌营方向看去,突然对面营中涌出一队骑兵,疾驰到城下之后,一名骑士在守军弓箭射程范围之外,引强弓发一矢,正落在望楼上。

见得手之后这队骑兵迅速离去。

有士卒取下箭矢上的书信,送到萧卷和萧克夷这里。

萧克夷展开信件,与萧卷一起看过。

萧卷很意外,因为这是一分家书,来自蜀中的长子萧克章。

这下父子二人才知晓,原来家里人都到了益州了.

看完之后,萧克夷直接道:“父亲,开门献城吧。”

这下他也明白了,为什么王僧第和穆长陵等人会这么痛快,降了之后立即倒戈相向。

不远处,李二和一众将领站在一堆封土台上眺望着武威城。

“穆府君,以你所见,萧公可会献城来降?”

穆长陵道:“萧公虽然有些执拗,但萧三郎君却是明白人,审时度势,多谋善断,将军得凉州,未若得萧克夷也。”

李二郎闻言,眉毛一挑,“果真如穆府君,我等亲自相邀,共谋国事。”

话音未落,武威城门开了。

城中人马相继涌出,随后列队在城外,将手中兵刃放置于地。

李二郎见状,嘴角浮现其一丝笑意,凉州定矣。

穆长陵、王僧第、薛仁美、侯浚、达奚长孺、窦准等人皆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代表他们不用跟老上司兵戎相见了。

随后李二郎只带了心腹武士数十人,和一众降将来到武威城门处。

萧克夷捧着都督凉州军事的印信代替其父,并将此前被他们囚禁的凉州刺史张珪请了出来。

李二郎纵马至城门处,翻身而下,龙骧虎步的走上前来。

萧克夷看着如此年轻的李二郎,也是有些小惊骇,随后拱身送上印信。

“李将军,凉州全境反正,还请将军发落。”

李二郎一把扶起萧克夷道:“萧郎君不必多礼,发落称不上,萧公既然愿意反正,那就是天下之幸事,这凉州军务,还得多多仰仗萧公和您啊。”

随后又冲着凉州刺史张珪躬身行礼,“晚辈李鸣岐,拜见叔父。”

张珪闻言笑着点了点头,“若不是二郎用兵神速,我也不能重见天日,多谢你们父子了。”

“叔父这是哪里话,此职分也。”

凉州刺史张珪跟李源是好友,所以他是认识李二的。

两人寒暄一番之后,这才一起入城。

张珪之所以被囚禁,是因为他反对投降西燕的慕容盏。但众人因为长安被攻下,担心家眷所以就把他囚禁起来,但因为张珪本就为人正直,且与众人又有共事之谊,所以根本就没有想过杀他。

却没想到不过几个月的功夫,就证明张珪选择的正确性了。

而萧克夷随李二入城的时候,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明言凉州军将领们的家眷已经入蜀之事,而是在战后才说?

李二闻言,笑了笑,反问道:“若我以家眷胁迫,尔等就一定会降吗?”

萧克夷闻言,直接躬身一稽。

肃容道:“将军才气,萧某知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525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