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零五章太宗文皇帝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虽然睡得很早,但李四睡得正好的时候就被人叫醒了。

“怎么了?可是汉军夜袭?”

待李四起身看清来人之后,直接就蒙住了。“二哥,你怎么过来了?你不是在高平?怎么这么快就赶过来了?”

站在他眼前的,正是大唐太子李二,穿着一身袍服,满脸的风霜之色。李元徽能够想象,从高平一路到这里上千里,仗刚打完十几天,就出现在河内,这得每日骑马行军上百里。

李二颇为得意道:“哈哈,四郎可知道,高平之战我大唐赢了。吉利可汗被我生擒,还缴获了十几万的战马,以后咱们大唐可不缺骑兵用的战马了,哈哈哈。”

李四闻言也满是喜悦之色,然后到:“那感情好啊,正好我这战马缺的很,我那背嵬军连备用的战马都没有,驮马倒是有不少。”

李二笑了笑,然后颇有些怀念道:“我记得你跟晋阳公主刚成婚的时候,公主府里马厩的那些好马,可是给我眼馋的啊,如今却是再不用羡慕你家的马厩了。”

李四闻言也笑了笑,随后又问起战事的经过。李二则神采飞扬的将战事前后说了。

听到兴出,李四直接从一旁的架子上取下一坛酒来,给兄长倒上,兄弟两人对饮而谈,军帐之中炉火烧的很旺。

“真是多亏了这场大雪,突厥人的骑兵全都跑不动了,最后只能步行,要说步战突厥人能是我大唐精锐的对手,两千狼卫被杀的就剩下几百人.吉利最后无可奈何,只能投降了.”

“哈哈哈,二哥你这功业,足以彪炳千秋,我大唐武功之盛,必远迈汉魏!二哥,这杯酒,我敬你!”

“好,来四郎。”

兄弟两人一饮而尽。

饮过酒,李二又道:“三郎灭西魏之事,你想必知道了?”

李元徽点点头道:“这个自然,不过三哥能三月平魏,全靠我神机军打造的神机砲,能打二百五十步。”

李二惊讶道:“二百五十步?”

他只知道三郎已经平定了西魏,但具体的战况如何还真不清楚。

“对,二百五十步。我这里用不上,等回头这边仗打完了,回洛阳我带二哥你去看看,那一发石砲威力极大,能直接轰塌一座角楼.”

“好,那自然是要好好看看的,对了,眼下这边局势如何?”

李四闻言站起身来,指着地图将目前河内战况一一说了,“目前我率六万精锐,在淇水一线深沟高壑,连续修建了数十座营垒,汉军主力这几日开始攻营,我军和汉军的伤亡都不小,但还能勉强维持,朱德裕和张坚率三万兵马在野王和温县围困汉军万人,野王的粮食应该快吃完了,到时候必定要谋取突围,转进上党,到时候温县也独木难支只要温县野王的兵马被清除,再无后顾之忧,这仗我大唐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等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北军水师哪里是我江淮健儿的对手?”

李二听过之后连连点头,站起身来到舆图之前,笑道:“我就知道四郎伱用兵素来谨慎,河内战况应该没什么可担忧的,哈哈哈,放心了。”

李四道:“高平之战结束也就十几日,二哥这么走了上千里,连续奔袭,跟信使差不多前后到了河内,该是有要事说吧?”

李二点点头,但随后又摇了摇头,“原本是有不少事要与你说,但现在想想却没有什么想说的了,我们兄弟四人里面,属你最稳重”

李四闻言有些无奈,“反正二哥既然来了,那也不必急于一时,对了二哥来的这么急,禅让的事应该还没来得及吧?不过现在已经是贞观元年了,哈哈哈,贞观,真是个好年号啊。”

李二闻言,神色有些异样,然后又笑道:“却是是个好年号,就是不知道日后史书上会如何书写”

李元徽道:“这么好的年号,当然会有一场大治,到时候天下太平,史书上会写,太宗文皇帝武功赫赫,贞观之治更是难得的盛世.”

“哈哈哈,太宗文皇帝?这是四郎给我准备庙号和谥号吗?”

