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零七章无常

书名: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作者:高粱河车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6

中军大帐里,一众幕僚和将领全都站立在两边,李元徽坐在主位上,神色凝重,又有些疑惑。

信使伏地而泣,说了太子薨于武功县李家别院的前后事。

“太子殿下在庆功宴之后就有已经无法骑马了,一直在车上,窦刺史和柴驸马都劝太子殿下留下安定静养,但太子殿下坚持要回长安,最后到了武功县的时候,便说要回李家别院”

整个大帐只有那个信使低沉的抽泣,格外的清晰。

半晌之后李元徽道:“你且下去休息吧,一路上送信辛苦,李记室,你将他好好安置,再取十匹绢给他”

“这几日汉军虽然攻势已经放缓了,但诸位却不可掉以轻心,仍需做好应对,援军就快到了,要坚持住,不可松懈.都散了吧,若有军务,先由中护军、中领军、中都护三人处置”

“散了吧孤乏了,要歇息一会。”

众人闻言尽皆默然,随后全都行礼退走。

李元徽在中军大帐坐了一会,也起身出了。昨日刚飘了点雪花,在太阳下已经开始融化了。雪化的时候看着艳阳高照,实际上有些冷飕飕的。

李元徽打了个寒颤,也没有赏雪的兴致,就回到了自己休息的营帐之中。侧卧在床上。

他其实是有这个心理准备的,二哥这几年身体一直都不好。但这天真正来到的时候,他还是有些猝不及防,甚至是不敢相信。

不应该的,那個开创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的太宗文皇帝,居然一天皇帝也没做过就离开了?

难道是因为他影响了这个世界的平衡性吗?

对李二,他担忧过,畏惧过,防备过,仰慕过,崇拜过。甚至还算计过。

但这个世上在没有这个人的时候,他所感受的到的,是深深的孤寂。

过去的一切,在脑海之中不断的回旋放映,有前身幼时因为一些琐事的争吵,有上元夜杀人放火,有阔别数年兄弟二人东关会面,有颍川,晋阳兄弟们沙场并肩。

更有夜宴时候的快乐,那个喝多了就喜欢跳舞的二哥

可这些,都过去了啊。

这一刻他是很平静的,虽然他很难过,但他很平静,没有悲痛欲绝。

只是觉得世事无常,即便是这样一个人,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是这个时代地的骄阳,但他仍旧逃脱不了命运安排。

终究到了落日的时候。

李元徽卧在榻上,只想睡一觉,如果能跟他在梦里见一面也很好。

他渐渐睡去,呼吸匀称。

尉迟敬德、韩全、谢叔方、段武达等几个护军全都在隔壁的营帐之中。众人说起已故太子,也纷纷扼腕叹息。

李二在这些武人的心中,是难得雄主。

即便他们效力于齐王麾下,并且一直忠心勤勉,但对于太子肯定是崇敬有加的。

只有王佛保,对众人所言完全不参与,只是静静地听着。甚至有可能都没在听。

常雁衡则跟老兄弟王弼、还有张镇恶等淮西将领们聚在帐篷里,喝起了酒,并且回忆起跟太子仿佛有过焦急,为这样一个武人的英年早逝感到可惜。

窦奉节和王杰,他们都是李元徽的表弟,也自然是李二凤的表弟,因此也是极为伤心难过。

对于洛阳霸府的众人,反应不一而足,但多数都是惋惜。

天策六军之一的骁果军,因为是关中人为主,大多数李二手下效力过,与其一起征战过,因此全军皆号泣,哀嚎遍野。

而其余各部反应,就平淡很多。因为他们都是齐王的旧部。

听到太子故去的反应都是,可惜了,太子英年早逝。齐王跟太子殿下兄弟情深,想必会很难过吧?

不外如此。

而作为对手的刘玄机,则是在稍晚一些得知了这个消息。

跟一众汉军将领大喜过望,想要趁机进攻不同,刘玄机本人对这事相当的淡漠。

对他来说,李二在与不在,他并不畏惧。甚至他也为此感到几分遗憾。

没能在战场上击败过他。

他想起第一次跟着李元徽去李家,在演武场跟那个英俊威武的少年比试射术。

还真是棋逢对手。

晋阳之战,算是他败给了李家兄弟三人合力。

他始终在想着,如果有机会能跟李二这样的对手,在率十万兵马沙场对决,无论胜负都是何等快意之事?

却没有这个机会了,所以他遗憾。

至于喜?喜从何来?

大唐的国力并没有因为李二的去世而衰减,反而在拿下了西魏,并且生擒突厥可汗之后,国力大增。

没了李二,还有李三李四。这两个就好相与?

甚至他宁愿对面淇水大营里指挥大军的是李二,而不是鬼难缠李四。

明明他是优势兵力,偏偏在战场上打的窝囊不已。你说占据优势了,好像是这样。但要说汉军能打赢?很难说。

所以现在他看见这些听说李二病故了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的莽夫们,也很是无奈。

他怎么就没两个李三李四这样的兄弟?至于乘势进兵,现在真是个好时机?

哀兵必胜啊。

洛阳霸府这边的指挥系统和战力没有丝毫减少,并且援军还在路上,这个时候继续加码明显是不智。

所以如凌敬、田弘嗣、王熊等人全都劝说刘玄机不要轻举妄动。而温县的战报,算是彻底让刘玄机断了继续打下去的念想。

这场淇水之战,基本上宣告终结了。

李元徽在沉寂了一日夜之后,第二天就恢复正常理事了。却多了几分不苟言笑,脸色很严肃,但议事、处理军务,以及做决断的时候,却好像没什么不同。

终于,李药师和朱德裕率领援军赶到了。

另一边,韦孝矩率领数万大军围攻白马长达一月,却没能破城。而二月到来之际,黄河也开始开化了,汉军只能赶在开化之前退回河北。

至于淇水一线,刘玄机放弃了在淇水西岸的全部营垒,同时在枋头和朝歌之间又连续修了三座城以防备唐军,命令韦孝矩节制淇水沿线诸军,自己则回转邺城,大军却陆续回撤。

汉军撤退之后,唐军同样也开始进行收缩。淇水一线留下陈瑱、萧释之、朱德裕所部,三万人。其余各部陆续退至怀县、汲县和温县、修武。

以李青莲为护军将军,都督河内诸军,使持节。以张坚、常雁衡为左右总管,郭风和署天策府事,算是做好了人事安排。

二月中旬,齐王率护军八百西去关中。

去关中并不是单单为了祭奠二哥,还有三哥写信要他去关中商议国事。

当然,禅让仪式他是赶不上了。大典定在了二月二十日。等他到了长安的时候,三哥就已经坐上了皇帝宝座了。

二哥等了很久都没等到,世事无常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8469s