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章记得探草丛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李元徽在接到军令之后,不敢怠慢,立即从许昌率领三千余骑赶往陈县。

陈县距离许昌有二百余里,骑军全速行军,两日就能赶到。

而一路上,李元徽还遇到了好几股剪径的贼寇,不过在望见燕军的大队铁骑之后,都望风而走,逃往山林避难。

行军比较顺利,大军按照计划两日赶到了陈县。而包围了陈县的周梦龙部在李元徽所部赶来之前就逃窜了。

陈郡太守黄廉见到援军赶到,贼军退却立即率众出城迎接,并准备好了饭食草料,用以人吃马嚼。

李元徽入城之后,立即下令将士饮食修整,同时让黄廉派出向导,带着援军的哨探追寻周梦龙所部的踪迹。

快到晚间,哨探回报,周梦龙有可能是得知消息,瓦岗军像济阴郡方向转进了,所以他也没有选择继续向东,而是杀了个回马枪,往西面回汝阳方向去了。

得知叛军踪迹后,李元徽没有急着出兵,而是决定让连续行军两日一夜的骑兵休息一夜,等到第二日在出兵。

第二日一早,卯时正,天还没有放亮,各部就开始了集结就食,等到卯时过半出城了。

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追上了周梦龙部。

此刻,周梦龙部正在涉水渡过蔡河,即后来的贾鲁河。此时的因为是秋冬交际之时,河水浅薄,有点地方可以涉水而过。前军的校尉刘同所部的八百轻骑距离叛军已经只有五六里,已经能够看到贼军正在渡河的身影了。

当下刘同就想要发动攻击,毕竟这些贼军在精锐的燕军骑军看来,不堪一击。

人数虽众,但乱哄哄的,多数人手里拿着的都是农具和削尖了的木棍,极少数人拿着缴获自燕军的武器,有长枪和横刀。甲胄是一具都看不到。

正在刘同要下达冲锋命令的时候,后面的传令兵来了打着令旗高声叫喊道,“将军有令,前军遇敌之后不得擅自出击。”

刘同听见军令以后立即皱紧了眉头,只能约束好部下原地等候,并派出哨探查看蔡河东岸有无伏兵。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主将所在的中军就赶了上来。

李元徽带着亲卫和两个校尉在上了一个小高坡之后直接来到了阵前,刘同见状也拨马靠了过来。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河湾,原本收束的河道在这里猛然开阔,水面扩张到了将近二十丈,在秋日阳光下反射着成了一片耀眼的白。

河流对面,堤坝横贯南北,一直向远处延伸,望不到尽头。

刘同纵马来到李元徽身前道:“将军,此处地形,只有此处能够涉水过河,我军应该立即进攻,以防敌军过河之后,扼守这個河口,就能对我军半渡而击,想要从别处过河,不知道又要浪费多少时间。”

若这里是平原地带,李元徽会立即同意刘同的建议,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凿穿叛军的阵势,然后就是一场一边倒的收割。

但眼下的地形,则让他有些顾虑。河岸东一马平川,河岸西却被自然形成的堤坝挡住了视线,没有视野。

而河湾处,数不清的褴褛的贼寇正在涉水过河,把原本宽阔的河道挤得像下饺子一样。

还有不少贼寇挤在后面,高声的催促着前面的人快些走,以至于有些身体羸弱者甚至被直接挤到了河水深处,高呼救命。

“将军,下令吧。”

刘同有些焦急道。

李元徽还是不发一声的看着形势,然后开口道:“向导过来。”

身后的骑士驱马上前道:“将军。”

李元徽用马鞭指着前方的河湾道:“平时这里能够涉水而过吗?”

向导是个本地州郡兵之中的老兵油子,对本地的地形很熟悉于是略一思索道:“回将军,此处冬日是能涉水过河的,夏天汛期不行。”

“水位呢,一直这样吗?”

“这里有些看不清,好像差不多就是如此,看着好像比起往年的水还高些...”

“你去河边看看水位,在回来答话。”

“这叛军还在河边,我如何去...”

