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十五章广武之围(六)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损失了数千控弦之士,这种程度的战损对突厥人数十万大军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对于整个战场态势,似乎也没什么太多影响。

但双方士气却呈此消彼长之势。

崞县、广武两城虽然尚不知道城外的具体战况,但也能明显感觉突厥人已经有些疲态,攻势渐消。

就在子于原首战结束的几日后,洛阳方面的援军在右将军普姑苏的率领下赶到忻口战场,同日赶到的还有青州都督高晃。

一日之后,卫王率关中援军赶至。

原本显得很富态的身躯,已经清瘦了很多,虽然走起路来还是健步如飞,但脸色看起来有些蜡黄。

卫王慕容定的到来,除了带来了近七万大军以外,最重要的是整个勤王大军都有了主心骨。

慕容英在离开长安以前,特意命卫王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可以节制天下兵马。

在加上他的威信和声望,皇帝都比不了。

有了主心骨的联军,自然也不一样,不过赵大和赵二两兄弟的谋算是落了空,卫王虽然已经近乎风中残烛,但却并没有委任他人调度大军,而是亲自坐镇中军。

指挥近二十万兵力,以泰山之势,压向了崞县。

崞县方面的突厥人看到燕军的阵势,不敢出击,固守大营的同时,也向广武告急。

与此同时,始毕可汗阿史那土吉世也受到了一份来自王庭的密信,言称突厥西部可汗达头得知这边的动向,准备冲阴山王庭下手了。

老家要被抄了的土吉世立即下令,全军开拔。

而崞县这边,联军已经开始攻营了。

花了半日的时间,赵大和宇文涉两部轮流负土,顶着突厥人的箭雨把突厥大营外的壕沟,填平了两段百丈宽的通道。

就在准备用重装步兵攻营的时候,突厥人开始全线撤退。

崞县之围,不战自解。二皇子慕容盏亲自出城拜见叔祖卫王慕容定。

赵大、宇文涉、高晃等众将皆请求追击,顺势解开广武之围。却被慕容定压了下来。

严令各部不得擅自追击。

三日后,突厥全线撤军,广武城内的所有大燕军民全都热烈的欢呼起来。

李元徽也长出了一口气,有惊无险。这样的结果,很好。

一日后,勤王大军赶到了广武,圣人又恢复了往日的威仪和神采,身穿十二章华服头戴冠冕亲自出城郊迎勤王大军。

但这场郊迎,却发生了谁都不曾想到的变故。

广武城南门,皇帝站在云罗伞盖之下,两边是打着仪仗的金吾卫,没了突厥人的威胁,这支全天下最为光鲜亮丽的军队又又恢复了往日趾高气扬的状态,各个站的笔直,挺胸鞠肚,高昂着头。

勤王大军在城外安营,卫王带着勤王诸将面君。

走在最前头的卫王慕容定在下了马之后走的很缓慢,往日挺拔的脊背也微微有些驼,仿佛丝毫没有在意等在前头的是大燕皇帝。

而慕容英也没有任何的表示,就站在原地等着,看着行动迟缓的皇叔脸上也没有任何的不耐。

终于,仿佛是特意慢走的慕容定终于走到了距离他只有十步远的距离。

他看着早已年过不惑的天子,眼前却突然浮现出一個英姿勃发的少年人模样。

三十多年前,他曾经带着这个少年人练习骑射,教他兵法。

那个少年叫做...

“阿英。”

慕容英很久没有听到这个称呼了,这算是他的小名。

从先皇去世,甚至更早开始,就没有人称呼他了。

一时间他竟然忘了应答,随后他就看见不远处的老人,直直的栽倒下去。

慕容英看着眼前的一幕,直接呆住了,张了张嘴,浑身有些颤抖,却没说出什么话来,就好像看见一座高山,崩塌在他的眼前。

本来站在他身后的齐王慕容据,第一个冲上前去,完全不顾什么礼仪。

直接抱起老人惊呼道:“叔父,叔父...”

原本的郊迎大典立刻乱做一团,慕容英终于也缓过神来,“太医,太医...”

慕容定直接被抬入城中的宅院,太医也立即过来对他进行救治。

这位老人戎马半生,从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兄作战,打了大半辈子的仗,爬冰卧雪,宵衣旰食,如今已经是风烛残年。

若是安心修养,或许还能多活数月半载。

但是当他知道慕容英被围广武之后,立即集合长安所能调集的所有军队,拖着病体带兵勤王。

一路走来,心血也耗的差不多了。能坚持到广武,已经是在强撑。

慕容定昏阙了一夜,太医用药行针,最后才勉强让他醒过来。

已经到了弥留之际的老人,只让慕容英和慕容据两兄弟留在身边。

“圣人,我应该是要去见太祖和先帝了。”

躺在病床上慕容定脸色红润了许多,应该是到了回光返照的时候。

慕容英此刻心中却是极为的不安和惶恐,他坐在榻上,紧握着叔父的手,“叔父,您肯定会没事的,我已经让太医看过了,没事的...”

慕容定存在的意义,算是大燕王朝的定海神针了。

有他在,即便小有波荡,也能很快平息。

有他在,那些心怀野望的宗室也不敢表露。

有他在,慕容英就有底气面对天下蜂拥而起的义军。

但今日,他好像就要走了。加上前些日子被突厥人围城的余悸,慕容英很慌乱。

察觉到慕容英心态的慕容定却没工夫安慰他,只是留下了自己最后的叮嘱。

“太祖爷当年带着我慕容氏的族人从辽东一路打下了中原,我有好几个兄长就是那时候战死的,我能活到现在,还有什么不满意呢?唯一还不放心的就是大燕的江山,圣人你聪明果断,但太过自负了,魏宣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要牢记汉魏的教训,不可丢了我慕容家的天下...”

若是旁人这么说,慕容英恐怕早就大怒了,会直接让侍卫拖出去砍死。

但是作为他的长辈,他的叔父,一路扶持他的人,他此刻只有无尽的惶恐,像是最大的一座靠山要崩塌了一般。

他没有任何的愤怒,而是真的用心在听叔父的临终遗言。

“皇叔,我知道了,你也得好起来啊...”

“好了,何必做此态,慕容家的男儿,流血不流泪...”

“皇叔...”

“阿据...”

“叔父我在这。”

站在一旁的齐王慕容据,也是泪流满面,泣声应道。

“阿据,你要用心辅佐圣人,他是你兄,不可有异心。阿英,你也要信任阿据...”

“好好,我知道了皇叔。”

“阿英,克邪小儿呢。”

“就在外面,我现在就唤他过来,冯谨,让伐折罗过来。”

站在门口的内侍令冯谨急忙把六皇子慕容克邪领进屋子,只有六岁的慕容克邪也哭的泣不成声,跑到慕容定的塌前,童言无忌的说道:“十二阿翁,听说伱要死了,你别死好不好啊...呜呜呜...”

慕容定笑道:“哈哈哈,这我说了可不算啊...克邪小儿,给我唱个歌吧,敕勒歌,好不好。”

慕容克邪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带着哭腔唱了起来。

“嗯,呜呜呜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六岁稚童的歌声中,大燕柱石卫王慕容定含笑而去。

庭院外面等候在此宗室大臣和文武百官纷纷伏地而拜。

人群之中,李元徽抬头张望了一眼,仿佛看见不远处有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冲他点头微笑,然后随风消散。

一个人的落幕,却成了一个时代开端。

天盛十二年三月,卫王慕容定薨于广武,天下始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4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