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零六章得失利弊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慕容鞅回去的路上,一直都些恍惚。

他知道冯谨作为内侍令,耳目灵通,却没想到他召集心腹议事,这么短的时间内冯谨就知道了。

隐隐还透露出一些话,好像是知道他们交谈的内容。

这让慕容鞅很慌张,直到转身走出去很远,才想明白,他会见段氏兄弟和李元徽等人,这种事绝对瞒不过这种老狐狸的眼睛。因为整座行宫的一举一动,冯谨都会一清二楚。

但当时堂上几人的言语,冯谨却绝不可能知晓。

即便如此,冯谨仍旧能猜到他们这些人大概说了些什么,并且知道慕容鞅这次来肯定是听从了其中某人的意见。

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确认慕容鞅不会乱来。毕竟是皇家,父子相疑是常有的事。

另一边,张家。

张坚跟刘玄机、老朱喝的很尽兴,但都没喝多,因为他们担心李元徽这边外一有什么事,找到他们时因为酒醉再误了事。

散场之后,就把两人安排在一间幽静的院里,让他们好好休息,若有什么需要直接吩咐仆役便是。

安顿好,张坚也准备回去休息,来到堂上却正见到妹妹九娘和堂妹十四娘,两人坐在堂上一言不发,是针尖对麦芒。

张坚见到两人,是一个头两个大,旧友重逢的喜悦就此消散了。

“十四娘来了。”

张林有十几个儿子,其中长子、二子、三子、五子都是嫡出,为了避免儿子们在他死后争夺家业,早早就把大块产业给几个嫡子分配好了,余下的庶子也都分了田产店铺,当然跟嫡子是没法比。

张坚的父亲是老二,前几年已经亡故了,但是该分的家业都分给了,现在住的园子就是其中之一。

堂妹张十四娘的父亲是张坚的嫡亲五叔,张共烈。江都人称张五爷,张坚的性子跟他五叔很像。张共烈急公好义,有任侠之气,在整个江淮地区也是有赫赫有名的,江湖绿林的好汉,地方豪强,乃至于水匪山贼,都得尊称其一声五爷。

而张坚在兄弟之中行三,又是张五爷的侄子,性情相同,乐善好施,好打抱不平,所以都称其一声“小三爷”。

叔侄两人关系很亲近,但张坚的妹妹张九娘和五叔家的妹妹十四娘却是水火不容。

以前在都在老宅住着的时候就是针尖对麦芒,现在也是一见面就让周边人觉得温度下降。

上午其实就是十四娘的马惊了,本是无意的,但谁知道就偏偏奔着九娘去了。

“三哥,今天是我不好,让九姐受惊了,我刚才已经道过歉了,听说今天助我的郎君是三哥的朋友,我想跟他当面道谢。”

张十四娘的语气倒也很诚恳,张坚闻言笑道:“十四娘倒是不用如此介怀,这几位都是我的好友,都是豪杰之士,心怀宽广,你也不用太放在心上。我自会招待他们”

张十四娘道:“那怎么好呢,还是要当面谢过才行。”

张坚道:“额,既然如此的话那就改日等李郎君来再说吧,刘兄倒是在府上,不过歇息了。忘了跟你说了,李郎君如今是平南将军,事务繁重.”

张十四娘闻言有些惊讶,“平南将军?是今日救我那个少年郎?他才多大年纪啊”

张坚闻言笑了笑:“李郎君虽然年少,未及弱冠,却是唐国公家的嫡子,出身陇西李氏,是名门望族,还是当今晋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曾在邙山之战射杀敌将,力挽狂澜,后又在弘农擒杀杨巡,被封为邺县侯.前些时日收复寿春时立下大功,又被加封平南将军,位列三品。已经是朝廷重臣了,李郎君出身贵胄,却平易近人,心胸宽广,能与其为友,真是我张三的荣幸。”

不过一旁的张十四娘脸色直接暗淡下来,因为她听到了驸马都尉这四个字的时候心里就凉透了。

原来,他已经成婚了啊,妻子还是公主.

另一边的张九娘也有些失神,不过很快回过神来,心中同样有些黯然。

张坚虽然看着粗豪,但看着两个妹妹的表情也多少看出些端倪来。但他又不能好直接说你们别惦记了,人家有家室了。

只是想着以后还是尽量不让她们与李郎君碰面了吧。

而李元徽从吴王的居所离开,没有回张家园子里,而是回了自己所乘坐的五牙大舰上。

因为这艘船上都是有他的部下,六百骁果军士卒。

敏感时候,没什么比在甲兵堆里更安全的了。

倒是不明就里的刘玄机和老朱还在张家吃香的喝辣的,李元徽也没叫他们回来,也是怕走漏风声。

毕竟慕容英病了,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如果他病死在江都,那真的立刻就是天下大乱的局面。

太子在洛阳,郑王和梁王在青州平乱军中,皇帝身边只有一个吴王慕容鞅。

但别忘了,这一年里,已经有四位宗室先后涉及谋反,这还是慕容英活着的时候。

若是慕容英死了,那又会是什么情况?

眼下慕容英连续拔除了慕容旭、慕容简、慕容安国这三位宗室,全天下的所有心怀异心者,都被这种雷霆手段震慑。

如果慕容英能够保持这样的水准,不在搞事情,不在肆意浪费民力,那么五年之内,很有可能会让天下安稳下来。

毕竟如今大燕朝廷虽然各处都是民变,但若是剿抚得当,不放任这种形势继续恶化,其实并不足以动摇根基。

可若是各地的刺史、都督全都举起反旗,那这个大燕真的就没有回天之力了。

从利益上来说,慕容英如果死了,慕容鞅能够继位,李元徽肯定是能够成为新皇帝倚重的柱石。

若是诸子夺位的混乱场面,那么收益者可能就是地方的大员们,其中肯定也有李家一杯羹。甚至可能让李家整体上一个大台阶。

可李元徽还真的有点惋惜,慕容英这个老丈人其实还算不错。除了晋阳那档事。

他也想看看,不摆烂的慕容英,能不能从头收拾旧山河。

至于李四自己也是需要时间的,真给他几年时间经营,淮南和庐江、广陵三郡到时候说不定就姓李了。

到时候慕容英一挂,若是没能让天下安定,自己跟老爹还有二哥三路齐发,打天下也不是没机会。

二哥在陇西,少说也能扯起上万兵马,毕竟那可是李家祖地,郡望所在。以他的能力,占据陇右诸郡应该没有疑问。

然后老爹率益州之士出秦川,有二哥在陇西策应,取关中易如反掌。

李四进能北上直驱颍阴,退也能南下收江东。

但要是慕容英现在就挂了,他就没时间经营淮南了。而且老爹也才去益州几个月,也需要时间。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还是希望慕容英在坚持坚持,当然也别坚持太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1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