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七章莫效前人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进了腊月,天气愈发寒冷。

连着几日风雪天让洛阳内外都肃杀几分。

齐王病重,已经不能起身了。

蜀王慕容昌听说这位王叔病重,整日留在齐王宅内侍疾,慕容据撵都撵不走。

他当太子的时候,慕容英很少留在洛阳,而齐王慕容据几乎都是作为留守,辅弼太子的。

但是齐王几乎什么政事,都不参与,但却唯独关心太子的学业和起居,因此叔侄二人情分深厚。

只有杨巡之乱后,慕容据才开始随驾,却没想到还不到四十的年纪,就已经身染重疾,时日无多。

慕容佳音也带着李元徽前往探视,看见慕容昌和慕容据的几个儿子全都在外间侍疾,点头示意算是打过招呼。

而后进了内室,刚给慕容据喂过药的王妃段氏也冲着两人点头示意,然后端起药碗出去了。

“是伽罗来了。”

慕容佳音看着躺在床上十分消瘦的慕容据眼泪不由自主的就躺下来了,“王叔。”

李元徽则躬身一稽,“见过大王。”

慕容据看见李四郎,本来还躺着的,就想要坐起来。慕容佳音和李元徽见状上前帮他坐起身来,又垫了几个软枕。

“呼现在坐起来都费劲了,哈哈哈,怕是离死不远了.”

慕容佳音劝慰道:“王叔这是说的什么话,您定然能够好起来的。”

慕容据也很淡然的笑了笑,没应这个话,反而看向李四郎道:“李元徽。”

“臣下在。”

慕容据思索了一下,继续道:“你在淮南夜袭寿春城,是如何布置发动的?”

李元徽没料到已经病重的齐王居然会对他在夺城的部蜀感兴趣,随后就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部署和盘托出,只是隐去了皇帝让冯谨找他的事情。

慕容据听得很认真,随后又问了他一些行军,和排兵布阵的问题。

李元徽都仔细回答,让一旁的慕容佳音根本插不上话。

但见到王叔和自己驸马都聚精会神的聊着,也就在一旁默默听着。

她这时候才发现,与王叔这个宗室名将谈论兵法的李元徽,有一种超脱这个年纪的成熟稳重,声音清朗,言之凿凿。

“.以你的年纪的,能有如此见地,已经算是十分难得了,我过去喜欢随先帝和圣人历次出征,都会将行军、作战、地势等事记录下来,这个习惯是跟卫王叔学的,王叔走后,他收集的兵书战策和行军纪要都留给我了,加上我这些年也收集了不少兵法和心得,本还想着有空将这些东西整理成卷,却没想到天不假年,如今已经没有精力去做这些事了,我这几个儿子,都不成器,李四郎,我将这些东西赠予你,伱可愿帮我了却这桩心愿?”

李元徽一听,当时就愣住了。

赠与我?

这些东西可都是无价之宝啊。

两位名将的行军纪要和用兵心得,还有大量他们收集的兵书战策,这些可都应该是世家传承的传家之宝。

赠予我?没开玩笑?

见李元徽有些错愕,慕容据笑着跟慕容佳音道:“伽罗,你去看看你婶娘,陪她说说话。”

慕容佳音何等聪明,立即就知道了慕容据要跟李元徽有话单独说。

至于什么事,肯定是不想让她知道的,于是慕容佳音点点头,起身离开了。

“李四郎,这些东西赠予你,其实是我有事相求。”

李元徽更诧异了,慕容据贵为亲王,能有什么是求我呢?

“大王请讲。”

慕容据看着李元徽,半晌才叹气道:“你我都知道,圣人和我的身体,都坚持不了多久了,圣人又把三位皇子分遣四方为州牧,迟早必乱,你父唐公,为益州都督,有长者之风,英雄之志我这几个儿子都不成器,他日若你家得势,望你照拂一下我家中诸子”

“大王何出此言,我父子对大燕忠心不二.”

李元徽直接被慕容据的话给说不会了,心想我老爹现在可窝在益州,那这个破地方,想打出去很难的。基本上没有神来之笔的话,打天下就只能靠二哥超神了,就这样你还看好李家?怕不是在钓鱼吧?

慕容据直接打断道:“行了,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我不是在试探你,你也不用与我做任何应承。大争之世,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李元徽闻言,并未再说什么,而是伏地下拜,执弟子之礼。

慕容据最后跟他说的话是:“李四郎别学前人,好好待伽罗”

几日后,齐王薨了。

刚刚任命他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准备对其托以后事的慕容英据说为此事呕血三升。

慕容英命太子慕容超前往祭拜,主持丧仪,还下令其他皇子为其守灵,谥号为,“襄”,罢朝三日。

停灵七日,葬于北邙,算得上哀荣至极。

李元徽作为皇亲国戚,也要参加丧仪葬礼,并且因为他受了齐王赠书,也算是半个弟子。

只是他不明白,齐王最后那句:别学前人,好好待伽罗是什么意思呢?

别学前人?

不过几日后,他就明白了。

葬礼结束之后,李元徽就开始专心攻读慕容据留给他的这些瑰宝。

其中大概有三部分。

一部分是慕容据自己的,以及老卫王慕容定,他们两人的经历,军中见闻,以及战役复盘,行军笔记,地形记录。其中还包括一些舆图。都是不传之秘。

第二部分是两人搜罗的兵法战策,李元徽统计了一下,其中有诸葛亮的治军练兵之法,有曹操的留下的兵书,马隆的《八阵图总述》等。

这些东西不是说读了就能立马变成名将,连百万之众,攻必克,战必胜。

而是这些珍贵的经验和成法,能极大加深读者的见识,和广闻,并且能够从中学习道很多战例战法,可以避免很多错误。

但若是不知变通的随意套用,那就是取死之道了。

用兵这种事,还是得因地制宜,随即应变。

还有一部分,是慕容定幕僚们的随笔,其中还包括楚公杨素这种级别的大佬。

而在众多随笔之中,李元徽找到了原因,慕容据那天与他说那番话的原因。

也是三哥在自己成婚之前说的那个问题答案。

“四郎,你可知道大燕初入中原时候,慕容皇室与世家大族联姻细节?”

答案是寥寥十几字,“时世家大族,皆杀妻子以求慕容女.”

原来如此啊。

这就是慕容据担心的吧。

他在担心慕容家丢了天下之后,这些亲人吧。

会不会因为失去了尊贵的身份和价值之后,而变成了可以被人随意舍弃甚至杀害的对象?

别人他管不了,不管天下怎么变,但只要他活着,就保她一世安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1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