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一十一章兵贵神速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虽然是归心似箭,但得胜之师走的不急不缓,按照每日正常的行军速度向着长安进发。

洛阳到长安之间的崤函道其实并不好走,许多地方的可供行军的路都异常狭窄。

好在江淮大军全都回师了,李元徽就带了数百骑兵作为护卫,所以也不用操心大军的安营扎寨以及行军路线等事情,跟着大部队走就行。

虽然整日行军,但李元徽紧绷的弦却松下来了,心情极为放松,还经常跟二哥一起,带着老朱、常雁衡、韩全、尉迟恭等几人脱离队伍,跑到沿途山林之中狩猎,亦或是赏风景,看地形。

而这样的轻松日子,也终于在到达弘农郡之后,烟消云散了。

大军到达弘农郡治所陕县之后扎营,这天已经是正月十七了,正碰到长安来的信使。

信使除了长安之后,一路上经过驿站换马,几乎是没怎么休息过,一路疾驰,终于在宫变的第四天夜里把消息送到了大军之中。

李元徽人已经躺下休息了,被人叫起来,“司空,唐王让您过去议事。”

清醒之后,李元徽迅速起身,穿上衣服,又让扈从帮忙整理了一下衣冠而后奔着李源的大帐去了。

兄弟三人的营帐跟李源大帐距离差不多,所以也是脚前脚后进了大帐。

随后,柴荣、李怀真、裴继、窦琮、刘宗训等人亲信也陆续到来。

李源的脸色很难看,“长安出事了,大郎在宫中受了重伤,生命垂危,慕容昌这个小畜生勾结了突厥人,想要谋夺长安,现在长安是云宁在主事”

此话一处,几人都勃然色变,不过还不等几人说话,李源就下令了。

“二郎,你领五千骑兵先行,即刻出发,驰援长安,窦琮、刘宗训、李怀真,裴继,你四人各去召集骑兵五千,合计两万骑,我与三郎明日一早先行,其余大军,就交给你了四郎,柴荣,李思行,伱二人辅佐四郎”

几句话之间,李源就作出了应变安排,众人也纷纷应命。

只有李四提出点反对意见:“阿耶,不如让三哥留下统率大军,我跟您身边侍候吧。”

李源闻言,眼神漏出一丝欣慰,但却摇了摇头,“不必了,你行事最稳重,有你在后我放心。”

随后,李二郎连夜从凉陇骑兵之中选出了五千轻骑,一人双马,够奔关中。

而李源和李三郎则是在第二日一早,率两万骑军先于步军出发。

其余十几万大军,则在李四郎的统率下,仍然按照计划行军。

李源这么安排,其实也无可厚非,李二本就擅长长距离奔袭,让他先行无疑是去救火,毕竟整个长安留守的军队不算太多,守城都有些勉强。

而他带着李三郎率领骑军在后,也是为了快速支援。

至于李四,行事最稳重,若是关中局势真的难以收拾,他也能保证大军不会出现什么闪失,从而还有收拾局面的机会。

不过局面总的来说,比李源预先之中,要好得多。

就在信使到达的当日,突厥人就退兵了,临走之前还把禁苑、含光殿都洗劫一空,含光殿之中的宫女全都被掳走了。

一同被裹挟北上的还有慕容昌,慕容言庆、何常等人,以及禁军两千余人。

不过禁军成员却在北行途中不断地逃跑,因为没人愿意抛家舍业的去突厥。

最后只有数百人,跟着慕容昌北行。

这些都是慕容言庆和何常的亲信,参与谋杀了李孝俨,回去也只是个死,还不如一条路走到黑了。

而突厥人回撤的部队,则因为带了不少财货、女子的原因,队伍速度慢了不少。

但阿史那咄苾却不以为然,毕竟他已经询问过了慕容昌等人,得知李源大军此时应该在崤函道中,按照中原军队的行军速度,等他们赶到洛阳的时候自己应该回到阴山脚下了。

而李二率领五千骑兵,昼夜疾行,只用了不到四日的时间,就赶到了长安。

长安守军见状,不敢直接放他入城,直到李二在城下亮明身份,李云宁赶到下命放行之后,李二才率众入城。

姐弟两人一见面,李云宁就有些绷不住了,随后将兄长的死讯告知了二郎,也跟他说了目前情况。

李二闻听,勃然大怒。

他与长兄情分,也是毋庸置疑的,现阶段还没有开始争权夺利,兄弟几个只有恩义,没有怨恨。他现在能想到的,都是幼年的时候长兄对兄弟们的照顾。

即便是长兄从洛阳回来之后,兄弟几个因为各自忙于公事开始变得疏远,但到底是一个娘亲生的亲兄弟,血脉相连!

嫡亲兄长死于这场卑劣的谋杀,他自然是绝忍不住这口气的,又听到大姐说突厥人已经撤走了三四天,并且带走了皇帝,还抢了含光殿。

他当即就意识到,这样的满载而归的突厥人,回兵的速度定然快不了。

并且就是为了皇帝慕容昌这个杀兄仇人,以及他本人所代表的意义,都不能让他去突厥。

于是当即就命手下骑兵饱餐一顿,稍作修整之后,就告别了大姐又再度出发。

李二的果决,明显不在突厥人的意料之中。

正赶上突厥人过了漆县,还有数十里就到了安定郡治所临泾之际。

李二的追击部队追上了突厥人。

在换马之后,当即对突厥人发动了进攻。

翟思训、张谨、程知节、羊献果四人各率两百骑,对着突厥人的殿后部队就是猛冲猛打。

中军的阿史那咄苾听说后军遇到追击,大感不妙,正要率军调转马头,其接应后军之际,殿后的五千后军已经成了一盘沙,四处奔逃。

阿史那咄苾见状,知晓来者不善,便命令中军放弃财宝女子,全力阻击身后之敌。

但这时候,谁愿意放弃自己的战利品?要知道突厥人是没有军饷的,最大的收入可就是打仗时候的缴获。

于是乎心不甘情不愿的抛开此行的缴获,还有的突厥人一气之下直接将掳掠来的女子一刀杀了。

总之,阿史那咄苾集结部队需要的时间远远超过李二留给他的时间。

突厥人还没完成整队,还在依依不舍大量的财务,李二的五千骑兵已经在驱赶着败兵杀过来了。

一众猛将皆奋勇拼杀,李二手持大弓,突击在前,追射前面的突厥骑兵,不断的驱赶向前,去冲击自己的人军阵,他左右护卫的则是秦家兄弟。

李二的神勇自然让士卒们振奋不已,这七八天里,李二作为主帅跟他们一样连续强行军,吃喝睡觉都在马上,最终这追上了。主帅又一马当先,冲在前面。

那么当兵的还有啥说的?干就完了。

突厥人被李二的骑军冲的七零八落,四散奔逃,燕军夺回了大量的宝物和女子,俘虏了数千突厥骑兵,缴获了战马将近一万匹,斩首三千余级,还将慕容昌等一行人给截获了。

这场爆发在泾河河畔的泾河之战,最终以燕军大胜告终。

突厥小可汗阿史那咄苾最后仅仅带着数十骑逃过了临泾,后来陆续又收拢了数千溃兵,狼狈而还。

几乎是同时,李源也终于回到了长安。

随后在长女和三郎的陪同下一路疾行入宫,在见到棺椁之中的长子后,老泪纵横。

“大郎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8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