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五十八章北上西进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却说宴席散了之后,老朱和常雁衡,张坚张镇恶以及徐乾德,小舅子郭兴等一众人回了营帐,又拿出了酒来继续喝,毕竟那种陛下亲自主持的庆功宴,众人喝起酒来也不放开,所以才有了这第二场。

酒桌上老朱神志看着众人道:“我等皆受齐王之大恩,齐王的事,就是我等事,不知道诸位,意下如何?”

“朱兄之言,就是我等之心意,若有敢负齐王者,我常雁衡第一个不答应”

除了老朱这边,瓦岗的慕容三藏和黄君汉等人也聚在一起。此外还有于仲亨和窦氏兄弟等人。

这也代表着李元徽麾下的几大派系。

江淮系,降将系,以及亲朋旧友。

此外,江淮系也有山头,其中张氏兄弟算是外戚,天柱山诸人,以及老朱为首的淮西武夫们。

众人虽然各有谋算,但有一点,齐王府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利益。当然,如果是皇帝亲自下场拉拢,那情况会不会发生变化,就很难说了。

另一边,在李源来到晋阳的前后,刘玄机在代郡雁门一带遭遇突厥人的阻击。

突厥始毕可汗率二十万人入侵河北,又派遣兄弟吉利小可汗率领十万大军在代郡阻击燕军回援河北。

有余井陉已经被唐军威胁,代北通往河北的路如果在被切断,那刘玄机就要面临被困死的局面了。

不过刘玄机派遣的前军,在他还没有率大军赶到代郡之前,东方狄、韩珪、娄代文、拓跋天穆、斛律明月等将领所率的前部骑军就已经跟突厥人纠缠多时了。

而被截断归路的燕军,也被激发的极大的战斗力,刘玄机率步骑十万,稳扎稳打,在代郡平舒县境内与突厥吉利可汗率领十万铁骑遭遇。

而东方狄韩珪拓跋天穆等人,极力压缩突厥人可以腾挪的空间,双发只能在狭窄的山谷之间作战,突厥人数战不利,吉利不敢怠慢率领大军让出了代郡退往幽州,跟兄长始毕可汗汇合。

而北燕大军在夺回代北之后,稍作修整就继续向幽州方向挺进。

于是局面就变成了刘玄机要去截断突厥人的退路。

而这时候吉利在幽州境内也知晓了刘玄机的回军的消息,迅速召集各部准备从右北平一带退出幽州。

大唐方面想要坐看北燕大军在幽州跟突厥人大战一场打个两败俱伤的谋算也是落了空。

突厥人在刘玄机大军赶回去之前就撤离了,但是却把幽州北部祸害了够呛。

不过大唐还是坐收了渔翁之利,得到了晋阳这个战略要地。

李源在晋阳待了几日,在宣布将拓跋浚召入朝中之后,又将他之前统率的军队,分成几个部分,分别交由他的兄弟拓跋辞,叔父拓跋羽,以及奚干、侯莫陈遂等几個鲜卑酋长统率,并且让他们分别驻守在晋阳、新兴以及河东、乐平等地。

委任外甥王翊为并州刺史,但都督并州军事一职,则是交给了六子,魏王李孝正。

这个人事任命,多少是有些出人意料了。

皇子亲王出镇地方,为都督一州军事,倒也没问题。

但晋阳真么个险要的地方,放着秦王、晋王、齐王不用,让只有十七岁的魏王李孝正来坐镇,这是要闹那样?

对此,不少朝臣都劝李源,说魏王太年轻了,虽然骁勇,但缺乏经验,晋阳又是好不容易拿下来的战略要地,因此需要慎重。

李源说对,所以留下镇守晋阳的部队,是他亲自从左右卫和左右金吾卫之中挑选了三十个折冲府,共三万余精兵,又留下张平高和高政会两个心腹将领,同时启用了邺城战败的刘文惠为太原太守。

同时,李源还拿老二老四举例子,说什么秦王十八就夜袭枹罕名扬天下,齐王十六就是重号将军坐镇江淮,现在魏王也十七了,难道不能跟他两个兄长一样为国分忧嘛?

这能让大臣们怎么说?秦王和齐王这种人杰难道你们老李家还能量产吗?

很明显,李源是准备把并州抓在自己手里,所以不光是并州都督没有在老二老三老四中间挑,就连镇守的大将和地方官,也全都是用的自己嫡系,没有三王手下的精兵强将。

李元徽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的,他对并州一点兴趣都没有,就算留他在并州他都得推辞。

不过李源到底是清醒的,保留下李元徽都督关东诸州军事,陕东道大行台的职务,仍旧坐镇洛阳。

经过大半年的对峙、鏖战,大唐取得了晋阳之战的胜利,完成了对北方最为重要战略要地的占领。

但同时,晋阳之战的胜利,其实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死伤数万,关中和洛阳都调集了海量的物资进行支援,大唐最能打的武将几乎全员到齐了,堪称是全明星阵容。

这才是靠了突厥人在背后点火才拿下晋阳。

而目前大唐和北燕在河北河东一带的形势,依旧很焦灼。

晋阳虽然被拿下了,但井陉还是在燕军手中,并且重兵把守。也就是说,大唐目前也并没有完全得到并州。

其中太原、西河、河东、新兴、乐平五郡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唐军控制下,而燕军则具有上党、雁门、代郡。

偃旗息鼓,也只不过是暂时的停战。

北燕目前依然雄踞河北二州,战略上虽然看起来有些吃亏,但实际上大唐想要灭掉北燕夺取河北,也依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目标。

晋阳之战大唐胜了是因为完成了战略目标,但战场上却没有真正的击败燕军。

燕军退兵,但还保有了大军,可以跟大唐继续周旋下去。

所以李源在拿出一个颇为不靠谱的任命之后,依然让齐王李元徽坐镇洛阳,继续负责跟河北的战事。

毕竟论长期的对峙,对地方的经营,和整体的战略相持,这些无疑是李元徽最为擅长的作战风格。

洛阳和整个中原地区,因为战乱的原因,社会组织和生产都收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每个几年时间根本恢复不了元气。

武德二年这场晋阳之战,为了支援前线,李源又再度把中原和洛阳周边的抽血抽的怨声载道,这一些都需要李元徽来平息。

甚至河东地区,同样是民怨沸腾。

这对于刚刚立国的大唐来说,绝对不是好事,因为一个新生政权如果得不到人心归附,那就是无根之木。

所以李源在跟几个人儿子商议的时候,也说了准备在武德三年进行减免税赋,好让治下民众能够休养生息。

并且最好未来几年都不要想着进行大规模破的用兵。

这点几人都没有什么意见。

腊月中旬,李元徽先是送李源回关中,一直到河东。随后才带着队伍从轵关返回洛阳。

齐王府女眷和不少将领的家眷都在年中就已经搬到了洛阳,毕竟未来几年齐王可能都不会返回江淮,战略重心已经发生偏移了。

此外,洛阳的富庶和繁华,也同样吸引着不少江淮人士。洛阳是开门献城,所以城内没收到兵祸,这就让前朝大燕东都的繁华得以保留下来大半。

虽然有不少贵人因为一些原因而搬去长安,但洛阳仍旧是比起长安还要雄伟的大城。

并且李元徽也是准备把洛阳当场重要的根据地来经营,可以是大唐的北上重要依托,也能成为他李元徽西进的重要据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0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