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七十章瞒天过海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长安的风,在有心人的煽惑之下,终于是吹到了晋阳。

都督并州军事的魏王李孝正这一日刚从城外射猎归来,就被张婕妤派来的人告知,皇帝派人来了打探消息,你最近最好收敛收敛。

李孝正听了之后,立即表示,张阿母的消息真是来的及时,千恩万谢的同时,款待信使。

随后立即召见了几个心腹密议。

李孝正封王是跟几个兄长一样,都是在李源受禅之后,但都是王,而且魏王的封号也算是尊贵,但跟晋秦齐三大王比起来,楚王、魏王、韩王这些庶出的皇子显得是相当的势单力薄。

秦王府有护军卫士三千五百人,且是最为精锐的玄甲铁骑。

晋王府护军统辖了万余兵马,有六千蛮兵,四千氐族骑兵。

齐王府护军卫士六千余人,同样是猛将如云。

兄弟三人都各有开府的权力,并分别担任三公以及尚书中书门下的长官。

军队之中,十二卫大将军、卫将军、都督,这些统兵的将领,有几个没在三大王麾下效力过?

就现在晋阳的数万唐军,这些将领包括太原太守刘文惠在内,都是秦王晋王的旧部。

而他作为魏王,也就是只有三百护军,和几个幕僚。

待遇和威望,权力,以及对下面的军队的控制力,那都是远远不如。

十六岁的李孝正身材高大健壮,骑射功夫很好,也有些勇略,所以李源才会觉得这六郎跟二郎年轻的时候很像,对他委以重任。

若是单论骑射功夫,或许能跟二哥有一拼,但这性格和头脑,那就是一個天上一个地下了。

手下的幕僚,魏王长史韩必让一听皇帝要派人来查,立即就给李孝正出了不少主意。

其中就包括提前在道上截住长安的使者,好生款待,花点功夫粉饰一些,再准备些贵重的礼物,比如金银马匹之类,要重金赠之。

这韩必让的主意一说,李孝正就觉得非常靠谱,当即就准备开来。

尹阿鼠跟几个中官到了进了晋阳地界之后,韩必让就将几人安置好了,美酒佳肴乐曲班子美人歌舞全方位的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尹阿鼠本来就是打定了主意来的,自然是笑纳之。

直到最后几日,才带着中官装模作样的去了象征性的找几个人问了几句,什么魏王官声如何如何之类的。

而韩必让也是个很有心计的,并没有让人说什么魏王爱民如子什么之类一眼假的东西,而是说魏王经常射猎,但每次踩踏田地会让人给些补偿。

还说什么魏王出行比较爱排场之类的不痛不痒的事。

放纵属下劫掠,强抢民女之类的事情,则是一概都没有。

尹阿鼠一看这些人避重就轻,也就知道他们是有所打算,所以也就照“实”记录。

在离开晋阳之前,韩必让又亲自送来了五匹骏马,十个美人,以及不少金银器具。

尹阿鼠看到这些是喜笑颜开,暗自想到这位魏王是真会做人啊.

心中也不慢有些飘了起来,想着我外孙也是皇子,魏王对我又这么客气,我这地位这么尊贵的吗?

这魏王管一个晋阳,就能有这么大油水,这要是齐王?

嘿嘿,啥时候陛下能让我去暗访一下齐王呢,洛阳可是好地方啊,齐王那肯定得比魏王送的多吧

尹阿鼠心满意足的离去了,跟他一起来的中官和卫士,也都一个个吃的沟满壕平,一行人算是满载而归。

回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进入七月了,尹阿鼠当即就前往宫中,拜见李源,并汇报这次的差事。

李源一听,嗯?这刘文惠有点小题大做啊?

时常射猎,这不就是说明,六郎这小子时时刻刻准备出兵作战?这是好事啊,至于踩踏了些农田,还给了补偿,这还叫事?

至于排场大了些,年轻人嘛,喜欢张扬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有什么呢?

于是乎,李源的想法就变成了,这一切背后应该是秦王谋划的。

首先让刘文惠“捕风捉影”的密奏,再让御史弹劾,这些应该就是为了不让魏王留在晋阳吧?

秦王难道是想安插自己的人去晋阳?

让尹阿鼠退下之后不久,李源就作出了决断。

首先是下诏书申斥了魏王李孝正,算是口头警告,毕竟有弹劾,也有些小错,适当提醒一下不算问题。

随后对于太原太守刘文惠,则是直接贬谪,从太原太守,变成了晋阳令。

因为刘文惠是他李源的心腹,他觉得这个是自己人,所以哪怕有邺城之败,还是启用了。

但刘文惠居然背地里跟秦王勾结?

这他能忍?

理由是不能劝诫魏王,以至于魏王行为不端。

这件事虽然涉及皇帝和秦王,但却没有在朝中引起极大的风波,因为许多事没有被摆在台面上。

李二虽然对李源的处理不满意,但也无可奈何,毕竟他也不好在这件事上穷追猛打,因为魏王怎么说也是兄弟,即便情分远不如老三老四,但也是手足,如果逼迫太过,就显得没有容人之量。

而刘文惠等于是背了一个大锅啊,他甚至都不知道李源派人探查的事,就上了密扎,然后魏王是行为不端,他本人直接贬官了?

这没道理啊.

随后李源的一份密信更是让刘文惠心惊胆战,就一句话,不到十个字。“尔欲奉秦王为帝耶?”

你想要辅佐秦王当皇帝吗?

虽然刘文惠一向都支持秦王当太子,但他却一直都是李源的心腹,而这句话已经称得上是诛心之言了。

这件事,看似就这么过去了,晋阳的魏王被训斥之后还是收敛了不少,但他却嫉恨上了刘文惠。觉得这个人告自己的黑状,早晚要收拾他。

至于长安,看起来一切又归于平静,但皇帝心里却埋下一根刺。

而被皇帝支出长安小半年的晋王李三郎终于回来了,回到长安自然是先去宫中面圣。

此时,大殿内的皇帝正在逗弄着只有几岁的李元亨,尹德妃笑着侍候在一旁,下面站着尹阿鼠。

听说三郎回来了,李源急忙令人召见。

李三郎一进大殿,就眉头一皱,李源离得远,也没注意到他的表情,还笑着说道:“都是一家人,这位是国丈,尹妃的父亲,太中大夫,你应该见过的。”

李三一听这话,直接面色一寒,“国丈?”

李源这立马就知道自己失言了,因为只有皇后的父亲才有资格叫国丈,当然现在因为尹德妃得宠,所以有不少好事之人就称尹阿鼠为尹国丈,这事李源也是知道的,今天这话也只是说笑,却被李三郎拿了话柄。

看着李三郎的面色不好看,李源这边急忙挥手让众人下去了,这才解释一番自己刚才失言,这些话不要放在心上云云。

李三郎这才由阴转晴,跟李源说了会话之后就告退了。

等到李三郎走了,尹德妃这边又过来,“陛下,可是刚才臣妾得罪了晋王?”

李源摇摇头:“跟你没什么关系,不用理会他。他这个人一向就是喜欢冷着个脸,不喜欢说太多话,回头告诉你父亲,不要招惹晋王,这小子有时候连朕都不放在眼里.”

尹德妃道:“陛下说的哪里话,臣妾的父亲怎么敢招惹晋王殿下呢”

尹阿鼠的确是没有招惹晋王殿下,但却惹了另外一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7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