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八十二章坐观其变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跟秦王一起出宫的,还有右领军卫大将军窦琮、右金吾卫卫大将军刘宗训。

两人跟秦王李二凤关系都相当亲近,早几年那是“出则连骑,卧则同起”,即便成为高级武将之后,也没有想过避嫌之类的事情。

曾经还有一位侍御史上奏过此事,说秦王跟军中将领来往太为密切了,但却直接被李源贬了出去.随后连升好几级,如今已经做了太守。

李源的态度也很明确,贬出御史说明是对秦王和将领的门看重,给了他们一个面子。

但不久之后就对那个贬官的御史连升几级,也是在表达,我虽然是爱护秦王的,因此让你受委屈,但事情我是没有忘记的,你的忠心我知道,给你升官是嘉奖你的态度。当然这也是做给别人看的。

这位被委任为太守的前侍御史在收到自己的任命之后,那是对李源感激涕零。

不过此后刘宗训和窦琮等人倒是没有以前跑秦王府跑的那么勤了,但上下朝或是宴会之中,见了面依旧是谈笑风生。

今天这两人从下了朝,就跟李二一路说话至宫门口,分别之后窦琮邀请刘宗训去吃涮肉。

刘宗训也自然是欣然应允,并肩作战许久,他自然是知道窦琮有事要说。

窦琮拉着他去了西市一间有名的涮肉,要了个雅间,在这种冬日里,吃着热气腾腾的涮肉,那别提有多舒坦。

“今日的风,有些不对啊。”窦琮喝了一口酒,然后看着对面的刘宗训道。

刘宗训正在下肉的手顿了一下,随后道:“你可是看出了什么?直说便是,咱们难不成还要藏着掖着?”

两人相识日久,刘宗训年轻时候为了躲避出征辽东,特意杀牛犯罪,后来还是李源给他捞出来的,带入府中,跟李二等朝夕相处。窦琮则是李二的表兄,更是自幼相识。

后来又跟着李二去陇右,从夜袭枹罕开始,历次大战全都参与了,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也相当亲近,毕竟是战场上一起滚过来的袍泽,恩若兄弟。

窦琮道:“就连你我这种武夫都知道,襄阳不好打,若是用兵,一年半载都未必能建功,可今天宇文成业却是言之凿凿要打襄阳,这一打起来,中原的豫州兖州就要面对北燕的兵锋,可谓是首当其冲,刘玄机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到时候北燕全力进攻,就不知道齐王是否能扛得住了。”

刘宗训想了想,然后小声道:“你的意思,陛下想要借着北燕的手,削弱齐王麾下的江淮军?”

窦琮眨了眨眼:“不然为何今日在殿上,就问了齐王?井陉和滏口陉虽然都在北燕手中,但山路难行,可中原不一样,过了黄河,就是一片坦途,北燕骑兵之利,不逊于大唐,就怕齐王招架不住啊”

刘宗训却笑道:“那你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了,齐王用兵谨慎,长于对峙,依我看,即便是我大唐这边高调伐魏,但刘玄机未必会选择中原突破,换伱是他,若要用兵,是愿意去碰齐王,还是魏王?”

窦琮听后笑了笑,随后道:“哈哈哈,我居然忘了,这守晋阳的,却是魏王.”

笑过之后,却猛然变得严肃起来,“那晋阳不是危险了?”

刘宗训叹气摇头道:“你才想到?前段时间秦王使人弹劾魏王,最后却不了了之,还吃了陛下的排头,你不会当秦王殿下,是空穴来风吧?你我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窦琮“嗯”了一声,随后面色凝重道:“陛下圣心难料,秦王功绩昭彰,又得人心,甚至晋王和齐王都支持秦王为太子,可陛下.难道真的是想要立赵王为太孙?”

刘宗训道:“陛下未必是想立赵王,但忌惮秦王却是真的”

窦琮默然不语,喝了一口酒。

刘宗训也喝了一口酒,然后继续道:“多说无益,这等事,即便你是皇亲国戚,也参与不得,我等就看着便是,左右陛下如今还要倚重秦王,不会太过分的.”

“但愿如此吧”

另一边,晋王李玄庆回到府中,就立即找来了晋王府长史崔孝同,参军柴孝和,和从事中郎姚懿、祖君彦。

其中崔孝同和柴孝和、祖君彦都是瓦岗出身的旧将,归唐之后得到李玄庆的提拔和任用,姚懿则是前朝的陕县县令,李玄庆率军路过潼关,见到陕县境内并没有破败之象,且府库充盈,因此征召他为从事中郎,参与军纪。

李玄庆开门见山的说了今日在殿上的情形,随后略带些感叹道:“天下尚未一统,而陛下却开始防备我等兄弟,这可不是好兆头。”

身材矮小,只有五尺多高的祖君彦道:“齐王坐镇洛阳,拥兵十万,若不制之,大唐的天下就被分割开,晋王您应该支持陛下之举才对。”

李玄庆闻言,看了一眼祖君彦然后道:“你也认为齐王会是大患吗?”

祖君彦道:“您跟秦王齐王虽然都是兄弟,但齐王久居关东,其所辖都是江淮武人,与长安诸公泾渭分明,若齐王始终居于外,则必定会生出自立之心,属下以为,您应该支持这次宇文成业伐魏之动议。”

李玄庆皱了皱眉,“此时难道是伐魏的良机吗?你是觉得大唐伐魏,北燕必定会进犯中原?届时齐王首当其冲,会与刘玄机两败俱伤?”

祖君彦昂首道:“然也,正是如此,河北若要攻并州,乃是仰攻,出兵不利,但若渡过黄河,那就是一片坦途,现在青州之地是我们跟北燕共有,燕军完全可以沿着黄河进攻中原,届时齐王就要率领江淮军与燕军作战,这种事情,对长安的秦王和您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玄机闻言却是笑了笑,“祖中郎的意思我明白,但你们还是不懂啊。刘玄机这个人,很善于审时度势,善用兵的人,一定是攻击对手的薄弱之处,你们以为,这個薄弱之处,是齐王吗?我们兄弟三人,各有所长,而四郎是个非常有耐心的人,他麾下的江淮劲旅训练有素,是天下一等的精兵,且都愿意为他效死力,你们以为刘玄机会去中原跟四郎死磕?

刘玄机可比你们要了解齐王啊。”

李玄机的眼眸之中,闪过一丝精芒,看着众人面带笑意。

崔孝同道:“殿下,一旦动兵伐魏,您身兼南道大行台,都督荆州军事,是主帅的不二人选。若您也反对用兵,陛下就会慎重考虑了。”

李玄机却意外的摇了摇头,“不必,看着便是。这局棋,可不是我在下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8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