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九十一章齐王聚将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荆州的战况出乎意料的进展神速,原本计划之中最少要半年时间才能拿下的襄阳城,不到两个月就拿下了。

另外,沌口和临漳也落入唐军手中。跟北路军和东路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蜀中出永安的西路军,在夷道被西魏军拦住了,双方进入了僵持的阶段。

李玄庆在进入襄阳之后,立即任命荆州刺史李大亮兼任襄阳太守,同时任命蒯文贤为天柱府左长史,向拱为参军,让他们参与稳定襄阳的善后工作。

随后又以殷峤、段雄、张平高等诸将分领大军,略定诸郡县。

在收到李药师和吕钦的战报之后,则是让他们继续沿江进军,双方最终的会师之地是江陵城下。

李元徽觉得自己的参与制造的神机砲应该会极大的促进襄阳攻防战的结果。但却没想到如此立杆建影。

而他现在也没时间关注荆州的战况,因为北汉已经出兵了。

刘玄机亲率十八万大军,进驻黎阳一线,兵临兖州。

洛阳方面,也陆续将大军派遣至虎牢、荥阳一线集结。其中包括右威卫十五个折冲府,左威卫二十个折冲府,左武卫二十个折冲府,右武卫十個折冲府。

洛阳地区留守的队伍包括张坚所领右武卫十个折冲府,左威卫中郎将陈琼所领五个折冲府,右威卫中郎将独孤永鳞五个折冲府,以及宫中宿卫三千人。

整个洛阳地区李元徽留下了两万多人,还留下张坚这个大将留守。也是为了防备刘玄机分兵河内,因此洛阳还是要有足够的兵力留守,后院不能起火。

齐王护军和天策六军,为亲军随行。

十月初,李元徽率军出虎牢,至荥阳,会诸将。

荥阳城内,太守府正堂。一众大将分列左右,列队肃穆。

其中有从青州奉命赶来的右威卫将军慕容三藏、中郎将齐彪、陈登云,原本驻扎在兖州的右威卫将军黄君汉,中郎将张弼、王难当。

从洛阳赶来的人最多,左威卫有将军刘元庆,陈瑱,中郎将高盎、冯弘、何贵、慕容巨业。

左武卫有将军朱德裕、萧释之,中郎将胡阔海、唐武、汤颌、华胜。

右武卫有将军常雁衡,中郎将王弼、刘聚。

另有齐王府六护军,韩全、王佛保、谢叔方、尉迟敬德、段武达、羊献果。

以及天策府诸军,背嵬军左右都督张镇恶、罗士信。

帐下军左右都督窦奉节、王杰。

神武军左右都督娄浚、段武宣。

骁果军左右都督薛万彻、裴行严。

龙捷军左右都督张琼、马仁禹。

天武军左右都督韩铎、石彦超。

另有天策府幕僚、属官以司马、中护军李青莲领衔,中领军于仲亨,中都护赵炯。从事中郎高侃、于智宁,记室参军李淳风,主簿蒋益。

另有行台属官,以齐王参军、行台仆射独孤颍为首,行台尚书左丞郑善道,尚书右丞柳术等。

除了留守洛阳的部分精锐,李元徽几乎是拿出了能动用的全部的家底,集结了超过十万大军。手下除了派去灭西魏的偏师之外,所有能打的将领几乎是全都带过来了。

并且还特意请高晃、郑果,这两个挂着大将军闲职的前朝老将出山,分别担任天策府左右长史,参与筹谋军机,算是高参,以裨补缺漏。

李元徽坐在虎皮大椅上,望着堪称全明星阵容的诸将,不由的朗声道:“孤与诸公今日至此,即便北虏拥兵百万,又何惧哉?”

而原本肃穆紧张的大堂,也因为李元徽这句话,不由多了些几分轻松。

不少人全都展露笑意。

对啊,只要是齐王能够做主的仗,他们还没输过一次。就算打不赢也总是能全身而退。

白沟之战那是特例,齐王接手的时候已经成了必败之局,饶是如此也带回了数万精锐。

如今没有掣肘,又都是齐王殿下一手带起来的精兵猛将,会输?

随后,军议正式开始。

天策府司马李青莲开始介绍军情以及敌我形势,以及最近敌军的动向。

“目前,我军十万众,汇集在荥阳、陈留、濮阳等地,白马目前有临淮郡王亲自驻守,暂时无忧,但可以预料,一旦到了冬月,大河冰封,所谓的天险也就不存在了,汉军可以从兖州沿线的任何地方渡河,因此,指望靠着大河据敌,汉军自退,这不异于痴人说梦.”

说完了军情,李青莲继续道:“我以为,既然防不住,那就索性让其过河,等到冰封时节,我军便直接放弃白马,诱敌深入,同时深沟高壑,将汉军拖在在虎牢、荥阳一带,等到冰雪消融,便发挥我水师优势,若能断其粮道,汉军必将被我军困死在大河南岸.”

众将听完李青莲的战略,有的点头赞同,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则是面无表情。

李元徽扫视了一眼,然后看向坐在自己最近位置上的郑果道:“郑大将军怎么看?”

郑果闻言皱了下眉,略一思索之后道:“久闻李司马有良平之才,今日所见,不愧是大王所倚重的才俊,老夫以为,李司马的方略并没有什么问题,北军劲勇,的确应该避其锋芒,诱敌深入,而将敌引至荥阳虎牢一带也没什么不妥,有虎牢天险在,就等于多了一层保障.”

郑果基本上说的就是场面话,但有他这个前朝名将背书,也自然是让李青莲所规划的战略更多了几分可行性。

随后李元徽又问道另一位高参,“高大将军如何看?”

“李司马和郑将军所言已经没什么缺漏,只是如今青州水师能够担负断敌军粮道的重任,实未可知。”

高晃算是稍微泼了一点凉水。

这个时候之前一直驻扎在青州的慕容三藏则在李元徽眼神的注视下起身道:“日前青州水师自然是不可与高大将军坐镇青州时候同日而语,但仍有大小战船二百,水手八千,另外巨野泽也有一只水水师,大王若有所命,末将愿意去给大王说来”

高晃看着慕容三藏,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李元徽则是愣了一下,巨野泽还有什么水师,他怎么不知道?

转念一想,突然想起一桩旧事。前朝天盛十三年,老丈人慕容英带着大军返回洛阳的途中,经过徽山湖期间龙舟遇袭,被火烧了。

老丈人还落水了,若不是自己的五牙大舰及时赶到,恐怕他都回不到洛阳交代后事。

当时袭击龙舟的就是瓦岗首领翟让和巨野泽大盗梁五。

十多年过去了,翟让身死虎牢关外,瓦岗军四分五裂。但大盗梁五依旧还在巨野泽黄河运河一带纵横.准确的说是打鱼。

若不是慕容三藏提起来,李元徽都忘记有这号人物。

让这梁五去截水道,还真是专业对口,汉军可要遭罪了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6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