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九十二章冲出亚...算了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想起这个梁五,李元徽觉得这个人蛮有意思。

原本是个打鱼的,在大燕天盛年间因为朝廷的横征暴敛开始干起了打家劫舍的买卖。

这人纠集了一帮同乡,专门打劫朝廷的漕运粮船。在巨野泽、汴水、黄河、微山湖、独山湖等多处水域纵横,神出鬼没,来去自如。

但他每次率队都截船队的最后几艘粮船,绝不贪多,搞得当时燕军水师都不想费劲剿他。

真正让他天下扬名的一次,就是跟瓦岗军联手伏击皇帝的龙舟。

此前都不愿意跟朝堂官军作战的梁五拿出了全部的家底,跟瓦岗一起袭击皇帝船队,烧毁了慕容英所乘坐的龙舟,间接性的让大病未愈的慕容英再染风寒,最终一命呜呼。

慕容超当皇帝之后还没来得及派兵剿灭瓦岗和梁五,给他父亲报仇,其弟梁王慕容盏就造反了。

后来天下大乱,也没人去管这个水上大盗。

直到大唐安定中原,开始轻徭薄赋,剿贼安民。梁五孤身一人去求见当时的兖州刺史、驸马都尉柴荣。要柴荣给分田地,他带着手下的人耕种,若是大唐能容得下他,那以后就打渔种地过活,再不劫掠了。

柴荣年轻时候就是长安有名的豪侠,急公好义,在得知梁五这人除了袭击前朝船队之外,并没有什么劣迹,其部曲也都是穷苦百姓出身,聚集为盗不过是为了求口饭吃。

而孤身求见又足见其胆气过人,因此柴荣就直接将巨野泽附近的不少闲置土地划给他。

但要求齐民编户,免其部众三年的赋税。

而梁五也果真就直接带着部众上岸耕地,虽然也保留着过去的船队,仍旧纵横江河,但只是打鱼,或者摆渡、运送货品。甚至还帮官府转运过粮草。

后来李玄道上任兖州,见梁五这些人也依旧安生过日子,不再为盗,也就延续了此前柴荣给这梁五的条件,还授予他立义校尉的官职让他带队负责疏浚航道。

在军议中,慕容三藏提出这個人选,当即就得到了李元徽的认可,当即命令记室参军李淳风起草军令,封梁五为立义将军,让慕容三藏去宣召,让他过来拜见。

慕容三藏当即就动身前往巨野泽。十几天后,才把梁五带到荥阳。

“我说慕容郎君,你可说好了啊,我可是给前朝皇帝老儿的龙舟给烧了,齐王是他女婿,你确定他不会找我的麻烦?”

梁五骑着马跟慕容三藏进入荥阳城内,来到了李元徽驻跸的荥阳郑氏的别业之中。如今也是作为天策府所在。

梁五生的长相粗豪,生的膀大腰圆,即便是深秋初冬,也没有裹得很厚重,反而是隐约能看见胸前的护心毛。

慕容三藏想到:“我说梁五哥,你我也是老相识了,我何曾哄骗过你,如今是齐王殿下亲自命我前往巨野将你招来,自然不是为了计较以前的事,你难道忘了烧皇帝的龙舟我也在场?再说了翟公的儿子翟大郎,如今也在关中太子麾下,还封了莱国公,你怕什么?”

梁五闻言点了点头,随即笑道:“如此说来,这是有好事给咱?”

慕容三藏的父亲慕容选造反失败之后,就投奔瓦岗,不久之后就率军亲自参加了袭击慕容英的行动,也正是那时候跟梁五结识。

瓦岗败亡之后,慕容三藏和翟思训等人一并归唐,常驻扎在兖州、青州,还请梁五的船队帮忙转运过粮草和军队。

两人下了马,随着侍卫亲军一路来到了正堂。

时值正午,李元徽正在跟几个商议军务的将领和幕僚一起用午饭。

午饭很简单,就是扁食,也就是面条。

用的羊肉汤为浇头,还切了一大盘羊肉,蘸着酱料味道极好。

李元徽这边正吃着面,跟朱德裕常雁衡说着闲话,见到两人来了,就顺口问道:“还没吃过午饭吧?正好一起用些。”

慕容三藏自然是熟悉李元徽的行事风格,自然也是不客气的坐下吃面。

梁五一路上也有些饿,见众人吃的正香,也不由得有些饿,慕容三藏见状顺手拉了他一下让他坐下,还小声道:“大王这人不拘小节,让你吃就吃。安心就是。”

这梁五于是也端起面碗捞了一大碗面条,这边又有侍从帮他舀了一勺浇头,梁五嘿嘿笑道声谢,然后直接吃了起来。

“呼呼”“吸溜吸溜”

梁五也是饿的,因此觉得这面和汤真是香,羊肉卤的也香,虽然冷吃但味道是真足

李元徽和朱德裕原本都在吃着,但梁五开始吃了以后,都不由的停下筷子看了过去。

梁五吃的极快,一碗羊肉汤面三下五除二就下去了,随后他想有些犹豫,其实还想再吃一碗,但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提起,正犹豫之间一抬头正看见李元徽和朱德裕看着他,尴尬的笑了笑。

李元徽道:“若是没吃饱,接着添一碗。”

慕容三藏小声道:“这就是齐王殿下。”

梁五愣了一下,“伱您就是齐王啊”

李元徽笑道:“先吃饭,吃一碗是吃,吃饱了也是吃。梁统领说是吧?”

“嘿嘿嘿,齐王说的是啊。那这羊肉能再来些不?”

“哈哈哈,去告诉厨房,再切一盘来。”

“那感情好,多谢殿下额大王.嘿嘿嘿.”

众人见这位吃的豪迈,也不由的多了几分食欲。

午饭过后,李元徽让众人先去午休,自己则带着慕容三藏和吃了五碗汤面,三大盘卤羊肉的梁五走在郑家的别业里。

梁五看着宅院内的高门大户,不由的感叹道:“大王就住在这样的地方?这宅院真好啊。”

李元徽道:“这可不是我家,咱们所在的是荥阳郑氏的别业,郑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大司农郑当时。郑兴和郑众父子是东汉大儒,郑浑曾任魏郡和上党太守,为曹魏名臣。郑泰做过扬州刺史,是汉末名臣.”

梁五闻言想了想问道:“咱听过荥阳郑氏,可是郑果郑大将军家里?”

李元徽笑道:“正是,你说的郑大将军就是此间别业的主人。”

“这郑氏为啥就辈辈高官,咱梁家就得代代打鱼为生,大王你知道的多,你知道为啥不?”

梁五这话问的,让李元徽直接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世家大族之所以是世家大族,是因为他们家里人都是读书做官的,自然想方设法也让子孙后代也读书做官,就像你如果有条船会捕鱼,也会把你的船和捕鱼之法交给你儿子吧?”

梁五点了点头:“大王说的对,是这么个理。老子传给儿子,倒是天经地义”

李元徽道:“倒是也说不上什么天经地义,不过是私心作祟罢了,世人都不能免俗,你是如此,我也一样.”

“能够摒弃私心的,大概是圣人吧。”

说到此处,李元徽的眼神看向了北方。

他很敬佩无私的人,但他自己肯定是做不到。这个家天下的大环境下,有些过于先进的东西显得格外的不合时宜。种子还没合适的沃土承载。

那需要一群不计得失,意志坚定,心如磐石的人。

至于现在,还早得很。

一代人做一代事,先把亚洲.算了,还是先把战乱结束了再谈其他吧。

想要跨过山和大海,但现在跨门槛都费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73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