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五章苟安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之前大燕派遣左领军将军赵翊带着几万人跟他们耗着,注意力一直在忙放在各路心怀不轨的宗室身上。

现在洛阳朝廷虽然连续遭遇重击,还失去了关中,以至于两个“燕朝”分庭抗礼。

但作为正统的洛阳朝廷,还是对大半个天下有着足够的影响力,若是瓦岗不跟洛阳方面议和,那么洛阳朝廷真的很大可能会集中全部力量先把瓦岗翦除了。

因为他们暂时已经拿“西燕”没有办法,但却有实力先把瓦岗打掉。从而稳定后方。

而长安朝廷现在肯定是也是要消化关西诸郡,乃至陇上的。无力进攻洛阳地区。

对于瓦岗来说,其实现在最好的选择是接受招安,先把好处拿到手,赢得发展的机会。

翟让未必能把所有问题都想透,但有人可以。

所以在杨邃开口之后,翟让也就让众人安静下来。并且让人先带着使者下去休息,说是要商议一番。

“翟公,青州靠海,有盐铁之利,又有黄河、泰山之险,足以养兵十万,齐国据此以成五霸,我等可暂居之,待天下有变,再行打算。”

翟让闻言点了点头,翟弘还要再说什么,大概是觉得丢了面子,但翟让直接冲他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了。

“诸位,我等聚义不是为了翟某的高官厚禄,而能有一口饭吃,不用死在辽东的冰天雪地了,也不用累死在运河里,现在朝廷给我们青州之地,足够咱们这些人吃喝不愁,可若是不应洛阳朝廷,立即就要跟他们打个你死活我,就算侥幸赢了,其他人可愿意放过我们?不过是与他人做嫁衣罢了,若是以兄弟们的鲜血,只为了翟某换个什么劳什子的王号,那翟某要他何用?”

“且唇亡齿寒,如今突厥人在河北肆虐,若是我等与朝廷闹个不休,到时候说不定要被突厥人捡了便宜.”

这一番话说下来,众人也是偃旗息鼓了。毕竟刚才说的豪气,但真要是打起仗来,他们还真就没在朝廷手里讨的过什么便宜。

只不过是仗着兵力多,欺负欺负各郡的郡兵、民壮罢了。

赵大之前两万多中军精锐可就是追着他们好几万人打。

还说什么啊?还有什么可说的。

最后商议来商议去,翟让除了青州以外,还要了运河以以东的所有郡县。

其中就包括东平、鲁郡、任城郡。

不过他们现在主要占据的东郡、山阳、济阴全部都要交换给洛阳朝廷。

这些经过李孝俨的传信,很快就得到了洛阳方面的认同。

十日后,洛阳方面正式下达了诏书。

封翟让为“镇东将军”“青州牧”“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魏国公”“使持节”。

并将青州以及运河以东的郡县的人事权力也都交给他了。

宣读完诏书之后,李孝俨将诏书交给翟让,“恭喜了翟将军,日后就是同僚了。”

翟让笑道:“多谢李散骑斡旋。”

随后李孝俨又跟杨邃互相见礼,“杨世兄,许久未见,别来无恙。”

“李大郎,别来无恙。”

李杨两家也不算有特别的交情,但同为关陇大族,彼此之前也是有些故旧的。

虽然李家四郎是杨家苦主,但那种时候各为其主,现在杨家诸人跟着翟让再度归属朝廷,有些事心里记着就行了,没必要时时刻刻挂在嘴边。

此间事了,李孝俨和慕容无忌也就离了濮阳,准备西去,返回洛阳。

却没想到在城门口,遇到了崔孝同、秦伯圭等五人。

“我与几位此前可是见过?”李孝俨不认得他们五个是谁,但隐约觉得面善,应该是见过。

崔孝同抱拳道:“回李君,我等是齐郡太守旧部,前年在洛阳,曾经到过贵府上盘桓,还曾受过李平南的恩惠。此时在此,是来给李君送行的。”

李孝俨闻言一愣,李平南?随后意识到这是自家老四之前的官位。

“哈哈哈,看来你们的消息也不灵通,舍弟四郎如今已经官拜镇南将军,都督扬州军事,前些时日曾经率军赶赴洛阳,后来江东告急,如今已经回江淮主持大局了。”

崔孝同等人闻言也是一笑,“想不到李郎君如此官运亨通,真是意想不到啊。”

几人说完之后,执意护送李孝俨等人在濮阳北面的黄河边上了燕军水师的大船,这才告辞离去。

李孝俨看着几人离去的背影道:“这几人器宇不凡,都是忠义之士,想不到我家四郎交际如此广大,这瓦岗军中还有他的故交。”

慕容无忌笑道:“先父与我说过,李镇南乃是有大气运之人。”

李孝俨闻言笑了笑,“大气运我是没看到,不过四弟的运气,确是不错。高阳贞王于有四郎提携之恩,还是四郎和晋阳长公主殿下的媒人.可惜啊.”

说道这,两人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

慕容颌死后,谥号“贞”,赠太尉,所以都称其为高阳贞王。

慕容无忌则想起了其父很早之前对他的忠告,如今看,大燕还真就风雨飘摇了。

他也不禁感慨,先父慕容颌虽然素来不以才智见长,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朝中的佞臣,只会对先帝阿谀奉承。

但现在看,他的父亲并非那般浅显之人,应该早就看出了大燕的问题所在。

若是父亲早些跟先帝建言,能否改变大局呢?

想到这里,慕容无忌自嘲的摇了摇头,不可能。父亲之所以选择做佞臣,那是因为他了解先帝,做忠臣肯定没什么好下场。

所以,不如揣着明白,装糊涂。权力富贵应有尽有,只是不要太能干就好。

不过最后,他还是做了先帝的忠臣啊.

洛阳,回来的吴王慕容鞅请命,要入军中效力,哪怕只是做个小卒也好,跪在大殿上号泣不已,说要为国效力。

这么一来,群臣都没法反对,慕容超也只能答应让他进入尚在组建和整编之中的中军。

新的中军,十万人,分为八军,一军一万两千五百人。

分别号为左右羽林,左右虎贲,左右龙武,左右豹韬。之前的军号全部废除。

随后又任命左将军郑果迁为左羽林将军,前将军周王慕容奉贤迁为右羽林将军。

金城郡王慕容令为左虎贲将军,右将军普姑苏迁为右虎贲将军。

后将军薛綦迁为左龙武将军,虎贲郎将段武臣为右龙武将军。

虎贲郎将陈棱为左豹韬将军,虎贲郎将韦孝矩为右豹韬将军。

同时,以吴王慕容鞅为中护军,左羽林将军郑果兼任中领军,夏王慕容麾为中都护,节制诸军,监护诸将。

命大将军李神符为行军大总管,节制徐州都督裴敏之,荆州都督长沙王慕容德舆,豫州都督傅修之,河南尹高怀礼四人极其所部兵马,合计七万大军,北渡黄河,抵御突厥,以支援魏郡一线。

又晓谕天下,准各郡太守自行募兵,组织团练,各州郡大户强宗皆可结社聚兵,保卫乡梓。

这道诏书,其实是有些多余的,因为有远见的人,已经在做了。

各地的强宗豪右早就开始修建坞堡、城寨,并组织佃户练兵习武,对抗流寇的劫掠。

有的大坞聚拢上万,甚至数万人,顷刻间就能聚兵数千。

这样的一股势力,他们所缺的,只有一个名分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2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