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八十七章战起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刘玄机赵翊在河北角逐之际,中原颍川战场上,原本相持的局势,也开始逐渐升温成剑拔弩张。

八月,西燕的两支援兵陆续到达。

宇文涉、柴荣率领四万关中军和瓦岗诸将的一万余人,前后抵达颍川。

中原战场上的形势也发生了一下变化,在瓦岗公然上表归附,旗帜鲜明的改弦更张之后,原本驻守在梁郡的李药师为了避免被夹击,放弃梁郡,率军退至陈留、荥阳一带。

双方在兵力上,基本是平衡了。

从六月开始,也相持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面对着洛阳方面不断的催促,己方军心士气的变化,娄居士和段义弘两人也觉得不能这么下去了,必须尽快跟西军决战,因为等到秋收之后,关中就可以大规模的出兵,到时候局面可就危险了。

而西燕方面,原本是不急着应战的,但河北的形势变化也让李家兄弟多了些紧迫感。

刘玄机若是幽冀二州收入囊中,那么接下来并州在拓跋余庆死后也很有可能独木难支被刘玄机所取得。

李家兄弟在商议过后,也觉得不能接着耗下去了。

翟思训率军从东军出发,一路上过梁郡、陈郡抵达颍川战场,将军队安置在召陵之后,与慕容三藏还有一众将领十余人前往郾城面见李氏兄弟。

一路上看到西燕营垒布置得当,士卒行伍整肃,不由得感叹李氏诸子治军严谨,行阵和睦。

还没到郾城,就看到城门处的迎接队伍。

翟思训和慕容三藏两人在前,左右两边依次是程知节、徐懋功、秦伯圭、秦仲玉、陈登云。

崔孝同、齐彪、羊献果、贾雄、黄君汉。

共十二人,在城门下马前齐齐下拜。

“我等拜见三位将军。”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李二和李四急忙上前将翟思训和慕容三藏服气,并笑言道,“诸位前来归附,乃是弃暗投明之举,犹如张良归汉啊,大事可期啊,哈哈哈哈”

慕容三藏道:“我等乃是败军之将,容几位将军收容,不胜感激,此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元徽道:“我与诸位不少人都是旧交,今日来此,正好一叙旧日之情谊,今夜我与诸君不醉不归。”

“多谢将军厚爱,我等能得几位将军收留,实乃三生有幸,斥候鞍前马后,任凭将军驱驰”

李家兄弟出城相迎,接待的规格很高,几人也自然是感激涕零,连表忠心。

而对于瓦岗这伙人如何分派,李家兄弟也提前有过商议。

李二提出要几个猛将,加入他的麾下,为这次大战做准备,至于其他的不管是地盘还是兵马部曲,暂时都归李元徽管辖。

毕竟瓦岗说控制的地区,跟李元徽控制的江淮接壤,李二和李三即便是有想法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跨过兄弟的地盘去伸手。

李元徽自然是没有意见,于是在瓦岗众人到达郾城的宴会上,李二就直接跟翟思训和慕容三藏说,秦伯圭、秦仲玉、程知节这几个猛将,骁勇善战,他早有耳闻,所以想让他们加入自己的麾下的玄甲骑兵。

翟思训闻言,直接就说我本来就听说过李二凤的赫赫威名,有这种机会能跟您一起并肩作战,一定要带上我。

李二则说你是瓦岗大将,需要统领大军,加入我的玄甲骑兵是不是大才小用了。

翟思训则说这我的荣幸,瓦岗的军队可以交给徐懋功和慕容三藏来统率,我翟思训非常荣幸加入您麾下的核心战斗部队。

于是乎,翟让的儿子翟思训因为仰慕李二凤的威名和功绩以及人格魅力,强烈自荐之下,率领亲卫部曲加入玄甲军。

而余下诸部瓦岗军,则交由徐懋功、慕容三藏等统领。

随后崔孝同还被李元徽任命为参军。

总的来说,虽然瓦岗众人都被分别任用,但都是紧要岗位,完全都是要重用的趋势

随着瓦岗众将的来到,西燕军也开始进行队伍整合,准备应对接下来的大战。

从李二来到颍川之后,兄弟三人就开始对账了。也就是将麾下各部将领和部队情况,全都和盘托出,先做到“知己”。

毕竟这一仗基本上名义上是兄弟三一起领兵,但上了战场,指挥作战基本上默认就是李二来了。

其一是他作为兄长,长幼有序,指挥兄弟们天经地义。

其次就是过往的战绩。

李三一路从蜀中出兵,到跟李二一起合兵渭北,独自率军击败过宇文涉,一路上也算是战绩斐然。

李四就不用说了,几乎是独自在江淮经营起了局面,但在作战上,以防御作战为主,用兵稳健,很少有诸如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等战例。

而出道以来未逢一败,无论是面对凉州精锐,还是面对突厥铁骑,都能打出击溃战的李二,无疑是做决断的不二人选。

而经过不断磨合和准备,加之东军的屡次挑衅,出兵之日也越来越近了。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在节堂上,兄弟三人并排而坐。

虽然服色各异,但望眼过去,都是人中龙凤。

中间坐着的李二是天日之表,龙章凤姿,左边李三郎相貌雄伟,丰神玉朗,右边的李元徽则是俊秀如锦,剑眉星目。

三人皆容止可观,坐如虎踞,令人望之俨然。

堂上的众人皆是熊虎之将,一时之英。悉数之,竟然囊括了半个天下的雄才俊杰。

官职最高,作为三公之一司空的李元徽最先站起身来,看着众人高声道:“如今天下纷乱,你们诸位想必也见过了天下各地的狼烟四起,流民背井离乡,贼寇丛生,以至于白骨累累.洛阳伪帝慕容鞅,杀兄夺位,罪大恶极,又顽抗天兵,我兄弟三人,奉天子与唐王之命,率大军讨伐无道,在颍川已经相据两月有余,贼寇越发猖狂,而我军养精蓄锐久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明日,就是我军与敌交战之日!”

“诸位将军来自天下各方,关中、陇右、巴蜀、河西、江淮、青兖、中原.,但不管你们是谁的部将,明日沙场之上,皆由我兄弟号令,我兄弟三人,份属一体!我兄长之号令,就是我之号令!而我之号令,亦是我兄长之号令!”

随后李二也站起身来,扫视了众人一眼道:“诸位,此战关系重大,此战若胜,洛阳可定,洛阳定,则中原可安,中原安,则天下混一之日不远矣,为四方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诸位需尊我军命,以令而行,勠力同心,不得有误。”

众人齐声应道,“谨遵大将军号令。”

颍川这场大战,在经过第一阶段的攻营,第二阶段的相持之后,也终于进入到了第三阶段。

全面交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2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