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七十五章一语惊醒梦中人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长安,延康坊,宰相裴弘德宅。

作为宰相的裴宅,富丽堂皇,装饰华丽,极为考究。

作为宰相之一的裴弘德,出身河东高门闻喜裴氏,从昭武帝慕容英当政时期,就是非常受信重的心腹大臣,历任太子洗马,东宫左庶子,中书侍郎,御史中丞,再到宰相之一的尚书右仆射。

如今昭武帝已经故去五年多了,长安、洛阳,皇帝换了又换,裴弘德也从左仆射换成了右仆射。

还是宰相,如同朝堂不倒翁。

刚刚年过五十的裴弘德因为休沐,难得所以在家中休息,坐在榻上看着近来长安流行的话本。时值夏日,正是天气炎热之时,除了几个摇扇的侍女,塌旁还摆放着冰块消暑,极为自在。

这边正翻看着话本,府中管事急忙过来禀报。

“家主,唐王驾临府上,已经在前厅了。”

若是旁人闻言,必定急忙上去待客,不过裴弘德却没有丝毫惊慌,合上话本道:“请唐王到后堂叙话,吩咐后厨,准备些餐食,将冰镇的西域的葡萄酒取来。”

随后就穿着家居常服出了后堂来到庭中,迎接整个长安城最有权势的人——大丞相、柱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唐王李源。

“拜见唐王。”

“裴公无需多礼,今日贸然登门来访,做了恶客,还请裴公不要见怪啊,叨扰了。”

“唐王如今身负社稷之重,能屈尊前来,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啊。”

两人互相拱手见礼,随后裴弘德将李源引入堂中叙话。

“自从回到长安之后,还是第一次来到裴公府上做客,府上造型雅致,风景宜人啊。”李源坐在堂上,喝了一口茶之后,看着左右的陈设和布置,处处透着富贵之气,典雅之风。

裴弘德则笑道:“唐王过誉了,我不过是驽马恋栈豆,如唐王心念天下之大事,自然不会有我这种闲情。”

“哈哈哈哈,裴公客气了,你也是宰相,社稷之事,还请裴公不要推脱,昭武帝时候,裴公屡献奇谋,智计百出,如今之国事,还请裴公勉力啊。”

两个老狐狸在几句话之间,就进行了一番言语上的交锋。

说过之后,又齐声发笑。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笑过之后,裴弘德也知道,今日李源来到府上,肯定是要事要询问他,而且话里话外还不容他反驳。

毕竟作为西燕政权的实际控制人,来到你家李问计,已经把面子给的足足的了。

你要是不给个满意的答复,那就是不给面子了。这个时候,长安城敢得罪李源的,可没几个人。

裴弘德是朝堂上有名的聪明人,不然那李源也不会来找他问计。

闲聊几句之后,几道凉菜和瓜果,和冰镇的葡萄酒也摆上了。侍女斟过酒之后,裴弘德一挥手,让人都下去了。

李源很满意的端起酒盏,示意了一下,裴弘德也端起酒盏附和,两人第一杯酒下去,李源也把话题转到正事上。

“裴公近来也应该知晓,扬州和荆州之兵已经进军至颍川一线,汝南、梁、陈已经皆入我手。洛阳方面必为之震动,事实上原本驻守在弘农的段义弘已经率军返回洛阳了,这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事了,现在恐怕距离颍川不远了,而我家三郎、四郎合兵十余万正在颍川为娄居士郑果所阻,待段义弘提兵赶至,必有大战.如今之计,关中疲敝,这一点裴仆射身为宰相,应该清楚,此时粮草不足,不足以从崤函道出兵,若强行征调,势必影响秋收.届时关中恐将生乱,可若是关中不出兵策应,又恐颍川之战有失,裴公,以伱之见,如何是好啊?”

李源把问题原原本本的抛了出来,裴弘德闻言当即就准备开口,因为形势很明显。

他想到的同样是汉中之战的例子,答应了颍川之战,自己就北上洛阳了。

这时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支援啊。

关中缺粮,那就派兵去颍川啊,江淮粮食足够不过这个话还没说出口,他就意识到了李源的问题应该不是这么简单。

那就是顾忌李四郎若是拿下颍川大战,顺势攻取洛阳之后,功高难赏,势大难制?

他要是大将,你猜忌一下尚有道理可言,这还没拿下天下就开始父子相疑了?

不过裴弘德自然是不能将这个话挑明了,而是话锋一转,提起汉中之战之后的另一场大战来。

“唐王以为,颍川定能建功吗?李司空之威名,比之当年关云长如何?”

这话一出,李源浑然色变。

当年蜀汉前将军关羽假节钺,挥军北上襄樊大战,降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眼看着汉室复兴在即了,结果东吴来了一出白衣渡江。

顷刻间兵败身死。

而当时刘封在三郡按兵不动,事后虽然被刘备所杀,但蜀汉也丢失了唯一机会。

有很多人阴谋论说刘备当时按兵不动,但当时刘备在蜀中,刚打完汉中之战,哪有余力支援千里之外的襄樊战场。

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天下还没一通呢,你这就开始猜忌大将了?

猜忌的人还是亲儿子?

裴弘德这句话,算是给李源当头棒喝了。

一直以来,李源都是聪明人。不过因为某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有些迟疑和犹豫也是在所难免。

因为身居高位,掌握权利之后,人自然会变得多疑。

但这裴弘德这三言两语却让李源顷刻间想明白很多事情。

第一,天下还没统一呢,防儿子也不该这个时候防。

第二,颍川之战如果打赢了,的确能直蹈洛阳。但前提是能赢。

但这仗现在来说,即便是李源自己带着关中精锐去打,也为准就一定能赢,这个时候还想着要是老三老四打赢了不好控制,未免有些过于乐观了。

这时候要做的事,没有别的了。全力支援。能够调用的力量都得调上去才行。

因为这场大战,很有可能就是定鼎之战。

只能全力以赴。

甚至李源的心思,其实只是因为受了信袁的相士影响,为了避免自己出现不好的下场,觉得得防着点几个太能干的儿子,不能让他们功高难赏,势大难制。

但他可从来没想过,要把这几个儿子坑死。

什么借刀杀人,见死不救这些完全不在选项之内。到底都是他的精心养育培养的嫡子。

父子之情是不用怀疑的。

甚至就算这个几个儿子真的造反了,都未必舍得下杀手。

想通之后,李源站起身来,冲着裴弘德躬身一稽。

“若不是裴公所言,我几乎误了大事啊,请裴公受我一稽。”

裴弘德见状也立即起身,还拜回去。

“唐王言重了,今日裴公不过妄言一二,当不得唐王之礼。”

李源双手背后,仿佛瞬间恢复了英杰之姿。大笑道:“哈哈哈哈,当得,当得啊。此战若胜,皆裴公之力也。”

说罢又端起酒盏饮了一杯酒,“今日多谢裴公所教,可谓是一句惊醒梦中人,我还有要事在身,就此别过。告辞。裴公安坐,不必相送.”

说罢,李源扬长而去。

裴弘德起身恭送,目送其离去。

俄尔感叹道:“昭武帝四子为帝,却不知唐王诸子又有人登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41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