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四十一章枋头之战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过淇水之后,唐军接下来的目标就很明确了,枋头。

拿下枋头,也就是拿下了白沟继续向河北内部延伸部分的航运通道。

除了枋头之外,汉军在淇水沿线也修建了十几座戍堡,唐军虽然不用将之尽数拔除,但也需要将靠近枋头一边的几座戍堡拿下,然后才能进攻枋头,这可以比打过淇水难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刘玄机对唐军打过淇水并不多在意的原因。

贞观元年的淇水之战,北汉当时将重心放在了并州在跟唐军打平阳之战,虽然得到了神机砲攻城能力大增,但还是没有能破开平阳城。平原城头的床弩和城内的发石机也能够对汉军进行反制。

因此守军虽然损伤不小,但还是坚持到了李玄庆率唐军主力驰援。

这次唐军两路,或者可以说三路进兵,其实比起上次用兵动用的人马并没有多太多。

甚至北汉方面想要抽出兵力与唐军两路会战也是能够做到的,但双方在心态上的变化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在拿下两魏之地后,唐军的一统天下之势,已经不可阻挡了。

北汉其实这几年也尝试过南下进攻,想要打开局面,但遇到坚城,无论是淇水沿线还是汾水沿线,仗一打起来总是让人觉得英雄气短。

因此,北汉再多的精锐、万人敌,在精锐的唐军和险要的关卡面前,都始终差了那一口气。

并且随着大唐的进一步将两年内迅速南平二国的战果完全消化,双方的国力差距也越来越大。

秦并天下的时候,拿下河北的时候可还没有打下南国。

如今即便河北尚有精兵强将,但心气却没了。并且刘道和去世之后没多久,接替他成为尚书令的李元忠也病故了。这让刘玄机扼腕叹息的同时,北汉内部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刘道和是刘玄机同宗族兄弟,同样作为城阳景王之后是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并且其本人能力也堪比萧何,将整个北汉的国家机器绑在战车上,这是刘玄机能够在武德年间屡次进行对大唐发动大战的物质支撑。且因为出身提拔大量的寒门子弟,起到了平衡高门士族的作用。

刘道和去世之后,整个国家操作系统的使用上就没有那么让人放心了,但仍旧能够勉力维持。

李元忠出身河北士族赵郡李氏,也是最早加入刘玄机麾下的河北豪族之一,他为人清廉正直,是刘玄机跟河北豪族沟通的重要桥梁。

继任尚书令之后,也并没有大面积提拔河北豪族子弟,反而是唯才是举,所以其治政的能力虽然不如刘道和,但也维持了国家机器的运转,尚且能支撑北汉对外的大规模用兵。

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汉军始终没有打出什么名堂来,府库钱粮却日渐稀薄。去年李元忠病逝,

也让刘玄机失去了跟河北豪族沟通最大斡旋人,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政务帮手。

当皇帝多年,刘玄机自然也是能够处理政务的,并非是莽夫,但失去了刘道和、李元忠之后,刘玄机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放在政务上。

新上任的宰相崔廷弼,出身清河崔氏,能力虽然不俗,但却私心极重,提拔大量的河北豪族子弟,与北汉的武人集团们也发生了很大的矛盾。同时也让刘玄机心生警惕。

内部的问题让刘玄机对于继续出动大规模的军队南征赶到有心无力,并且府库的钱粮也不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土地兼并和隐户的问题日益严重,这甚至开始影响了赋税收入,北汉以三州之地养兵数十万,本就是称得上穷兵黩武。对外又迟迟不能打开局面,这就让战争机器的消耗也越发难以维持。并且随着一众将领身居高位久了,武人集团也开始出现了贪腐,以及堕落现象。吃空饷,喝兵血在北汉军中也开始出现。

刘玄机也是知道这些事的,但他没办法,毕竟他的基本盘就是武人集团。这也是为什么刘玄机这次用兵很保守的原因,今时不同往日了。

而大唐又是另一番景象,李元徽一度被称为“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他擅长的从来不是刘玄机和二哥那种突击先锋,决机两阵。而是关于制度建设,使人用人。

唐军将领的组成很复杂,有同样出身寒微的江淮武人集团,有瓦岗、前朝归降,有关陇、山东大族出身,也有前朝鲜卑勋贵。这也就保证了李元徽可以让他们相互制衡,而不必看任何一方的脸色。

无论是前朝的降将,还是本朝武勋,都能为其所用。庞大的人口基数更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兵员和赋税用以支持北伐战争。

虽然有长安朝堂和洛阳霸府的争端,但两兄弟的战略共识早就达成,且比较坚定,因此目前还是良性竞争居多。

这就不得不提金匮之盟的妙处了,虽然可能给一统天下之后的大唐带来某种隐患。可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却也让长安洛阳两大集团能够达成一定的平衡和默契,暂时能够全力向外。

因此在贞观四年的这场大战之中,唐军所展现出的战斗意志和组织度,实际上已经要高过汉军了。这跟国势也自然有分不开的关系。

因此在接下来的大战之中,唐军是愈战愈勇,并且还有大量的器械作为支持,十日的时间里,朱德裕率军连续攻克了七座沿河戍堡,李元徽则率领主力队伍跟汉军主力在外围对峙,并进行了几次规模不小的会战。

即便是刘玄机亲自督战,都没能占到任何便宜。

当然,唐军也不轻松,汉军仍旧是有着不俗的战斗力,远非西魏和东魏军队能够相比。双方的伤亡都不小。

在拿下靠近枋头这一侧的汉军外围堡垒之后,李元徽也没有继续让朱德裕去拔除剩下的汉军营垒,而是以拿下的堡垒为基础,布置防线,命朱德裕率领左右武卫攻打枋头。

守枋头的汉将同样是洛阳唐军的老对手,苏定边。

他麾下的万余精兵即便放在汉军之中也算是战斗力颇为强悍的上等马,但面对左右武卫的猛攻还是难以招架。

特别是唐军的上百架车弩和数十具发石机,给汉军带来极大的伤亡,士气上的打击也非常之大。

枋头攻防战持续不过数日,汉军死伤就千余。

这期间唐军的左右武卫精兵只是调集弓弩手配合弩车和发石机进行火力压制,一边又驱使役夫负土填壕,架设攻城通道。

枋头与其说是城,还不如说是寨,城墙并不高,并且许多地方都是以木栅代替土墙。

因此唐军很快就将壕沟铺平了,并且准备好云梯车,直接搭在城墙上,左右武卫开始了攀城作战。

双方激战数日,在多种因素加持之下,各种精良的远程投射器械,几倍于己又悍不畏死的唐军士兵,轮番猛攻之下,即便是他的乡党精兵也显得难以招架,唐军已经把部分营垒攻克了。

而外围,唐军为了保证围困枋头的战略目标顺利达成,设置了鹿角十围,刘玄机亲自督军救援,傅弘之、薛安都等猛将带着亲兵部曲死战,才打开一个缺口,让汉军将苏定方所部剩余的数千人拔出。

枋头再次落入唐军之手,大唐完成了对淇水和白沟一线的实控,距离大汉国都邺城只有二百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4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