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八十八章半点不由人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十个儿子之中,只有李承平、李承道年幼的时候他亲自带过一段时间,一来是那个时候有闲心,二来这两个年长的儿子也很有可能是他将来的接班人。

所以难免是多看重了一些。

但就目前来看,老大还真比不上老二的聪明才智。

悟性、天资都差了一些。不过还算勤勉好学。但说起勤勉好学这方面,老二比老大也不差,甚至还胜一筹。

他可是知道这小子如今像模像样的骑术都是练出来的,每天早起要射三十支箭。还跟他舅舅张坚学了拳脚站桩原本还想着这小子可能就是喜欢武事,若是有这记忆力,学文应该也不差啊。

随后李元徽当场考校了一番,一开始询问他蒙学的《千字文》,对答如流。

然后是《四书章句》,竟然也滚瓜烂熟。

“你还读了什么书?”“回阿耶,最近在学《四曹文选》。”

“哦?喜欢诸曹诗文?”

“最喜欢魏宣帝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哈哈哈哈”

虽然还只是背书,但小小年纪的却有些豪气,这让李元徽很是喜欢。

不过他看向了一旁有些窘迫的长子,哑然失笑。

“承平。”

李承平听到父亲叫他,也抬起头来。

“你跟你二弟是一样的学业,你可学了什么诗文?”

“回阿耶,我也喜欢魏宣帝的诗文。最近学了《悯农》。”

“哦?可能背诵?”

“回阿耶,能。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元徽听了这个,嘴角也终于浮现起一丝笑容,“可能知道宣帝写此诗其中深意?”

李承平道:“是要我们爱惜粮食,因为农民耕作不易。”

“好,除了这些,你最近还学了什么?”

李承平想了想,然后道:“最近还跟阿娘学了金刚经前五卷,我都能默诵.”

“.”

李元徽脸色直接变了,变得很严肃。

作为一個重视民生的统治者,他对儿子能够说出爱惜粮食,农民耕作不易赶到很欣慰。

但你十岁的孩子能默诵金刚经,哪怕只是前五卷,这可比背诗难太多了。因为经文很绕口。

这孩子天资还一般,比不得老二,能背诵前五卷,想必是王妃慕容氏没少下功夫啊,这可真是给他来了个大活啊。我家里还出个佛门高僧来?

“那你可会背诵《道德经》?”

李承平闻言摇了摇头。

“我近日要率军出征,少说也得几个月,这段时间你就学《道德经》。”

说罢,李元徽转身带着甲士离开。

慕容克邪看着姐夫离开的背影,若有所思。

等到李元徽一行人完全离开了,李承平才问道:“阿舅,《道德经》长不长啊。”

慕容克邪随口道:“倒是不长”

午间,慕容克邪将李承平送回了齐王妃慕容佳音处。

“阿娘。”

慕容佳音看见弟弟送长子回来,还脸上挂着忧虑,就先让儿子去洗漱换衣。

“怎么了。”

慕容克邪道:“今日姐夫去了演武场最后还让承平学道德经,说是等他出征回来要考校”

慕容佳音听完了慕容克邪的话之后,叹了口气道:“大燕亡了,我们慕容鲜卑在新朝还能有几分体面,也全看伱姐夫念旧,这自然不必说了,日后不要在他和承平面前说什么鲜卑,陇西李氏一直是汉家世族,这话若是传出去了,就怕其他宗室和汉家世族心怀芥蒂至于让他学道德经,你姐夫一直不喜礼佛,李家又称老子苗裔,道为国教.这道德经的确要学”

慕容克邪道:“阿姐,这二殿下今日可是着实在姐夫面前露了脸,姐夫又迟迟没有立承平为世子,这其中是不是会有什么反复?”

慕容佳音道:“你姐夫这人性情温和,待人宽厚,即便是升斗小民的劝谏,如果有利于国家大事也会听从,但有些事情上,他却从来不与人商量,一旦做了决定,即便李司马独孤郎这些心腹,还有朱德裕常雁衡这些军中大将,也不能改变他的心意。你姐夫年不过而立,正是春秋鼎盛,还要跟他的兄长们周旋,这个时候不管是谁跳出来跟他说立嗣,挑起王府内斗,都没有好结果的。这些事,你莫要参与,就好好享你的清福,你的身份太敏感,若是介入此事,会落人口实的,你莫忘了,他不光是你姐夫,还是大唐齐王,是能杀人的。”

慕容克邪闻言默然,然后点点头,“我知晓了阿姐,你放心我知道轻重的.”

等他走了之后,慕容佳音才有叹了口气,有些事情上念阿弥陀佛可能已经没用了。

她的亲族在这些事情上更是帮不上半点忙。

张家自从李元徽在江淮用兵开始,就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力量,张坚和张镇恶同时还是手握兵权的大将。

张侧妃本人又是在后院除了她这个正妃之外,最为得宠的

所以立嗣的事情,还真是很难说。承平的优势也就是只有一个嫡长子的身份了啊。

另一边,李承道回到母亲张嫣这边,本以为今天的在父亲面前表现的好会得到母亲的夸赞。

但他听到的却只有母亲的一声叹息,随后是一顿训斥。

真让他很费解,为什么是训斥?

但母亲训斥过他之后,却也拍着他的肩膀道:“你父亲没有问你的事情,你就不要随便答话,尤其是你还学长辈和兄长的说话,这事日后绝不可以还有,你要礼敬兄长,友爱兄弟,不要总是觉得自己聪慧过人,要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李承道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还是很痛快的点了点头。

母亲的话,意思可能听不懂,但照着做就行了。

这还是阿耶告诉他的。

张嫣在教训完了儿子之后,也是非常无奈。

她知道,安生日子可能没有多久好过了。

嫁与李元徽为侧室她从来不悔,这么多年王府后院陆续添了不少人,但李元徽对她从不曾喜新厌旧。

这其中有多少是因为娘家,有多少是因为她自己,这个恐怕没人说得清。

而这么多年来,随着齐王府的水涨船高,张嫣也知道有些事情可能是早晚要来。

若齐王一直是齐王还好,若有一天齐王坐了那把椅子,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可就很难说了。

有些事情即便她不想,也很难控制别人去想。

整个张家,包括江淮系武将其实都是儿子李承道的助力,但有些时候助力太多也未必就是好事。

尤其是做主的那个,可是个喜欢独断的人。

至于争与不争,这就不是她能决定得了的。丈夫、儿子、兄长、家族,都由不得她做主。

万般皆是命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17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