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十章广武之围(一)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慕容英还在思索,等见了启民可汗,要带着他巡阅诸军,让他见识一下大燕的中军精锐。

算是敲打一番。

在赏赐他一些珍玩,美酒,还可以准许他们用牛马来交换一些盐、铁,但数量要严格控制。

算是给点甜头。

恩威并施之下,启民可汗应该会更加的恭顺。

但计划总是不如变化快。

大军到了雁门郡境内之后,并未停驻,而是继续北上。

因为左仆射裴弘德为慕容英建言,既然天子北巡,距离代郡就不远了。可以顺路去一趟代郡,召代国公拓跋余庆入朝。

以往拓跋鲜卑占据代郡,形同藩镇,听调不听宣。

不如趁此机会,效仿魏文帝曹丕处理臧霸的旧事,收起入朝,然后令其兄弟和诸子统领其部众,拓跋氏群龙无首,必然不会成为朝廷的威胁。

慕容英思索之后觉得此计甚佳,当即就决定顺路去趟代郡。

谁知道刚出了雁门郡两日之后,大军沿着桑干河行军之际,楼烦太守送来了宁陵公主的示警信件。

慕容英看过还将信将疑呢,云中郡、定襄郡的紧急军报也到了,突厥大军南下,已经越过阴山往并州来了。

这时候慕容英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立即率领随行百官换个护卫大军向南逃命,而游牧民族突厥骑兵的行军速度自然不是骑步混同的中原王朝军队能够比拟的,两天后慕容英一行刚刚进入雁门郡治所广武县城内,突厥大军就已经兵临城下,把广武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而随行人员之中,梁王慕容盏见状不妙,当即率领由他督领的和后府军南奔逃脱,但倾巢而出的突厥大军又迅速追上了,最后只能遁入崞县避难。

关城上,慕容英和随行大臣望着连绵不绝的突厥大军,愁容满面。

随行人员加上作为护卫的中军,十万人跟随慕容英避入广武。

而其他各部有的直接被突厥骑兵给打散了,在加上慕容盏和被围在崞县数万人,原本二十万大军被分割包围在两座城池之内,彼此无法呼应。

辅国大将军段义弘道:“突厥骑兵虽众,但比起我大燕铁骑不堪一击,臣愿率数千精锐,护卫圣人突围。”

段义弘的话音一落,慕容英有些意动,但又不敢冒险,从雁门南下到晋阳数百里,而突厥骑兵的速度很快,就算突围了也要面对他们无休止的追击。

犹豫之际,另一位大将军娄居士看出了慕容英的心思,进言道:“突厥大军虽众,但不善攻城阵战,此时可以凭借关城据守,广发勤王诏书,让天下大军北上勤王。”

慕容英也算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明智了一回。采纳娄居士的建议坚决守城,向各地官军求援,又将诏书绑在浮木之上,抛入雁门城下的虚沱河中,诏命天下各郡各县组织军队北上勤王。

跟原本历史上小有不同,杨广是被围十二天以后才下诏书勤王的,而换成慕容英,非常识时务的在第二天就下了诏书。

绑着诏书的浮木刚飘到忻口附近就被百姓捞起,随后这一消息立即通过各种聚到向全国各处传播。

一时间,天下震动。

好在大燕朝廷威信尚在,一时之间,勤王兵马犹如过江之鲫,纷纷出动北上。

其中,正在率军攻打瓦岗寨的左领军将军陈留太守赵翊,因为正在黄河边上,收到消息之后遗弃一切不必要的辎重,放弃坚固营地,全军北上直奔白马渡。

瓦岗军得知消息之后却惊疑不定,无论是翟让还是杨邃、徐懋功,都对于赵翊突然领军北奔搞得摸不到头脑。

但又不敢轻易追击。

这些时日里赵翊麾下的左领军和陈留、荥阳两郡郡兵,战斗力极为强悍,让瓦岗众人只能龟缩退守。

如今倾巢而去,谁敢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去追击赵翊的精兵?

直到再三探查,赵翊没有进行伏击布置,翟让才亲自率军追击,结果一头撞上了赵翊亲自带领的殿后精兵,被磕的头破血流,仓皇败退数十里。

直到赵翊全军渡过黄河,越过临清关进入河内郡境内,杨邃才从秘密渠道得到消息,原来是慕容英被围困在雁门。

而赵大所部在渡过黄河之后,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越过了太行山南段的河内郡,西进绛郡境内,再去平坦官道直接北上太原,进兵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赵翊所部越过河内郡之时,其他原本处在黄河南的勤王军尚未渡过黄河。

平坦的官道,给赵翊所部三万大军提供了急行军的良好基础,一路上也没有碰到什么盗匪流民,毕竟看着如此雄壮的队伍,只为了吃饱饭的盗匪得了失心疯才回去找大军的麻烦。

所以不到十日的时间,赵翊就推进到了临汾。

而且他本人从不卸甲,战马都拿去驮运粮食了,每日痛哭流涕,搞得蓬头垢面,睡觉只躺在茅草上,还时不时的焚香祷告,祈求上天保佑圣人平安无事...就连兄弟赵炯都觉得大哥这戏有些演过了。

但上行下效,主帅如此,麾下的一众将士自然是毫无怨言的每天行军近百里,以至与赵翊的大军赶到太原的时候,宇文涉的勤王大军才刚到忻口。

而广武这里,围城半月之后,李元徽所部骑兵开始城墙轮换守卫。突厥人攻势很猛烈,雁门、马邑两郡四十多座城目前还在大燕手里的只有广武和崞县,还被重重围困。

慕容英这個一向重视自己威仪的天子,居然整日颓丧,不见群臣。

广武城的防务,三个大将军,李神符,娄居士,段义弘,以及齐王慕容据四人各自分领一面城墙。

骁果军被分成两部,一部跟随李神符守西门,另一部跟齐王慕容据守北门。

李元徽所部就在齐王的督领之下。

此时被围城十几日的李元徽,整日就在计算着粮食够不够吃。

十余万人挤在广武,到处都是人,连李元徽都得跟几个同僚挤在一个民居小院,而这都不是问题。

最大问题是人吃马嚼。

突厥围城之后,粮草很快就不够用了,只能减少分配。

李元徽在出发之前,特意嘱咐刘玄机和郭孝恪准备些粮食,混在辎重里。

这让他属下的骁果军颇有怨言,还以为这都是驸马携带的私人物品,多出十多车辎重来。

即便是现在,李元徽也仍旧没动用这些最后的数百石存粮,也没有跟任何人提过。

准备绝境之下,突围作战的时候在用。

就是在这种人困马乏状态下,大军硬是抗住了突厥的攻势。

主要是他们攻城的手段,太差了。

而围城二十余日后,勤王之军终于有了消息。

赵翊派出的信使走五台山小路,然后游过河将书信送到了广武城。

得知消息的慕容英喜极而泣。

“赵将军真是忠臣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6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