“你可以避开此处,去上游或者下游,快去...”

那向导迅速驰马跑去河边,而刘同这里却急着道:“将军,再不进攻,叛军可就完全过河了,到时候等他们全都过了河,追之莫及啊。”

刘玄机和郭孝恪却不发一言,都看着李元徽。

李元徽皱眉道:“急什么?这年月还缺仗打嘛?你既然请战,就率本部出击,但不可直冲河道处的叛军,在河湾处以外,用箭矢袭扰。”

“将军...”

李元徽却笑着看着对方道:“刘校尉,这是军令。”

刘同听到军令二字之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的行为已经有些过火了。双手抱拳行礼之后立即调转马头返回本阵。下令道:“每两队为一组,沿着河湾循环袭扰,临阵放箭,不可冲阵。”

随后一马当先,率领两队骑兵一百骑率先驰骑而出。

此时,看到官军的骑兵终于动了,河西岸的一个中年汉子突然兴奋起来,“哈哈哈,官军动了,他奶奶的,终于动了,这次要是成了,我周梦龙就发达了...”

这中年汉子站在河边,身高七尺有余,穿着一件燕军制式扎甲,没带铁胄,十分粗壮,腰中配着柄腰刀,手中拎着一柄重斧,正是这支义军的首领周梦龙。

其人本是汝南豪强,平日里好结交些绿林响马之流,于乡里也颇有威望,因为贩运私盐被官府通缉,所幸直接反了,还不几个月的时间,队伍就发展到了万余人,先后几次击败了汝南郡都尉。

并在最近一次的战斗之中直接把他砍了,身上的这身铁甲就是那个姓王的都尉,好像还是什么琅琊王氏,出身很高那种。

不过出身再高有什么鸟用?还不是被一刀结果了?

“叔父别高兴的太早,这支燕军很是谨慎,这计策未必就能奏效。”

他身边说话的是个二十出头左右的年轻人,长得很白净,穿着一身干净的儒衫,留着整齐的短须,看起来像是个读书人。是他的侄子周叔虞。

结果周叔虞的话音刚落,就见刘同率领的两队骑兵在冲到河湾前就开始抛射。

上百支箭矢直接就落在密集的人群之中,溅起数十朵的血花,惨叫声此起彼伏。

而这也加紧了贼寇渡河的步伐,让河湾处更加拥挤,过了河的人则迅速向西逃窜。

不过等到连续射了几轮箭矢之后,河东岸已经没有了,只留下两百多具尸体和一百多个还活着惨叫挣扎,却丧失了行动能力的贼寇。

此时向导也回来了,“将军,水位好像正常。”

李元徽点点头,然后直接带着亲卫纵马来到贼寇渡河的河畔处。

不管那些惨叫的贼寇,李元徽下了马,走到河边,看了看水位上面的泥土。

这时候副将蒋益道:“李将军是担心,贼寇在上游蓄水,等我军进攻或者渡河之时放水而下?不过秋冬水流几近干涸,如果上游蓄水,此处的水流应该已经断了干涸才对...不对,这水没有流动!”

李元徽看向他笑了笑:“以蒋参军之见,此为何故?”

蒋益道:“此必是贼寇在上下游分别蓄水,这样此段河流才会有水,而不流动,若我等刚才直接驰骑而出,现在脚下河畔必定一边泥泞,敌军还可以放过前军在放水,是我收尾不能相顾...将军用兵谨慎,蒋某佩服。”

李元徽笑了笑,没有言语,不谨慎不行啊,这五千人的性命可都在他手里攥着呢。

会打仗吗?

李元徽在出征前就问了自己一遍,自己的回答是,会点,但是不多。

但他会打王者啊。

在峡谷里,如果每个草丛都探一遍,那你就大概率不会被蹲到。

除非对方是那种非常会卡视野的高手。

所以在没有敌方视野的时候,不要轻易过河道。

这是来自在峡谷脸探草丛被抓了一万次土鸡的内心独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3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