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六十四章相夫教子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汉王妃李素金,大唐武都郡王李神客之女,按照辈分,算是李源的侄女,李二等人的堂姐。

她给刘玄机最大的帮助,不是给他多少兵马,多少钱粮,而是让他的眼界不断的进化,并且在关键时刻给他提供一些关键性的建议。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在薛世雄死后的幽州权力真空期,使人联络诸将推刘玄机上位,都督幽州军事。

如果李家父子几人知道是李氏在其中推了一把,才造就今日的大唐之劲敌,不知道会作何感想?但如今李氏已经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从双方交恶以后,李氏也就跟娘家断绝了音书。

性情颇有些顽劣的刘承业,在抬头见到父王刘玄机之后,就像找到救星一样,当下就准备跳下椅子去找父王玩耍。

对于自己的嫡长子,刘玄机是极尽宠溺,反而是王妃李素金是那个严母,儿子的教养,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习武,学什么礼仪,吃什么东西,都是她说了算。

刘玄机虽然在朝中军中说一不二,但到了内宅,见了王妃李素金也是英雄气短。

“阿耶,你可算来了.”

刘承业跳下椅子,跑到刘玄机跟前,诉苦道:“阿娘今天让我写一百个大字一个百个.”

刘玄机笑道:“那你写完多少了?”

刘承业摇头道:“我才写了不到五十個.”

刘玄机又笑了笑,然后抬头望向李素金道:“王妃,要不”

“嗯?”

刘玄机本来是想给儿子求情的,但听着李素金这声“嗯”之后,立即板着脸道:“不过是一百个大字,怎么还没写完?还让你阿娘亲自盯着?快去写”

刘承业一听,生无可恋,用非常稚嫩的动作行礼,然后垂头丧气道:“是,阿耶,我知道了”

李素金一挥手,侍女起来抱着刘承业去了一旁接着写字,随后看向刘玄机道:“行了,别装了,我还不知道你?”

刘玄机过来陪着笑道:“王妃,承业年纪还小,你这整日给他制定的学业,是不是太过繁重了?”

李素金一听这话,笑道:“繁重?这就是李家子弟从小的课业,我娘家那几个兄弟,孝杰,孝恪,大伯家的怀真堂兄,都是如此,四伯家的孝俨堂兄,五岁就已经学诗了你刘玄机出身寒微,功业全是自己打拼的,但你是天生的英雄豪杰,可你觉得伱儿子也跟你一样?生而知之?还是你打算让你儿子当个富贵闲人?你要是准备归附大唐,那我就什么都用教他了,混吃等死就成,你看如何?”

刘玄机一听这个话,顿时没了言语。都不用细想他就知道王妃李氏是对的。人家李家是传承多少年多少代的大家了?他刘玄机又是什么出身,什么背景?教养子弟这事你还敢插嘴?

若不是有一身好本事,得贵人相助,也得了时运,这世家林立的世道,轮得到他一个泥腿子出身?

事实上,娶妻陇西李氏女,等于把他的门第往上抬了抬,这幽州的门阀世家愿意支持他,少不得有这方面因素。

而他的长子,那是将来要继承他的基业。

若真是准备归附大唐,那确实是什么都不用学了,安心当个养老的废物就行了,反正也不会有机会掌权出仕。

但他自从兼并了幽冀二州开始,就注定了要去争一争天下。

按照现在的势头看,大唐虽然兵强马壮,人多地广,但北燕未尝没有机会。

所以王妃李素金这一番话,直接是给刘玄机点醒了。也知道这事是自己没眼界,于是连忙致歉,“王妃说的这是哪里话,这以后承业的事,都由王妃做主,孤肯定不插手,不过问”

李素金笑道:“怎么,汉王这是想通了?不怕我把你儿子给你带坏了?”

“这是什么话,咱儿子”

夫妻两个正说着话,前面就有人来请,说是有军情,刘玄机也顺势离了后堂,来到王府前厅的议事之所。

几个幕僚全都到期了,汉王长史李元忠,录室参军卢柔,军咨祭酒王思政,骠骑府长史、尚书左丞刘道和,几个核心幕僚全都到期了。

“拜见汉王。”

“几位先生不必多礼,都坐都坐,有几日没见几位了,可是南面有什么军情?”

刘玄机对这些幕僚文士,都比较敬重,这其中也是受两个人影响最多。

还是李元徽和王妃李素金。

在李元徽手下的时候,看他平时对待手下的幕僚,从来都是以礼相待,恩遇非常,后来知道这叫礼贤下士。

后来成婚以后,李素金也时常劝他有什么事情为难的时候,要多问问这些有本事的士人,并且还帮他搜罗书籍,给他读书讲解。

所以善于学习的刘玄机,在独立开府之后,也学了这些礼贤下士的手段。

每次问计,议事,都极为重视这些幕僚的意见,而事实也给了他正面的回馈。

这些士人虽然不能跟战将一样为他冲锋陷阵,奋勇直前,但却能给他出谋划策,治理地方,管理仓储,订立制度。

而他也终于完全理解,李元徽十几岁就有的认知。

长史李元忠道:“今日冀州方面的消息到了,青州那边有所异动,杨侃数次进攻徐州方向,还派人过河,说想要献出青州给我大燕,请我大燕出兵接应。”

说罢,将信件递上来。

刘玄机看过信件之后,有些不解道:“当年擒杀杨巡,是我跟齐王一同所为,也正是因为立下此等大功,我才能在昭武帝面前,留下名号,后来一路亨通,至今日,已经差不多八九年的时间了,这杨侃记恨齐王,难道就不记恨我?他会真的是归降我大燕?”

到了这次层次,刘玄机的眼界和认知,跟当年那个骑兵队正,那是天壤云泥之别。

所以他很快就看出了杨侃这是想要借刀杀人,驱虎吞狼,想看大唐和大燕鹬蚌相争,他好苟延残喘。

对,没错,不是渔翁得利,是苟延残喘。

因为哪怕是当渔翁,也得有实力。狮子和老虎打架,兔子也配参与其中,坐收渔利?

所以刘玄机当即就不太像在这个时候,掺和这种事,尤其是在青州跟大唐开战。

在他看来,眼下首要战略目标还是要放在并州。

因为晋阳对大燕的威胁太大了,地理优势就摆在这,而且去年夺取晋阳失败那是因为突厥入寇,卷土重来其实胜负也未可知。

不过长史李元忠却明显对青州的事情很感兴趣。

“汉王,青州富庶,乃是膏腴之地,若能夺取青州,则于我有大利,再者说,即便我不能得青州,难道看着李唐将青州收入囊中?届时大唐实力大增,此消彼长,于我不利。”

李元忠的话说完,刘玄机微微皱眉,他觉得很有道理,杨侃的信很明白了,他心向大燕,但杨邃等人可是想要投唐的。

若是杨邃等人真的愿意投唐,唐军只要出兵配合,夺取青州不在话下。

这样一来,形势对大燕而言就很不利了。

但要是出兵,刘玄机也有些过滤,一来是连年大战,对大燕治下的河北来说,也是需要修养生息,现在出兵跟大唐争夺青州,河北还没有恢复元气,粮草都未必能供用的上

“汉王,属下以为,青州现在可以不取,但一定不能让唐国,安稳下来。”

有人言之凿凿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8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