李元徽闻言神色尴尬,“害,这”

这人还活着呢,你都想好庙号和谥号额?这多少有些尴尬。

李二却非常坦然的笑道:“不错,很好,汉文帝也是太宗,在位期间百姓休养生息,也不算辱没为兄我,其实我一直想的,就是能够结束战乱,还天下一个郎朗太平,济世安民”

李元徽仍旧是十分尴尬的笑笑。

李二却毫无芥蒂道:“你我兄弟也是戎马半生的武人,这些事情又何必细究呢?哈哈哈.不过我这还真想到一事要嘱咐你。”

“二哥请说。”

“三郎天资聪慧,堪称雄才伟略,但却无长性.这大唐日后还是落在你身上”

“二哥说这些做什么,有二哥和三哥在,如今西魏灭了,突厥也元气大伤,西北自此无忧,只有北汉和东魏,想必一统天下,应该不远了.”

“哈哈哈,但愿吧”

“对了,二哥,你一路紧赶慢赶的,是不是还没用过饭呢,我这就去叫人给你准备些饭食,二哥.”

李四出了营帐,看见值夜的谢叔方道:“谢护军,速去命人准备饭食,太子和随行护卫都没吃饭呢。”

谢叔方闻言,当即就愣住了:“大王,您再说什么啊?太子要过来?”

李四有些无语道:“太子不正在我营帐之中?他的随行护卫难不成还在营外?速去安置好。”

谢叔方脸色很严肃道:“大王,臣今夜就在这附近当值,可以确保今夜绝没见过太子殿下,更没有人经过您的营帐。”

李四的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转身慌忙回到自己的营帐里,却没见到李二。

“二哥,二哥?你去哪了?”

谢叔方跟在李四后面进来,又再次复述道:“大王,太子殿下此时应该在关中,不可能来此,且今夜是我当值,我确定今夜没有人进过您的营帐,更没有什么护卫入营.”

李四摇摇头道:“不可能啊,我刚才还跟二哥在一起喝酒呢,他跟我说了高平之战,你看,这酒杯还在这呢,我自己喝酒还能用两個杯子?”

谢叔方定睛一看,桌子上确实摆着两个杯子,可他真的没见过任何人来到齐王营帐,并且周边的把守森严,等闲人根本不可能靠近。

谢叔方当即问道出来询问守卫营帐的护军卫士,答案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人进过齐王的大帐。

李元徽则坐在刚才二哥的位置上,看着面前的酒杯。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是梦?

难道真是个梦?

可这梦,也太真了吧。

此时岐山脚下,扶风郡武功县的一间别院。

这是大唐太子李二凤出生的地方,在率军回长安的路上,他感觉自己的身体越发的沉重,最后甚至连连昏阙。即使这里距离长安已经很近了。

但他还是明白,他可能回不去了。于是下令去武功县李家别院。

东宫卫率的士卒将这里围了个里外三层水泄不通,李二凤从昏阙之中醒来,看见一旁的柴荣和窦贵,已经两日水米未进的李二声音非常虚弱的笑道:“阿舅,姐夫,有劳你们了阿宁和三郎还没到?”

两人摇摇头。

前日刚到武功县的时候,就遣人快马去长安告知太子妃和正在武关道上的晋王来此。

直到中午,太子妃才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出现在别院里。

李二见到妻子儿女,漏出一个笑容,然后伸手握住了妻子的手,却是什么话都没有。只是用嘴型传达了两个字。

太子妃高氏握着他的手,笑了笑,然后点点头,她知道他在说什么。

那两个字是“洛阳”。

至于三个儿女已经在一旁泣不成声。

而在傍晚,李三终于到了,一同赶到的还有李源。

李二其实是没想过还能死之前见到父亲,毕竟从长安到这里也不算近,这个岁数已经不抗折腾了。

但李源还是因为太子妃今日没能去看望他这个细节知道了二郎的情况。

当即没有犹豫的带着几十个亲卫直奔武功而来,并且也进入武功县的路上碰到了同样子疾驰而来的三郎。

看着父亲和兄弟,李二嘴角浮现起一丝微笑。

然后留下了最后的两句话。

“三郎,好为之,好为之。”

“阿耶.难.”

他缓缓的闭上了眼睛,握着妻子的手也缓缓松开。

想见的人都见了,这个十五,也算团圆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