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四章止战之雨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足足用了三日,南北两路燕军才填平了两段数里宽的壕沟。

大战开场。

右将军普姑苏指挥两千重装步军,排成了整齐的横队,以密集队列冲击叛军所在的营垒。

惨烈无比的近身白刃战在齐郡叛军前的栅栏防线上打响。

双方的重步兵隔着栅栏刀砍枪刺,斧劈锤砸,厮杀的异常惨烈。

弓弩手轮番抛射,箭矢在天空之中如蝗密集,来往不绝,双方都拼命的向对方头上倾泻箭雨,如同冰雹雨点一般连绵不绝。

有的箭矢射在甲兵的兜鍪上弹开,有的直接被射到在地,惨叫声、喊杀声、金铁交鸣声汇聚,不绝于耳,直冲云霄。

近身作战的从开始就直接进入了白热化,不远处观战的慕容超和郑果、慕容奉贤等局外都已经屏息静气观战,下面的不少将领和参军则在小声的交流这战况。

慕容超道:“郑公,这么作战,是不是有些”

郑果解释道:“殿下,慈不掌兵,右将军的破敌之法,是堂堂正正的阵战,想要攻破叛军防线,只有如此,别无他法。”

慕容超道:“多谢郑公解惑”

郑果道:“殿下客气了,您贵为皇子,却有悲天悯人之心,这既是好事,又不是好事。当断则断啊。”

慕容超点点头,“受教了。”

北路军打的很激烈,南边也差不多。

甚至慕容盏亲自来到阵前不足二里的地方,亲自督战,催促进兵。

双方隔着栅栏相互攻击,而燕军则在同伴的掩护下砍伐栅栏。

叛军主将贾雄在得知双方已经开始交兵之后,立即叫来秦氏兄弟和羊献果。

慕容选在起事之后,自号大将军,都督青州军事,秦伯圭、秦仲玉、羊献果这三人都是齐郡叛军之中有名的骁将,都被封为鹰扬郎将,统领叛军叛军的五千余骑兵。

这些骑兵很多都是原本青州都督府麾下的精锐,与高苑之战被俘,高晃败逃之后就摇身一变加入了齐郡叛军。

这些骑兵大多经历过两征高句丽的大战,善于骑射,作战经验也丰富,即便是在燕军之中,也算难得的精锐。

三人来到中军帅旗下,贾雄立即嘱咐道:“三位将军现在立即率军,从预留通道过濠,袭扰燕军两侧,记住不可恋战贪功,燕军铁骑出兵之后,立即退回,不要被纠缠上。”

“诺。”

三人应声而去。

原来贾雄派人挖掘壕沟,但壕沟有深有浅,浅的地方一样有水,其实是特意留下的一处通道,可以直接涉水过濠。

就在燕军南北两路中间,且只有几十丈宽,燕军根本就没有发现,但叛军做了记号。

三人各率五百轻骑轻松的跨过壕沟,扑向两边的正在对阵的燕军。

两边都有游曳的斥候,很快就知道叛军的骑兵越过壕沟,而燕军方面,也一直分别预留了骑兵和步军作为预备队。

秦伯圭和羊献果并没有寻找到战机,攻击燕军的侧翼。

只能在秦仲玉的掩护之下,退回了壕沟以东。

但因为暴露了这条通道,燕军的骑兵直接尾随秦仲玉部杀到了壕沟东侧,但迎接他们的确是叛军的弓弩兵。

箭雨倾斜之下,直接就将燕军骑兵给逼退回来,还损失了数十骑。

燕军既然发现了这段通道,自然就不会浪费,本还打算派遣步军继续填土进攻,凭借兵力优势开辟第三个突破点。

但天不遂人愿,就在齐王刚刚给骁果军下达出击的军令之后,天色突变。

起风了。

时间已经进入夏季,原本炎热的天气让厮杀的战士们火气极大,但空气中带着湿气的凉风让所有都清醒了几分。

要下雨了。

雨天作战,对于双方都是很麻烦的。

首先雨天,双方的弓弩都不能再用了,雨水会让角筋弓弦变软,也会大大降低箭矢的力度,使其失去杀伤力。

这样一来,好像对防守一方的叛军不利。

但叛军的箭矢本就不如燕军充足,军械也不及燕军精良,披甲士卒也是如此。

而雨中的混战,燕军占不到一点便宜。

随着雨越下越大,战事持续焦灼,燕军在大雨之中陷入苦战。

伞盖之下的慕容据伸出手,感觉雨滴在手上清凉的感觉,他已经察觉到,今日无论如何是无法攻破叛军的防线了,继续进攻也只能平添伤亡。无奈的下令南北两路军缓缓退出战场,暂缓用兵。

对于叛军来说,这场雨太是时候了。

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这场倾盆大雨下起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了。

“哈哈哈哈,好雨知时节啊,哈哈哈哈。”身着甲胄的贾雄直接走出大伞的范围之内,任由雨水淋湿。

其子贾世甫在身后道:“阿耶,不如趁机派遣轻兵,追袭敌军。”

贾雄闻言摇了摇头收敛了笑意,“燕军虽然退了,但两边的主将都不是等闲之辈,若是我军追袭不利,被燕军趁机反击攻破栅栏就得不偿失了。”

历城县衙,作为圣人驻跸的临时行在,此刻内外甲士云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守卫森严。

从战场上下来的齐王慕容据在廊道里等了一会,才被宣召入内。

大堂内只有圣人和内侍令冯谨。

慕容据刚想回报一下军情和自己的处断,“臣弟见过圣人,此战”

慕容英直接打断道:“战事经过我已经知晓了,来,看看这个。”

慕容据接过内侍冯谨递来的两份密奏,原本被雨水打湿的脸色愈发苍白:“.若此事为真,大难至矣。”

密奏上写的东西并不复杂,第一份是淮南太守陈王慕容安国袭取广陵。

第二份是徐州都督谯王慕容简在琅琊按兵不动,并且让其心腹平贼将军韩冲封锁了运河,以军用为由把江淮北上的漕粮钱帛全部截取。

虽然没有举起反旗,但动作上可都明明白白的告诉慕容英,他们反了。

慕容英此时脸色平静,并没有疯狂,也没有暴怒,反而是十分的冷静。

这跟他在收到齐郡太守慕容选造反作乱之时完全呈现出两个状态。

接下来一番话,更是让慕容据和冯谨都有些意外。

“阿据,你亲笔修书一封,问问慕容简和慕容安国,他们想要什么,可以谈。”

慕容据皱起眉头,他从小就没见过兄长慕容英示弱过。偏执、自负、骄傲才是慕容英的代名词。

对于叛逆者,从来都是狂风暴雨尽摧折,然后斩草除根。没有缓兵之计,没有示弱。

除非是在广武之围之中面临生死危机,他才会展现出自己脆弱不堪的一面,以至于痛哭流涕,有颜面尽失,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出征几乎不露面。

现在,他居然让自己修书示弱?形势真就崩坏到这个地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0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