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一十三章诱之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雍榆城内,刘玄机所在的中军大帐里很是暖和。

一众幕僚分别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处理各项事务,汉王刘玄机一个人坐在桌案后面看着书。

读书的习惯还是李元徽当年你灌输给他的,后来成亲之后,李王妃更是督促他多读书,增长见闻。

到了如今,他对于读书已经完全是自发性的了。

而随着他看的史书、兵书,看的越多,就越觉得这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

从《春秋》《史记》《汉书》《三国志》《魏书》.这些东西是越看越通透。

难怪这些读书的人有这么多见识,一切都好像是有迹可循的一般。

就比如他现在所读的《三国志》,其中有很多人物都听李元徽和李王妃讲过,但自己看的时候,又是另一个模样。这慕容英的几个儿子,其结果跟袁绍的几个儿子何其相似?由此,刘玄机也想到另一件事,就是这李家兄弟,能不能也学学袁绍的几個儿子?这几人要是斗一斗,这天下那就是白送咱老刘家的一样的。

不过他也知道,打天下的事,不能光靠对手犯错。

曹操那是在官渡之战拼命打出来的生机,要是官渡输了,那他根本就等不到袁绍病逝,更等不到袁家诸子内乱。

所以第一点,要能打的赢。

第二点,要能活的够久。

得能做到这两点,才有机会去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夜袭乌巢,那是拼命打的。追兵不到背后都不管他!

“袁绍一世英雄,可惜诸子不成器啊若是袁家诸子和睦,还有魏武什么事呢?”

想到这,刘玄机发出一丝感叹,而几个幕僚闻听此言也都停手中的事务,抬起头来。

“太尉莫非是在说李唐皇室的齐王兄弟?”李元忠率先问道。

刘玄机道:“袁绍病逝,其诸子合力之时,尚且能抵御曹操,而一旦诸子生乱,则袁氏败矣,远的不说,就说这昭武帝诸子.”

王思政却道:“太尉所言,甚至道理,但袁家诸子,却远不如李唐兄弟,我观自古帝室,未尝有才俊如李唐之盛,但过犹不及,李家兄弟未必能始终如一,大王可静观其变,早晚必有事端.”

刘玄机闻言点了点头,对于王思政的话他也是很赞同的。

有些东西就是天性,是人就免不了天性的控制,你们兄弟几人就真能放下利益的纠葛始终如一?齐心协力?

我不信。

但你们要真这样,那输了也没办法。

这边几人正有感而发,就有亲卫送来情报,直接递到了刘玄机的案前。

展开一看,刘玄机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拍案道:“这大唐皇帝他日我若能有洛阳,必是李公赠我.”

随后,刘玄机把情报传阅了一下,几个主要幕僚看过之后,神色各异。

李元忠面上比较严肃,“李源发兵十数万,气势汹汹,可谓来者不善啊。我军还是要做多些准备,不如退往邺城接敌,更有把握些。”

王思政却摇了摇头道:“依我看,却未必是冲我们大燕来的,说不定”

刘玄机道:“这就是冲着李四去了,想不到啊,哈哈哈,我本以为他们会兄弟不和,却没想到父子之间,也是如此,这样一来,李四恐怕要被他老子带回关中,哈哈哈,不管接下来是谁在洛阳,还能比李四更难对付吗?”

刘玄机的嗅觉很敏感,在看过李源将要率大军东巡的消息之后,就知道这其中肯定是有猫腻的,随后他就想到了目前大唐局面和李源的处境。

哪怕换上李二跟他对线,他也浑然不惧。但跟李四对阵,他是真有些心虚。

就是你明知道他会做什么,但你就是拿他没办法。

但现在看来,李源应该是要把李四带回关中,不然他带着这么多人马,图啥?

难不成真是北伐的?

一直默不作声的凌敬却突然道:“退兵,是一定要退兵的,但什么时候退兵,却是可以选择的.”

刘玄机道:“凌参军请说。”

“属下以为,太尉应该在李源入洛阳之后退兵,并且一定要放出风声,说我军是因为惧怕大唐皇帝的威名,所以退兵.”

“你的意思,引诱他攻打邺城?”

“然也。”

刘玄机听完了主意之后,脸色开始变得严肃起来。

这算是骄兵之计。引诱他们深入河北,李源若是能率大军攻打邺城,便可据坚城而守,消耗唐军锐气。

所谓避其锋芒,击其惰归。

“好谋算。”刘玄机想了想之后,赞叹道,随后话锋一转道:“可唐帝李源,也不是智术短浅之辈,未必就会按照我们的想法来攻邺城”

凌敬点点头:“所以,还需要我们,示敌以弱。退兵之前,还需要几场失利,这样李源就会觉得我军战力不过一般,而唐军有利可图,而之所以李四与我对峙良久,不过是想要自重.”

刘玄机听了这计策之后,神情愉悦,“此战若能胜,凌参军居功至伟啊。”

“凌某不敢当太尉如此赞誉,现在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若能施行,也得靠太尉居中调度,将士们依令而行,我哪里敢谈什么功劳呢?”

刘玄机笑道:“有劳心者,有劳身者,缺一不可啊.”

此时燕军和唐军上下,尚且都不知道李源将要东来的消息,但有些变数,却来的让人猝不及防。

刘玄机这边正带着燕军主力跟唐军对峙,北方的突厥又不安生了。

漠北的雪格外的大,甚至形成了白灾,草原上的牧民冻死了非常多的牛羊马匹。

而一般这个情况下,他们做的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南下去抢。

不管是唐还是燕,该抢就抢。为了能让自己活下去,也顾不得其他了。

刚过了腊月,临近年关,大唐的陇右、北地、上郡、凉州,北燕的幽州右北平、辽西一带,全都遭遇到突厥人的入侵。

这种情况之下,刘玄机无可奈何的只能放弃所有计划,退兵。

率领精锐骑兵返回幽州驱赶突厥人。

而关中方面,李源见到这种乱局,也是头疼的很,无奈之下让太子出山主持防务,以期不要影响到年后的东巡之行。

李元徽得知突厥进犯和刘玄机退兵之事,当即就派出骑兵追击,燕军方面因为大队骑兵被刘玄机带走,所以大部分只剩下步卒,缓缓而退,负责统率余部的刘长民,一路上严防死守不敢丝毫懈怠的退到了邺城,始终保持着严整的行军队列,加上邺城距离双方的对峙的战场上也只有百里左右,所以唐军也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战机。

转眼间,武德四年就过去了。

武德五年,正月十八。在太子殿下主持军务之后,突厥人并没有能对大唐核心的关中腹地造成什么影响。

而大唐皇帝李源也按照原计划,在过了上元佳节之后,就带着大军东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9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