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八十六章天策上将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如何处置,这个直接就给李二问住了,什么处置?处置什么?

齐王的官都是您老人家给的,您现在问我如何处置?

“儿臣以为,四郎虽然执掌大军,坐镇洛阳,但并没有什么不妥之举。且大敌当前,不宜轻动.”

李二斟酌一番,还是没有立即就过河拆桥。

被立为太子很突然,非常突然,甚至几乎是没什么征兆,如果一定要说,那也就是前几日李源搞出的什么元谋功臣名单没有他。

这让秦王府之中的一众文臣谋士纷纷猜测,房乔等人进言说这有可能是皇帝要立他当太子。

但李二是无论如何的都不敢信的,但今天没想到这个太子之位,这就落在他头上了。

以至于他一众自诩沉稳,如今却也有些心神激荡。

不过李源跟他奏对问的这些东西,还是让他逐渐清醒了,如何处置齐王李元徽?

最少现在,他可还记得老三和老四力挺他当太子。

如果没有这两个兄弟之前的谋划和所表现的态度,李源愿不愿意现在就给他太子之位,那还是两说呢。所以他现在刚当了太子,即便是这太子之位是李源给他的,但他还是不会忘了兄弟们的力挺。

这叫情分。

至于李源说的,这个位置早晚都是你的,这句话他是愿意相信的。但如果说李源就是单纯因为众望所归,和过去的功绩,就给他太子之位,这他自然也是不肯相信的。

李源对他回答没什么表示,只是笑了笑,随后让他退下了。

对于儿子的态度,李源是有些满意,又有些不满意。

作为父亲,他是满意的,最起码这老二没有过河就拆桥。这几個儿子之间,最起码现在还是有兄弟之情的。

但作为皇帝,太子对代表地方势力的齐王不够重视,这就有些不满意了。

不过他现在却什么都不能说。

毕竟这才刚刚开始而已,这太子坐久了,他相信有些事不用他推动也就自然而然的会发生。

另一边,齐王李元徽回到王府之后,跟几个幕僚亲信在书房见面,坐下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大概,就是冲着咱们来的。”

独孤颍、李青莲、李淳风、高侃、常雁衡等人这会儿也都知道朝会上发生了什么,秦王被立太子了。这种大事的流传速度极快,这会整个长安就连买炊饼的都已经知道了,何况他们这些人。

但至于为什么齐王会说这种冲他们来的,他们也几乎都明白,大概是李源想要让太子势力,跟齐王府势力,相互制衡。

但秦王做了太子之后,难道真的就会立即着手对付齐王府?

李淳风立即劝慰道:“大王,秦王被封为太子,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您应该过虑了。”

独孤颍则摇了摇道,“现在是现在,日后是日后,等秦王坐稳了太子之后,他会容得下齐王殿下手握半壁天下和十万雄兵?陛下都不放心,太子就能放心?”

几人闻言全都不言语了,因为这番话有道理,或者说非常有道理。

因为利益、权利兄弟反目的太多了。

不过因为现在的情况,其实齐王府能做的并不多。因为在朝堂上,齐王府的话语权很小。

朝中有什么策略,齐王府只能被动应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这些人面露凝重之色,但也没有什么主意可出的,毕竟现在有些事还明显不合适参与。

不过就在齐王亲信们如临大敌之际,刚刚被封为太子的李二,却遭受了重大打击。

就在刚刚被封为太子之后,原本秦王府的属官,杜克明、房乔、薛收、薛元敬、苏旭等,全都调入了朝中各部各府寺,还有外放的。

而秦王府六护军,也纷纷调入了禁军和边镇效命,三千五百玄甲铁骑进入右武卫。

本应配齐的东宫属官,并没立即作出任命,同时也没有给李二配齐东宫六率。

也就是太子本来该有的属官和六率军权,并没有给配齐。

这打着什么目的,不要太明显了。李源这一手玩的其实也不算高明,但偏偏就让李二很难受。

从秦王府一经入主东宫的李二,失去了自己的积攒多年的心腹谋士,以及一支天下间最顶级的精锐骑兵部队。

偏偏李二还不能叫屈,因为你都被封为太子了。

未来天下都是你的,让你秦王府的人才都进入朝中效力,怎么了?这难道还是贬谪吗?

你都是太子了,是储君,难道还准备亲自带领骑兵吗?

所以李源给东宫从左右备身府之中各抽调了一千护卫,轮换当值,守卫东宫的防务。

但指挥、调动、管制,还是在左右备身将军手中,而不在东宫。

基本上,就隔绝了李二跟军队的直接联系。

并且,在当了太子之后,李二的所有职务,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凉州牧、京兆尹全部有权力的,没有权力的,全都消失了。

这也就等于是李二用自己的所有功业和势力,换了一个太子身份。

这种情况,别说李二了,就连李四都有些傻眼。

而李三和李四,还得到了另外的一些额外的东西。

李三得到了京兆尹,李四得到了尚书令。

此外,李源还心血来潮,发明创造了两个官职。

晋王李玄庆,授天柱上将军。

齐王李元徽,授天策上将军。

这两个官职,都是正一品,位置在三公之上,仅次于文官之首的三师,是武官之首,在十六卫府之上,可自置官署,总掌征伐。

这个任命,是在正月十三,李二入主东宫的第三天。

这两个听起来极为唬人的头衔,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象征性非常大。

仿佛是为了给这两个儿子没能得到太子之位的补偿一样。

李元徽听到这个诏书的时候,都已经傻眼了。激动的手甚至都有些抖。

你说什么?我没听错?封我做什么?天策上将军?真没开玩笑?

我是天策上将?我是?天策上将?

不过,随后,李元徽却突然冷静下来,他强迫自己平静。

这个时空里,如果李元徽没有什么成就,那么天策上将这个官职,就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因为这个官职的特殊意义和唯一性,是那个人用他的功绩来成就的。

而不是因为这个官职成就了他的功绩。

没有这个天策上将,他依然还是他,是天下英雄无敌手的李二凤。

是未来的大唐太宗皇帝。

但这个天策上将,此后能有多高的含金量,能不能成为一个经典的符号,成为他李元徽本人的专属代名词,其实都得看他自己能完成一个什么样的功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8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