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十一二章交叉守御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南魏恭帝是大魏的末代皇帝,也是南魏的开国皇帝。

逃到江东数年之后就病死了。而后在其子怀帝继位几年后,江东就被大燕攻破,南魏灭亡。

而魏恭帝在逃到江东之后,也就剩下怀帝曹隆和蜀王曹谙两个儿子。赵王曹启在渡江前就跟他失散了。

而怀帝和蜀王两人的子嗣在南魏灭亡之后就死在乱军之中。

所以郭家这个小女郎,很有可能就是大魏帝室唯一的血脉了。

问题是,这个很重要嘛?

仔细想想,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大魏要真有那个号召力,就不会亡了。

但也不是说就完全没有价值,东魏、西魏全都打着魏室后裔的旗号,东魏是武帝之子,曹宇之后。西魏的曹烜直接就是文帝的后人。

也不是说这个东西能玩什么血脉压制,而是这个身份利用好了,会在战后的安抚人心的工作之中,有些效果。

但是想要指着女子当成一张牌来打,对于两军交锋,完全没有任何的软用。

只有在取得全盘胜利,或者拥有压倒性的优势,才有用。

就比如杨坚为广神选择的正妻萧氏。本身就是对南方释放了一种信号。那个时候北方已经被江南有压倒性的国力优势。

想到这里,李元徽也算是心中有点数了,先放放再说。如果有必要,那就笑纳了。

别说,长相得还挺招人喜欢的.

回过神来看到有些失魂落魄的老朱,有些诧异。随后想起刚才的事又嘱咐道:“朱兄你是有什么军务?要是没什么事这赶紧该去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好好准备,先下聘”

“啊”老朱立马愣了。

“你啊什么啊,要是缺少积蓄就说话,这事得办的漂亮些,不能吝啬”

“哦哦哦,我清楚了.我这就.”老朱这兴奋的都有点语无伦次了。

“你什么啊先别激动,这样伱先冷静冷静”

半晌之后老朱才回过神来,“嘿嘿,将军见谅,是咱太激动了,一时昏了头脑,咱是想跟将军要一批强弩和箭矢”

李元徽闻言想了想,然后道:“我记得昨日曹符说府中还有千余具,就暂且先拨给你,这强弩造价不菲,若不是历阳战事紧要,我定然要都这带着去豫章的”

老朱闻言郑重的点了点头:“将军放心,有咱一日,江北必不有失。”

两日之后,老朱率领诸军前部前往历阳。

李元徽则带着中垒、中军、武卫、虎步四营步卒,乘坐水师战船出濡须口,沿江而上,直奔柴桑。

虽然李元徽临走之前交代过,彭泽如果遇到大军压境可以暂弃,全军收缩至柴桑,进行重点防御。

负责镇守彭泽的李义恭也是这么干的,看到沿江烽燧全都燃起之后,立即率手下士卒全部上船出发前往柴桑。

柴桑的守将,是周虬。

是带领部曲投奔李元徽这些豪强之中,仅次于张家的人。被表为鹰扬郎将。

而周虬和儿子周敖,李义恭的兄长李肃,都在河对岸寻阳驻防。

这也是李元徽特意设计的,这到不是为了让他们互相提防,而是这样安排下最为稳定,因为柴桑一旦遇到进攻,寻阳方面就会想方设法的进行援助。

要是周家爷俩在南岸,李家兄弟在北岸,这时候要是南岸的柴桑被围攻,说不定看在往日情分上会出两把力,要是伤筋动骨那肯定不能干。

反过来,也会有同样的顾虑。

只有父子和兄弟分别安放在南北,才是最合理的安排。骨肉亲情有些时候比共同利益都可靠。

要不怎么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一说呢?

后世的湘军为什么能打,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军中上下全都是亲属乡党。

打仗的时候,前面拿着盾牌顶着的可能是你亲哥和你亲舅,后面可放箭的可能有你姐夫和小舅子,跟你并排端着长矛的有你从小认识的邻居曾老九和李老八,后排站着的可能是你亲爹和老丈人,指挥你们打仗的也不是外人

这样的队伍,打仗时候家里人让对面干死一个,剩下的人是想着跑呢,还是想着往死里锤对面,为家里人报仇雪恨?

这相当于是自带一个增益buff,越打跟对面的仇越解不开。不彻底推平对面,这事是肯定是化解不开。

这样的队伍,即便有人害怕胆怯,还能扔下所有的亲属逃跑?

李元徽差不多就是利用这样的想法,做了这样的布置和安排。

事实上,安排的很到位。

曹元静在顺利接收了彭泽城之后,简单做了修整,随后命慕容靖和沈尚法各率水陆军前往柴桑会师,准备合围。

在曹元静来之前,慕容靖和沈尚法也不是没有打过柴桑和彭泽的注意。

慕容靖也曾经率万余兵马,从海昏出发,想要走陆路收复柴桑。

结果全都被周虬率军给打回去了。

作为庐江周氏如今的家主,周虬跟几百年前的儒将老祖宗可是天差地别。

从形象上看,周虬身高八尺,相貌魁伟,身形极为强健,四十多岁的年纪,骁勇过人。

是那种典型的武夫强人。

不过在治兵方面,倒是有几分祖上的风采。

他虽然负责镇守柴桑,总共有五千兵力,其中有三千是他周家的部曲,剩下两千也是庐江豪强部曲。

慕容靖来攻他直接率领本部出城迎战,以三千部曲硬是把慕容靖的万余精兵打的落荒而逃。

周虬手持长柄大刀带头冲锋,麾下的部曲都是被他恩养多年的嫡系,是能够去不图反,命悬锋镝的精锐之士。纷纷跟着家主后面护卫冲锋。

那一战下来,慕容靖损兵折将,光是阵亡就有两千余。此后在没有动过靠自己去收复柴桑的想法。

现在曹元静亲自率军来攻柴桑,慕容靖自然是又率军前来策应,并按照曹元静的要求提供了大量的粮草,以供大军所需。

沈尚法统领的水军万余人,大小船两百艘,前往彭泽会师。

东魏这边,曹元静在观阵过后,命前将军李雄、后将军刘长彦两人统领五万余人,进驻柴桑城西七里出下寨。

因为柴桑地形的特殊关系,其实只有西面能够进行攻城。

柴桑北临大江,东面都只有一处狭地,南面是鹤问湖等好几处小湖相连,虽然小湖之中堤岸狭道,能够同行,但很明显无法立营,也无法让攻城部队展开。只有西面适合安营下寨。

当然,在东面的庐山北麓的湖口出,曹元静还是安排一营兵马驻守。

这样只能进攻一面的城池,其实是很难打的。

东魏军当时在曹烜亲自压阵的情况下,还围城月余,最后因为援军迟迟不到,守将心中惊惧,才开城门投降。

但如果驻守柴桑的是个强人猛将呢?

曹元静也不由得的感叹道:“如此坚城,想要以力破之,难矣。”

而作为此次作战的直接策划左将军陆恭仁道:“我军只要在此以逸待劳,击敌援军即可,等到外无援兵,城中粮草早晚耗尽,柴桑早晚开门的。只是不知道李元徽会不会亲自率军前来援救”

曹元静大笑道:“若他来了,才正合我意!须让这小子知道我南人水战的厉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9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