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六章积善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出了宫门,李元徽倚在车楼里沉思起来。

十六岁的镇南将军、又加了扬州都督。即便是皇亲国戚也有些离谱,离大谱。

在大燕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汉人士族出身的大臣能做到这个位置上,平均年龄都得四十左右。

鲜卑豪族要少一点,也得三十五六。

就算是宗室,皇子亲王,能在十几岁就封为重号将军,还加一州都督军事,寥寥无几。

而李元徽这个异类,你要说他功劳多大呢?好像也就一般。

能力多强呢?好像也一般。

出身倒是算不错,但跟他同样出身的洛阳长安加起来怕不是几百上千。

同样是驸马的征东大将军高晃,是二十九岁才被封为镇东将军、都督青州军事。

即便是身为亲王的夏王慕容麾,也是二十三岁,才得到都督冀州军事的职位。

要不是这大燕快玩完了,李四都有点怕自己最后封无可封了。

不过这江东的曹元静也确实是有点猛。

直接趁着大燕朝廷无暇南顾的机会,将建邺拿下了。

建邺拿下之后,有吴郡、会稽这些大族的支持,江东基本上已经是姓曹了,不过是时间问题。

大燕的中军精锐都被慕容盏拖住了,没有可能去南下收复江东。

江淮地区李元徽现在撑死了也就两万多人,且水师也才几千人,能动用的也就百余战船,就靠这个想要南下灭魏.嗯换二哥来都悬。

即便是有大刘和老朱这两个绝世猛人,也难顶。

回到家中之后,李元徽把事情跟几个幕僚交代之后,一个个都喜形于色。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李元徽跟这几个幕僚也算是有了些了解。

各个都是聪明人,基本的局势都会看,但侧重点不一样。

李青莲长处是出谋划策,放眼全局制定战略方针,文笔也很出众,军中发布的政令都是他撰写。

谢巽行事比较周密,事无巨细,总揽幕府之中的各项事务都得能处理的井井有条,能裨补缺漏,能当大管家。

张抚,在屯田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强大的管理能力,搞后勤是一把好手,适合做地方官,另外还兼通军略,行军布阵,安营扎寨都能安排到位。

另外留在淮南的几个:郭风和是全才,军政兼修,处事果断,毕竟人家之前自己就是雄踞一方.

曹策,六边形战士,什么都能干。

余下的也没什么值得拿出来说的。

因为军情紧急,李元徽也决定尽快返回江淮。

按照规矩,将帅外任,妻儿家小都是都是留在京城的。

慕容佳音因为身份特殊,倒是可以跟着李元徽南下,但尚且有孝在身,所以还是没跟李元徽前往江淮。

对此李四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慕容佳音要是跟着南下,有些事做起来可就不太方便了。

这次回江淮可是要“高筑墙”“广积粮”,招兵买马,积蓄实力。

虽说是奉命行事,但自家说自话,这兵是给慕容家招的还是老李家招的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有慕容佳音在那边,行事说话都得加老小心了。

要是她不在那边,那就完全可以放飞自我了。

有多少粮食,李四就敢招多少兵。

两日后李元徽在陛辞之后,就迅速率军南返。

郑善道朱兴宗等人率步军刚赶到洛阳才几天,就得紧接着南下了。

不过好歹是让众人见了见世面,这天下第一雄城洛阳,是个什么光景,终于是见识到了。

回去的路上,李元徽除了赶路之外,也开始和幕僚和部下们开始商议新一轮的扩军计划了。

大江下游的消息传到上游,虽然是逆流,但也不比洛阳慢多少。

成都方面众人得知消息之后,也是吃了一惊。

“这曹元静好生厉害,建邺既下,江东恐怕不日就会落与其手,四郎那里怕是不好过了。”

李源背对着众人,望着节堂上悬着的巨型舆图,很是担忧道。

虽然入蜀不过一年有余,但李源已经能完全控制蜀中的军队,并且得到了不少蜀中大族的支持。

之前在蜀中为祸的几支流寇,也都被剿灭殆尽。

在加上他还接收了李神符镇守蜀中数年的人脉,所以如今蜀中几乎是李源说了算的。

“唐公,李将军这时节想必已经率军去洛阳助战了,即便江南巨变,也影响不到洛阳。唐公不必担心。”

幕僚刘步轩在一旁拱手劝慰道。

李源摇头叹气道:“我自然是知道四郎此刻应该在洛阳,但江淮有事,北方战事又吃惊,四郎恐怕还是要回江淮抵御江东侵袭。四郎年少,未及弱冠。而曹元静是经年老贼,凶悍之徒,不能不忧虑啊。”

倒是一旁的李三郎一脸轻松道:“阿耶何必忧心?四郎行事,一向稳重,又有刘玄机这等猛将相助,我料四郎必固守城池,积蓄粮草,不会贸然出战。倒是朝廷估计不日就会下达诏书,催促益州出兵关中,汇合陇右、河西之兵马,以支援长安。长安路远,蜀道难行,阿耶当命各郡准备好粮草,运抵汉中,以备军用。还有就是,长安远徙过来的官属怕是有数千人,算上他们的护卫仆役,足有数万,这些人需要安置在何处,尚需阿耶跟各位仔细斟酌。”

李源听了李三郎的话,更是眉头紧锁。

是,老三说得对,不用担心老四了。

但需要操心的事,还是一点不少好嘛?

李源想了想然后道:“传令给汉中郡,随行流民都安置在汉中,若是那些避难的官属愿意在汉中落脚,就让汉中太守准备好田宅,不可怠慢。汉中若是能分流一些,入蜀之后,就让他们在绵竹、雒县和成都城分别安置。不可使其众人有衣食之忧,要以礼相待。若有宗室、十姓高门和鲜卑贵戚,都把人安置在成都.”

“若有要前往洛阳的,就命周边郡县沿途路护送,所有耗用,各郡县斟酌供给。”

长安贵胄们西奔入蜀,对于李家来说,收容这些人,这事办好了那就是让如今洛阳庙堂上的几乎所有大人物都得记在心上的一个大人情。

再不济也得对李家心生好感和善意。

至于这些最后起到什么作用,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1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