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九十九章两月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杨侃见到唐军追上来,并且咬的非常紧,无奈治下只能反身跟对方作战。

常雁衡和王弼两人则率骑军径直突入了燕军的阵中,左冲右突,试图把对方的阵容搅乱。

杨侃尚不知唐军还有后手,于是命令骑队包围常雁衡和王弼的数百骑,想着先把这小股骑军吃掉也来得及。

结果就是,打起来才发现,这小股骑兵实在是强悍,连续奔袭之后仍然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

尤其是带头的两个骑将,一个手持大枪,另一个手持双刀,都是骁勇无比的猛将,杀的血流成河。

而就在这大战关键之际,李药师率领三千骑军也终于赶到了战场。

这一场大战的结果也就很明显了。杨侃见到唐军大队骑军赶到之后,当即就选择了逃。

并且没逃往临淄,而是向着黄河边上的乐安方向逃去。

这一仗,杨侃只带着麾下的数百精锐逃出了生天,余部被围歼,降者千余人,缴获战马数百。

杨侃的落荒而走也意味着,青州的归属已经确定了。

李药师在高苑之战后,将骑兵又都给了常雁衡,而常雁衡也带着三千骑兵压着俘虏一路赶到临淄。

临淄是齐地的核心,留守的临淄的是杨氏族人,见到唐军压着俘虏过来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了。

当即选择了献城投降,毕竟他也知道了杨邃和杨伯俊等人在大唐混的不错,自己过去了好歹也有自家人可以依靠。

而在接下里的一个月内,唐军分成几個部分,李药师常雁衡一路,慕容三藏黄君汉一路,还有从琅琊出兵的刘元庆和陈瑱一路,总共兵分三路,横扫青州全境,几乎是就是秋风扫落叶。

而北面的北燕,在这段时间,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去支援青州战场。

李元徽和柴荣就率兵驻扎在黎阳和白马,都是是黄河下游重要的渡口,可以随时坐船支援黄河下游沿线的各个战场。不管是你邺城还是清河、平原,都得老老实实的窝在城里守城。

出兵?求之不得。

冀州留守燕军都不敢动弹。所以这个机会对于唐军来说相当的难得,可以没有任何顾虑的去进攻青州而不用担心对方来援。

王熊也严令各部不得出城。因为他知道,守城他可以游刃有余,但出征作战,大概率不是李元徽这个后辈的对手。

别看李元徽自诩善守不善攻,但谁见过守着守着地盘越来越大的?

这些地盘都是花钱买的?

李二和刘玄机都不敢说自己对阵李四就能稳赢。

到了六月底,杨侃带着最后的兵马渡河北上,放弃了乐安郡治所临济,北上投奔刘玄机。而几乎是同时慕容三藏则率军收取了青州最东面的东莱郡。

从五月初发兵,到攻陷青州全境,不过两月的时间。这种进兵的速度,几乎是可以称之为,神速了。

自此黄河以南,全都落入了大唐手中。

七月初,李元徽带着数千护军赶到青州,李药师的为首的诸将在历城迎接。

“臣等拜见齐王殿下。”

李元徽亲自把李药师搀扶起来,而后拍着他的肩膀,“两月的时间拿下下青州,这都是你的功劳啊。即便是古人名将,也无法在用兵上超过你啊。”

“不过,你虽然有韩信白起的本事,但你却是我大唐的王翦啊。”

“臣谢殿下。”

虽然你有韩信白起的才能,但是我想让你做王翦!

韩信白起这俩人用兵那是非常之强,但这俩人下场可不好啊。

反观王翦,那是功成名就,还能平稳落地,安享晚年。

为人臣者,谁不喜欢这样啊?

所以李元徽说出这话,自然是让李药师很感动。因为你真要拿韩信白起比较,这不意味着以后可能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而王翦深谙明哲保身之道,这一点上可是许许多多的名将都无法比拟的。

所以用这个来形容李药师,他自然很容易就明白了李元徽的意思。

随后,李元徽当着众人的面,任命李药师为权青州刺史。

权的意思是,差不多是代理。至于为什么是权,那是因为这个毕竟还是得长安方面盖章同意。

但作为主将,青州都给拿下来了,这要是连个刺史都不给,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了。

李元徽早就在出发之前,就上表请求朝廷同意这个任命,他觉得,李源应该会给这个面子。

李源也的确没有理由拒绝李元徽的这个请求,这是他在武德四年已经过去一半的时间内,收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李元徽为此还专门搞了个露布飞捷,让全长安的人都知道了,两个月时间内,青州全境都纳入我大唐了?这多少有点振奋人心了。

而李源看着战报,忍不住心里嘀咕着青州竟然还真给他拿下来了?

李源之前在朝堂上逼着李元徽去打青州,他可是不情不愿的点头的,但这一打起来,齐王麾下的战斗力未免太强了吧?

那伱当初还摆出一副不情不愿的架势来.

不过李源在稍作复盘之后,也很快就明白了这场大捷的关键所在。

李元徽派遣李药师和常雁衡所率领的三万兵马,慕容三藏和黄君汉两人手中也有右威卫精兵万余人,南线的徐州方向,刘元庆和陈瑱率领的左威卫兵马两万余,合计六万余人。

这已经是对北燕青州杨侃所部兵力上,形成了碾压的局面。

并且燕军还没有援军。

原本李源想让李元徽打青州就是为了消耗,因为刘玄机绝不会坐视大唐攻打青州。

但偏偏刘玄机现在主力都去了并州,现在正跟唐军在平阳耗着呢。

想通这点之后,李源也不得不感慨,这个四郎每次出兵的运气,真的是好的离谱。

还有李药师,这用兵的才能也是当世少有

现在齐王府控制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陕县,东至大海的庞大领土,大半个大唐都在其治下。

这让李源都有些感慨,这小子已经壮大到这个程度了?这小子才二十五啊

一边感慨,一边在齐王的奏表上写了朱批“准”字。

虽然被青州全境尽成唐土的消息振奋了一下,但一看到地图上并州位置上,李源就有些愁眉不展。

平阳数千人的守军,已经坚守了两个月了,三郎却始终还在路上,没有赶到平阳。甚至他下诏书去询问李三郎都以各种借口搪塞过去了。

他到底在等什么?

如果李三郎在他面前,只会告诉他,我在造一座城。

你刘玄机想要在这筑城?巧了,我家老四也这么想的。

早在六月中,其实李玄机就已经出兵了,率军两万沿着汾水北上,但他却没有立即前往平阳,而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汾河水畔的一处台地筑起一座城。

这座城名为“玉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0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