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一十一章太子非秦王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长安,东宫。

太子跟几个儿子女儿,还有太子妃高氏、侧妃韦氏一起用过了晚饭,坐在厅上喝茶。

这边有内侍过来,拿着一份书信道:“太子殿下,这是晋王殿下的书信。”

李二闻言,摇头苦笑,接过信件,感觉放也不是,看也不是。

太子妃高氏道:“殿下为何这般迟疑?晋王跟你关系最是亲密,兄弟情分深厚,今日为何这般模样?”

李二把信件递给了太子妃,然后叹气道:“这封信我不用看,都知道这必定是三郎知道了阿耶要亲征,数落我的.”

高氏闻言,也就打开了信件,随后笑道:“殿下果然是料事如神啊。”

说罢将信递了回去,李二也展开看了看,看完了自己也自嘲的笑了笑。

“三郎说的也对啊,这时候让阿耶带着关中大军前去洛阳,指不定会生出什么乱子来,但我这个太子,却是什么都说不得,做不得.就如提线木偶一样.呵呵呵.”

高宁则劝慰道:“阿耶前些时日还让你去冬至祭天,说明还是对你满意的,二郎你这时候不要跟阿耶置气,我不懂兵事,但你跟三郎既然全都不希望阿耶前去洛阳,那你就私下去劝劝,父子之间何必搞得那么生分呢?我听说魏王每日就要前往太极宫请安,你跟阿耶的感情难道比魏王差吗?难道做了太子,就不是父子了?”

高宁这一番话,基本上是给李二一通训斥,算是当头棒喝了。

而李二一听,先是一愣,然后很快点了的点头。

因为他知道高氏说的是对的。

他现在作为太子跟皇帝之间的感情算不上亲厚,甚至有些微妙。

但这些难道就真的只是李源这个当爹的一个人的问题?他这個当儿子的就没有什么错?

这么久以来,他都心怀怨怼,除了必要几乎都不会去太极宫看完李源,这难道就是当儿子的孝道?

最重要的一点是,太子和皇帝一旦有了隔阂,那就容易出问题的。两人会相互提防,相互试探,最后发展成什么样,谁又知道呢?

汉武帝和刘据?

想到这里,李二面色眼色起身,向着太子妃高氏一稽。

“若不是阿宁你提醒,我险些自误。自从晋阳之战回到长安之后,我就很少前往宫中问候阿耶,这的确是我做儿子的过失啊”

李二也算是从善如流,第二日一早,没有朝会,李二带着太子妃和儿子前往太极宫面见李源。

刚刚用过早膳的李源很意外,因为今天没有朝会,太子带着几个太子妃和儿子过来干什么?

不过一想好久没看到的孙子,李源脸上也带了几分笑意。嘱咐道:“快让太子他们进来.”

人到了他这个岁数,含饴弄孙也是一种乐趣。

本身李源就是毕竟宠溺自家孩子的,这种宠溺到了孙子辈更甚。

李二的儿子李承乾目前作为太子的嫡长子,身份自然也是非同寻常,很有可能这就是大唐的第三代皇帝。

李源见到李二家三人,很是高兴,先是让他们免礼,而后带着他们一家人进殿说话,一边让宫人给李承乾准备小吃食,一边伸手刮他的鼻子。

这时候,又有宫人来禀报,说是魏王李孝正来请见。

李源这边却是连见都没有见的兴致,随口吩咐道:“让他先回去吧。”

等在宫门出的李孝正闻言有些诧异,因为这些天他几乎是天天来宫里求见,基本上都是畅通无阻,怎么今天见都没见他?

连忙拿出一块玉料塞给那名内侍,然后眼神示意。

内侍接过之后立即从公事公办变得笑面如花,然后小声道:“太子一家在内。”

李孝正立即笑着点点头,“多谢。”

转身往外走的时候,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消失了。

果然,这庶出的身份,就跟嫡出的没法比。但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什么出身,是他能决定的?

另一边,李源跟孙子玩了一会,但几岁的孩子正是皮的时候,老头精力不可能一直跟得上,就让内侍带着他玩去了。太子妃高氏则跟张尹二妃另一边的偏殿叙话。

李源带着李二父子两个则坐在了书房,“今天过来可是有事?”

“今日来却是有些事,但也是许久没有过来看望阿耶,朝上见面也说不了几句话,至于事情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昨日三郎给写了信”

坐在李源对面的李二,斟酌了一番之后还是和盘托出了。

李源闻言嗤笑了一声:“三郎这小子,我猜他一定是给伱写信,让你劝我不要去洛阳?对否?”

李二笑道:“圣明不过阿耶。”

“哈哈哈,少给我戴高帽子,老三我知道他是担心战事,但你呢,二郎,你怎么看?”

李源笑过之后,又正儿八经的问道。

李二也敛容道:“若从军略来说,上次的邺城之战,关中卫府军和四郎手下的洛阳卫府军,有些间隙,这次阿耶率大军若驻屯洛阳,势必会对前线有些影响,若阿耶率军赶至河内,两军并立,恐怕会有倾覆之忧当然这是坏处,好处则是,我大军十余万至洛阳,刘玄机必定会退回邺城固守.”

李二的意思很明显,如果率军在洛阳停下来,刘玄机一定退兵了。

但你要是率军赶到河内跟江淮军并立,很可能要出乱子。

李源点了点头道:“你说的很对,但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四郎在关东已经根深蒂固了,这次我之所以要带大军前去,就是为了把齐王府迁到长安来!”

李二闻言有些愕然,随后就明白了,这不还是魏文帝收臧霸的路数吗?

区别是齐王李元徽是皇子,臧霸是藩臣。

“若是让四郎在洛阳再待个三年五载?日后你能制他吗?”

李源这句话,更是让李二心中升起掀起惊涛骇浪。他没想过,今天父子之间,居然推心置腹到这个程度了。

李四郎的陕东大行台控制了大唐一半的土地,江州、兖州、南豫州、北豫州、青州、扬州、江州。

如果四郎不姓李,那是有资格跟李唐和北燕争衡天下的。

好在他姓李,坏也坏在他姓李。

姓李,大唐能多出了半壁江山。姓李,他是有资格并且有实力争夺皇帝宝座的。

李源的潜台词是,我把他带回洛阳,你将来才能安稳!

李二轻轻点头,他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并且从这方面来说,李源也的确是见识过人的。这个事情,也只有李源能做。

父子君臣,这是天然的大义名分,他甚至可以让李元徽生不出反抗的情绪来。

不然即便是李二这个太子身份,那也是不够看的。

想到这里,李二终于意识到了,他现在是太子,而不是秦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1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